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470,520贴子:40,728,588

24数一148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4-03-01 09:56回复
    这个帖子估计是想到啥说啥,但不会涉及到特别具体的安排,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IP属地:北京2楼2024-03-01 09:57
    收起回复
      第一个问题,如何考高分?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需要这么高的分数么?提高单科分数难度是非线性的,60-70和80-90完全不是两个难度,以我考的计科为例,往年初试线大概360左右,录取中位数380,给自己留20分冗余需要考大概400分,400分只需要数学专业课各130,政治英语各70即可,虽然我这次数学考的很高,但是哪怕我数学只考了130也完全能过线,考研不是让你去当单科战神一拖三,然后一科崩了直接重开,更多的是让你合理的划分时间和投入最有效的拿分


      IP属地:北京3楼2024-03-01 10:01
      回复
        6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1 10:02
        回复
          收藏了哥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01 10:05
          回复
            然后是聊一下考研数学未来的趋向,考研结束后总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吹水什么考研向竞赛靠拢,然后各种考研竞赛xx出来跳脚“xx题用xx竞赛方法会做的很快”,事实上考研还是那个考研,他不会涉及太多的构造性问题,出题人的目标只有一个:他知道你是没啥数学天赋的工科生,你并不需要想到太多巧妙的构造,你只需要会使用手中的工具即可,哪怕是每年一道压轴的微积分,出题人也会分小问,上下两问关联也很明显,哪怕做不出第二问你也能拿不少分数,就今年的试卷而言实际上难度并不算大,构造性问题基本只有压轴第二问,更多的是对计算能力的考验(哪怕是填空那道逆天题都可以暴力设出来,你想想出题人为啥不出3阶以上的矩阵)总结就是该干嘛干嘛,别一头窜到所谓的竞赛数分高代中去吃力不讨好,忙活大半年为了10分完全不值得,而且你怎么知道你忙活半天能100%拿下最后10分呢?


            IP属地:北京6楼2024-03-01 10:08
            收起回复
              赶上直播了,gkd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01 10:14
              回复
                继续哥,我跪着听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01 10:14
                回复
                  然后具体讲讲考研数学的内容,仍然要强调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分数线,不要想着我就要130,140,考研不是高考,你不需要搞明白每道题,也不需要学明白所有东西,一定要效益最大化
                  先讲下老师的选择:个人建议直接选大牌老师,类似张宇武忠祥之类的,一定不要选各种“秒杀”“考研竞赛xx”(这种一搜一大堆)之类的小众老师,考研是一项身心俱疲的旅程,不要让自己不得不再跑一遍
                  然后平时可以每天做做武忠祥老师的每日一题,可以巩固基础同时开拓视野,我是暑假后每天都跟下来了,然后每日一题有很多up都在做,一定要注意辨析,有的up非常的坏会悄悄往里面塞很多竞赛内容,既会带偏考研复习方向又会徒增焦虑,最终目标就是让你报他的课,如果分辨能力不强跟大牌老师的即可


                  IP属地:北京9楼2024-03-01 10:16
                  收起回复
                    cy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01 10:18
                    回复
                      关于听课和做题:我个人是只听了张宇的课和只做了一本1000题,就结果而言考研真的不需要你题海战术把所有的题都做一遍,更多是看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关于听课笔记这些东西一轮的时候可以记一下,但不是简单的摘抄,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比如主动给自己找活干,书上的公式没证明自己证明下或者搜一下怎么证),我个人在学线代的时候完全手动从逆序数开始推行列式各种交换性质,手动推矩阵秩公式,证明实对称矩阵各种性质等等,有些证明会涉及到一些超纲内容没啥大事,但是要看一眼,超纲又不是不能理解,花费时间会比光听课长很多,但收获会更大
                      二轮的时候更多是学习技巧,关于学习技巧一定不要钻牛角尖,一定要给自己分数做预期,不要上来就喊130,140,技巧和构造是学不完的,那些是竞赛的内容,而且相当多“巧妙”的构造都有更高维度的普适做法,比如经典构造格林公式逆用可以用场论秒杀(可惜我不学场论看不懂)
                      关于一轮做题我个人只做了张宇1000,写一下自己的做法:
                      我个人做是不分ABC的,只要听完一轮课就顺着做,遇到不会的不要直接放,要绞尽脑汁去想怎么做,怎么找突破口,实在不行圈起来最后看答案,看答案也不是直接看,要去思考自己的思路哪里没接上,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保证能接上自己的思路,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对我的思维能力提升很大
                      然后1000题错题本是很有必要的,错题本的整理不但要整理解答还要整理自己错误的思路,歧路的思路,并给出分析为啥会走向歧路。
                      1000题或者其他等位的书是非常重要的,一轮一定要吃透,计算题也不要跳过,算错了也一定要重算,切忌眼高手低,打下扎实的计算基础(当然1000题部分C组题确实高于考研,哪怕现在我也不能保证把这些东西都做出来,但C毕竟是少数)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3-01 10:30
                      收起回复
                        一边复习一边忘咋办啊哥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3-01 10:34
                        收起回复
                          已收藏老哥660和880做了吗?感觉只做1000题真是纯纯天赋哥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01 10:36
                          收起回复
                            然后1000做完基本是暑假了,接下来就是模拟和真题的环节,我强烈建议:先开一轮真题,为何先来真题?因为现在世面的模拟题良莠不齐,有些难度过低,有些难度过高,有些甚至竞赛内容乱塞(比如去年的李永乐),如果自己心中没有尺太容易被带到坑里,说轻了都会影响心态,说重了歪曲复习方向
                            考研真题做法基本就是限时,第一遍可以不写答题卡,以做出来为目的,时间够建议倒着做个20年的,如果一轮效果不错120-130应该是有的(事实上考研高难度题真没那么多,况且你做的练习题不少考研改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01 10:41
                            回复
                              woc,直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01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