申国吧 关注:57贴子:2,434
  • 1回复贴,共1

申国本在镐京以西,周宣王为什么要在南阳盆地再分封申国(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宣王时期共分封了6个诸侯国:申国、吕国、韩国、樊国、杨国、郑国。周宣王分封的申国不是引犬戎兵攻陷镐京,杀死周幽王的申侯国,而是周宣王为了巩固南郑荆楚的成果,防备荆楚反扑的申伯国,史称南申国。
对于周朝分封的诸侯国,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这五个档次,本文所要说的“申伯国”,就是一个伯爵诸侯国。对于申国来说,受封君主为申伯(西周厉王至宣王时期人),炎帝部落,姜姓,原名为姜方伯,周厉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申国和齐国一样,都是姜姓诸侯国,也即可以称之为同宗同源了。众所周知,齐国是姜子牙建立的诸侯国。后来郑武公的老婆也来自申国,就是郑庄公的老妈。作为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开国君主,《苏辙集》称赞申伯道:“成王之母邑姜,齐侯世受其祉;宣王之母申后,申伯亦赖其宠”。申伯是申姓与谢姓共同的始祖。周平王东迁以后,申国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为了防备楚国的袭扰,周王室甚至在该地区驻扎了大军。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春秋早期,楚国北上,地处要冲的申国成了攻击目标之一。最终与其南部的邓国一起被楚国所灭。为什么周宣王一定要让申伯千里迢迢的去南阳盆地再建立申国呢?周武王分封时,申侯被移封到了距离西周国都丰镐仅仅一百多公里的眉县地区,而当时周武王分封的原则,是将姬姓诸侯分封在周王室领地的周边,可是被封在丰镐西边眉县地区作为拦截西戎屏障的,居然不是姬姓诸侯反而是这个姜姓的西申国。由此可见西申国的军队战力一定十分强大,在周武王看来只有它才能挡住强悍的西戎保障丰镐的安全。

但是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一个强大的、距离镐京如此之近外姓诸侯总归让周王室心中不安,历代周天子都会费尽心机的削弱申国的军事力量,为了遏制申国,以养马为名将秦非子分封在申国以西的秦邑,以取代申国镇守西疆的重任。周宣王七年,周宣王派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军三万六千,进攻楚国,大获全胜。楚国降服后,周宣王以遏制住楚国的北上势头的理由,派自己的大舅哥、申国的申伯诚及其部属,南下谢国故地,建立南申国。周宣王命令申伯去南方建国就是画了一个饼,周宣王仿效周武王又分封划了块地给申伯建国,却没给申伯什么实质军事的支持。周武王分封那会申国周遭还没有什么强大的敌对势力,可是申伯建立的这个南申国可是得面对巨无霸楚国啊。为了抗衡楚国,稳住局面,申侯只能带着大量的军队以及国民浩浩荡荡的南下,所以南申国建国最初的人力和物力应该都是申伯从西申国带去的。周宣王分建南申国,对西申国的国力削弱肯定是十分巨大的,西申国对此当然是反对的。可是王命难违,西申国只得遵命。
周宣王的这一举动明显有削弱西申国的意图在里面。为了能够让申伯将部族迁移到南阳盆地,周宣王还亲自前往郿,为申伯饯行,赐予他车马及玉,建立镇抚南方的军事重镇。又命老将邵穆公,攻灭了南阳盆地的亲近楚国的谢国,建造宫室、宗庙、住宅以及都邑,开辟土田,为申国的迁移做足了前期准备。后来周宣王的“料民于太原”也有可能是针对申国的行动。(完)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4-03-12 13:10回复
    大家早上好!车王来了!我来这个贴子坐沙发,完成吧主任务。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4-04-09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