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38,343贴子:51,987,271

【脑洞】武侠世界设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合格的武侠世界,按照地形和宗教,应该弄出多少个门派?这些门派都在哪?背后是何宗教?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28 14:43回复
    【武功与宗教的起源】
    上古时代,人类在蛮荒中开拓世界,也初步发现了微观粒子——灵炁,并粗浅的运用。
    灵气在生命体内运行、在非生命体的自然万物中运行、在精神可以感悟到的更加玄妙的微观世界里运行,这就是最早的【精】【气】【神】三大领域。
    并且由于【气】是纯粹的自然万物潜藏所在,人类使用它必须要有载体。
    于是【精】和【神】这俩与人类紧密相关的东西就开始分别以【气】为本源结合形成两大主流。
    单纯的【精】内在就是锻炼和压榨强化体魄,外在是对外来生命能量和非生命物质的运用,也就是驯服操控动物和打造并使用器械为己用。
    【精】与【气】结合衍生出的药物研究,通过服食矿物、植物和动物来获得生命能量。单纯的【神】是静坐冥想借助巫师等远古迷信的方式锻炼和压制强化精神意识,外在运用是声音语言和文字。
    【神】与【气】通过对星空、山川河流,各种天象的理解衍生出精神借助外界自然能量观测微观世界与时间和利用宏观世界与时间的占卜预言、奇门遁甲等。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17 09:20
    回复
      这两大派系可以用阐家和截家来指代。
      发展到先秦战国时代,截家转化成了道家黄老派,阐家转化成了道家杨朱派和庄子派。
      这一时期,人类的社会和生存方式也相对复杂化了些。
      比如兵家和墨家的活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擅长使用剑术江湖中人。 武林最早的形成也是先秦战国的这一时期。
      但是这一时期的江湖中人,主流是剑客,而剑客们打斗的风格参考黄易《寻秦记》—— 即注重招式的繁杂或者简单直接一击必杀,那么为了达到两种效果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就要对招式的熟练衔接和体魄进行千锤百炼,从而达到以力压人。
      其次会兼修一些精神凝练淬炼法,通过语言、眼神等方式强化自身气势,从而达到以势(精神)慑人。
      至于自身体内是否能产生灵炁,不是这一时期的剑客重视的。
      因此,对于【气】的应用仍然是这一时期的道家黄老派,老庄派,杨朱派乃至阴阳家和方术师们的专利,哪怕这些人也都没有办法做到将【精气神】三者美兼容,或者说是对于【精】的理解仍然还处于依赖于对外界开采索取的阶段。
      不过也确实符合先秦战国到后面的两汉隋唐时期人类的精神内核——对于未知的外物世界保持积极进取的开拓状态。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17 09:28
      回复
        自西汉中期开始,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一直到汉武帝末年,江湖和剑客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沿袭《寻秦记》的状态经历了汉朝前期的百家融合阶段,江湖中的剑客们都开始加深了对于【气】的研究和运用,逐步走向【气】与自身的【精、神】融合从而开拓出剑客们的新道路。
        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往后1000年的唐朝末年五代时期,具体就可以参考古龙武功体系—— 依然注重招式的繁杂或者简单直接一击必杀,对招式、体魄进行千锤百炼,以力压人。 也依然兼修精神凝练淬炼法,通过语言、眼神等方式强化自身气势,以势慑人。
        但对于自身体内修炼出【气】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运用:
        1.辅助强化体魄,并且对体魄潜力和持久度可持续性的压榨。
        2.在强化辅助体魄的基础上可以附着在体魄以外延伸出的器械外物上面。
        3.辅佐精神意志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17 09:36
        回复
          但是也众所周知,因为这一时期的人们对【精】的理解仍然还处于依赖于对外界开采索取的阶段。也就是参照这一时期人类的精神内核——对于未知的外物世界保持积极进取的开拓状态。
          所以对于以【神】主导【气】进入人体内与【精】相遇,再对【神、气、精】三者进行融合开发还过于粗浅,也不是主流。
          针对【气】的种类,当时的两大主流是:
          1.方术士们与老庄派的提取是:从动植矿为主等【有形能量】提取出来【气】,再在人体外给它凝结成型变成丹药,直接进入人体融合壮大【精】和【神】。
          2.方术士们与黄老派的提取是:从自然天象等【无形能量】提取出来【气】,极重视【神】的开发和引导,顺应【无形能量】客观自然规律来使用【奇门遁甲】【符篆通天】【拘灵遣将】【百炼神机】等技能(天文地理+占卜星相=奇门遁甲,符篆+驱鬼通神+精神信仰收集=通天录+拘灵,医药炼丹+机关制作=神机百炼)。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3-17 09:49
          回复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的中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土,同时也带来了舍利子、三脉七轮、查克拉等天竺的武学哲学修炼体系。
            【查克拉】又叫【梵】,就是他们所理解的【灵炁】。
            可以说天竺是最早的【精、气、神】三者合一修炼的地方。
            随着东汉末年到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环境下的主流趋势逼迫佛教开始与道教中的老庄派和方士丹鼎派深入交流,老庄派和方士丹鼎派又开始逐步分离为内丹派和外丹派——
            【外丹派】依然叫【丹鼎派】继续秉持着传统的磕药流。
            【内丹派】以老庄派理念为核心,开始深入的借鉴佛教的【查克拉-三脉七轮-舍利子】体系流程,最终初步的创立了【灵力真炁——大小周天循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内丹】体系。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3-17 09:57
            回复
              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各大教派体系逐步深入的介入武林,江湖武林中的剑客们也开始逐步的与各大教派的思想和修炼体系融合。
              代表外功的【精】深入的与代表教派的【神、气】结合。 代表教派的【神】深入的与代表江湖的【精、气】结合。
              于是整个唐朝时期不仅是教派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启发和实践期,也是武功和道术上【精、气、神】对于灵炁运用三合一的启发和实践期。
              最终在宋朝时期,终于从【古龙时代】进化到了【金庸时代】。
              典型标志就是华山陈抟老祖创立了《先天图》。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3-17 10:01
              收起回复
                在宋朝之前的唐朝,其内丹体系已经草创建立,并且和剑客们有了较为通畅的融合。
                剑客们虽然依旧注重简单直接的招数和对于肉体的锤炼,但是因为开始能使用相对完善的内力,内力对于招式和肉体的帮助也越来越大,一部分剑客就更加注重耐力和身体的保养。
                这就使得原本作为主流的【一击必杀】逐渐退居到【招术繁杂】的后面。
                在内力成为主流之前,一击必杀和肉身淬炼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人体无论怎么锻炼都是过度压榨潜力,所以招式越简单越能增加爆发力从而节省体力,加上通过锻炼精神意志,通过眼神和语言来增强气势威慑对手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
                而当内力成为主流之后,内力结合身体的锻炼不仅能增强体魄耐力,还能够让身体在时间长河中保持更长久的巅峰状态,再加上内力对于精神的锤炼也有了更深入的内观和出游等神奇运用效果。
                因此繁杂的招式配合内力 取代了一击必杀成为主流。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3-17 10:33
                回复
                  而之所以【三教合一】、【三法合一】在宋朝能够被大规模的融合成型。 也是因为五代结束以后的宋朝开始主导往后1000年的人类精神内核——放弃了对未知的外物世界积极进取的开拓,转而深入的开拓人的内在世界。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对于自我的约束,而不是对于外界的改造。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3-17 10:34
                  回复
                    《先天图》是一副太极图,也包含着对太极的理解。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3-17 11:12
                    回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结合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逍遥游》,可以说将以道为主的“儒、释、道”三教精神对于人体开发的理念包揽于其中。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03-17 11:12
                      回复
                        但是《天天图》本质不是武功。或者说他确实也对于【精、气、神】能锤炼,但是气走经脉并不能直接用作于武功上。
                        它本质上还是更偏向于【神】,是以【神】导【气】再兼顾【精】。这从它需要通过长期的静坐冥想和睡觉做梦,从而让体内产生【先天混元气】就能看出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3-17 11:12
                        回复
                          在这一副图的基础上,老祖将《先天图》修炼方式又细细分化为另外七幅人体图:
                          第一幅图,先天木气,走肝胆脉。
                          第二幅图,先天火气,走心包经三焦和小肠脉。
                          第三幅图,先天土气,走脾胃脉。
                          第四幅图,先天金气,走肺大肠脉。
                          第五幅图,先天水气,走肾膀胱脉。
                          第六幅图,先天阴气,走涌泉-任脉。
                          第七幅图,先天阳气,走百汇-督脉。
                          七幅图合起来包揽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任督二脉也属奇经八脉)。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3-17 11:43
                          回复
                            南宋王重阳集内丹修炼和儒释道三教理论于大成,正式创立了道门里二分天下的全真教派,也代表了道门内丹一系的正宗出现。
                            自此以后,以全真派为主的内丹一系代表丹鼎派成为正宗。
                            而符篆派则尊正一道联盟。 至于丹鼎派的外丹鼎一派彻底的沦为两家的辅助体系。
                            王重阳在思想教义上是三教合一大宗师,他也重视神的修炼,也就是所谓的,【性】,【性】原本是以正一道为主的人擅长。
                            他借鉴的方式就是正一道的道门斋戒仪式和宗教祈福。
                            而在正一道这边也借鉴以全真为主的内丹修炼内功模式修改了自家的内力修炼法,也叫【命】。
                            两家实际上就相当于等于是阴与阳的两面,都在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只不过都各有主次。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03-17 11:44
                            回复
                              在内功修炼的领域上,王重阳内功起步也是以《先天图》为基础,他早年并没有练过内功,也只是粗通一些外加武功。正好符合以赤子之心和不通内功的基础,在观看《先天图》并冥想思考后,又开始逐步的接触道藏经典,懂得玄门心法的基础修炼口诀,两相结合之下,起步就练出了先天之气。
                              而他对《先天图》的参悟也就只有对第七幅【阳】图有所感悟,进而也只是对与第七图联系颇深的二、三、四这三幅图进一步了解。 于是创立出能后天达先天的《天罡烈阳气功》《至圣纯阳气功》《天斗少阳指气剑》三套神功。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03-17 11: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