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吧 关注:1,104贴子:16,508

【归来望思】关于太子的食邑和班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子有四十个县的封邑,有小金印。有自己的小班底。
欢迎补充~


IP属地:山东1楼2024-02-27 14:18回复
    《汉官六种.汉旧仪》皇后、太子各食四十县,曰汤沐邑。【按:艺文类聚引此文作三十县】
    《晋书 · 列传 · 第一章》有司奏依汉故事,皇后、太子各食汤沐邑四十县,而帝以非古典,不许。
    太子有四十个县的封邑,有小金印。具体哪四十个县不知道。
    汉代平均一个县一万多户,但实际上每个县户数有多有少,差异很大,小的县户数不过几百几千:比如上党郡,十四个县,户七万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平均一下每个县5000+户,不平均,少的更少了;大的县:比如颍川郡两个大县,阳翟县有四万一千六百五十户,十万九干人,傿陵县,有四万九干一百零一户,二十六万一千四百一十八人。几乎是小县的10倍。
    汉代,县,一万是个分界线,一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一万户以下设县长。


    IP属地:山东2楼2024-02-27 14:18
    收起回复
      贴一点汉旧仪关于太子班底的资料:
      《汉官六种.汉官旧仪》
        皇帝聘皇后黄金万斤【按:汉书.王莽传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与此文异疑,万上脱二字】
        立皇后、太子,大赦天下,赐天下男子爵女子牛酒缯帛,夫増秩
        掖庭令昼漏未尽八刻,庐监以茵次上婕妤以下至后庭,访白录所录,所推当御见。刻尽,去簪珥,蒙被入禁中,五刻罢,即留。女御长入,扶以出。御幸赐银鐶。令书得鐶数,计月日无子。罢废不得再御。
        宫人择官婢年八岁以上,侍皇后以下,年三十五出嫁,乳母取官婢。
        皇太子称家,动作称从。
        皇太子黄金印,龟纽印文曰章,下至二百石,皆为通官印。
        太傅一人,真二千石,礼如师。亡新更为太子师,中庶子五人,职如侍中,秩六百石。
        中尚翼、中涓,如中黄门,皆宦者。
        门大夫,比郎将。
        洗马,职如谒者,十六人,选郎中补也。
        庻子舍人【按:续汉书.百官志,太子庶子、太子舍人为两官,此书庶子已别见后条,此条庶子二字疑当作太子】四百人【按四百人三字疑衍】,如郎中,秩比二百石,无员,多至四百人。亡新改名为翼子。
        率更令,秩千石,主庶子舍人更直。亡新改为中更,丞一人,秩四百石。
        家令,秩千石,主仓狱。亡新改为中更。
        家府,比二千石。
        仆,秩千石,主马。
        庶子,秩比四百石,如中郎,无员。亡新改为中翼子。
        卫率,秩比千石,丞一人,主门卫 。
        食官令,秩六百石,丞一人。
        中盾,秩四百石,主周卫徼循。
        庻子舍人五日一移,主率更长三不会輒斥。官奴择给书计,从侍中以下为仓头,青帻,与百官从事从入殿中。省中待使令者。皆官婢。择年八岁以上衣緣【按:緣字疑綠(绿)字之讹】,曰宦人,不得出省门。置都监。老者曰婢,婢教宦人给使尚书,侍中皆使官婢,不得使宦人。奴婢欲自赎,钱千万,免为庻人。宫殿中宦者署、郎署,皆官奴婢。传言曰作者,歌传以呼召侍中以下署长。 本注曰:宦者及郎署长各顾门户,择官奴赤帻,部领作者,扫除曰正。 本注曰:歌传取于雒阳。古周时传呼声法。【按:此注当在“歌传以呼召”句下】
        长安城方六十里,【按:后汉书.郡国志,京兆尹条下注云:“长安城方六十三里。”汉志似误】经纬各十五里,十二城门积,九百七十三顷,百二十亭,长安城方六十里,中皆属长安令,置左右尉,城东、城南置广部尉,城西、城北置明部尉,凡四尉。
        皇后、太子各食四十县,曰汤沐邑。【按艺文类聚引此文作三十县】
        帝子为王。王国置太傅、相、中尉各一人,秩二千石,以辅王。仆一人,秩千石。郎中令,秩六百石,置官如汉官官吏。郎、大夫、四百石以下自调除。国中汉置内史一人,秩二千石,治国如郡太守、都尉职事,调除吏属。相、中尉、傅不得与国政,辅王而已。当有为,移书告内史。内史见傅、相、中尉,礼如都尉。太守【按:太守当作太傅】。相置长史,中尉及内史令置丞一人,皆六百石,成帝时,大司空何武奏罢内史,相如太守,中尉如都尉,参职。是后相、中尉争权,与王遞相奏,常不和
        王子为侯
        侯、王岁以户口酎黄金,献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祠曰饮酎,饮酎受金,小不如斤两,色恶,王夺户,侯免国。
        内郡为县,三边为道,皇后、太子、宫主所食为邑。
        ……
        县户口满,万置六百石令,多者千石。户口不满万,置四百石、三百石长。大县两尉,小县一尉,丞一人、三百石丞、县长黄绶,皆大冠。亡新令长为宰,皆小冠,号曰夫子。亡新时有五百石,八百石。府下置诏狱。 本注曰:府,河南府也。邓展曰:旧洛阳有两狱。


      IP属地:山东3楼2024-02-27 14:19
      回复
        顺带扒一下诸侯王的封邑。
        汉代诸侯王一般七八个县,汉书地理志上的记载跟汉武帝时期的应该有出入。西汉时期郡国并行,看得头大。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IP属地:山东4楼2024-02-27 14:20
        回复
          刘闳,齐国(元狩六年前117-元封元年前110年),《汉书.地理志》记载,齐郡十二个县,十五万户,但这个格局是成于元帝、成帝时期,十二个县里临朐和广饶此时分别是王子侯国,广饶此时甚至不在齐郡,元封后才并入齐郡。临朐,《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元朔二年(前127年),封菑川懿王刘志之子刘奴为侯,置临朐侯国,此后临朐侯国一直存在;广饶,《水经.淄水注》【淄水又东北迳广饶县故城南,汉武帝元鼎中封菑川靖王子刘国为侯国。】刘闳具体封户数未知但也大差不差,而且临淄有服官(布)、铁官(铁),属于富庶之地,虽然元狩四年盐铁专营了,但布没有,应该是武帝诸子中除了太子外最好的。


          IP属地:山东5楼2024-02-27 14:28
          收起回复
            刘旦,燕国,一共七个县:蓟,方城,广阳,阴乡,良乡、安次、文安。昭帝时期因为燕王谋反国除改成广阳郡,宣帝时又改为广阳国,给刘旦的儿子刘建封了广阳王。《汉书.地理志》【广阳国。高帝燕国,昭帝元凤元年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莽曰广有,户二万七百四十,口七万六百五十八。县四:蓟,故燕国,召公所封。莽曰伐戎。方城。广阳,阴乡。莽曰阴顺。】但是根据武五子传里记载,巫蛊之祸后,刘旦上书宿卫,汉武帝一怒之下削了他三个县,【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这三个县都不在燕国,良乡只记载在燕地,安次、文安在渤海郡。都不在这个燕国之内,但是这几个县户数都不多,平均下来一个县应该不到一万户,所以燕王刘旦封王时应该是七个县,吧。昭帝即位之初,霍光给刘旦追加了一万三千户,这一万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欢迎补充。
            不过宣帝对燕王一脉挺好的,给刘建封了广阳王,刘庆封了新昌侯,刘贤封了安定侯。


            IP属地:山东6楼2024-02-27 14:40
            收起回复
              刘胥,广陵国。四个县,三万六千多户,这个户数是真不多呀。有铁官,但是铁在刘胥封王时已经专营了。
              《汉书.地理志》【广陵国。高帝六年属荆州,十一年更属吴。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广陵。莽曰江平。属徐州。户三万六千七百七十三,口十四万七百二十二。有铁官。县四:广陵,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比,并得鄣郡,而不得吴。莽曰安定,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高邮,平安。莽曰杜乡。】


              IP属地:山东7楼2024-02-27 14:46
              收起回复
                刘髆,昌邑国,原先刘武的封地,现在的鲁西南地区。这里也有铁官,虽然依旧是专营了。
                《汉书.地理志》【山阳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莽曰巨野。属兖州。户十七万二千八百四十七,口八十万一千二百八十八。有铁官。县二十三:昌邑,武帝天汉四年更山阳为昌邑国。有梁丘乡。】
                但是根据海昏侯墓出土的《昌邑国国除诏书》说昌邑国“合六县而成”。山阳时国时郡,一直在变。《汉书.张敞传》记载张敞元康二年向汉宣帝报告说元康二年的山阳郡只有九万户人【山阳郡山阳郡户九万三千,口五十万口上,迄计盗贼未得者七十七人】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考据认为山阳郡在汉武帝时只有几个县,其他十多个县是后来的皇帝废侯国归入进来,还有从别的郡划分过来的,(宣帝:瑕丘侯国;元帝:中乡、郑、黄、平乐、甾乡。成帝:栗乡、曲乡、西阳。……)正好符合海昏侯墓出的《昌邑国国除诏书》里的昌邑国合六县而成的记载。


                IP属地:山东8楼2024-02-27 15:18
                收起回复
                  所以某人嫉妒死了,天天蹲窝里赛博废太子呢,自己贱兮兮的死扒着刘据不撒手。


                  IP属地:辽宁9楼2024-02-27 21:32
                  回复
                    真可怜只能做深柜。再怎么跳太子又不是她。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2-27 21:34
                    回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舍人。
                      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官,并属大长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长乐少府。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舍人。
                      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


                      IP属地:山东11楼2024-03-09 15:31
                      回复
                        史书出现的太子身边相关班底人马
                        太子宾客:汉书说太子喜欢各类杂家,所以博望苑里异端(主流儒家之外的学说)很多。史书记载有姓名的:
                        张光,巫蛊之祸时负责带兵打仗的人。
                        杀韩说砍章赣的宾客,没记载姓名。
                        张贺,巫蛊之祸时,他具体做了什么没有记录,大概也没闲着。根据汉书记载,巫蛊之祸后,太子宾客都被诛杀,张贺是被张安世保下来了,下蚕室,后来做了掖庭令。
                        舍人:
                        无且,通过倚华向皇后调兵的舍人。
                        侯明,从贾长儿手里买王翁须等五位歌舞者的人。
                        《汉书.武五子传》
                        【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多以异端进者。】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御史章赣被创突亡。自归甘泉。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日江充反。】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太子亦遣使者挢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命少傅石德及宾客张光等分将,使长安囚如侯持节发长水及宣曲胡骑,皆以装会。】
                        《汉书.外戚传》
                        【贾长皃妻贞及从者师遂辞:“往二十岁,太子舍人侯明从长安来求歌舞者,请翁须等五人。长皃使遂送至长安,皆入太子家。”】
                        《汉书.宣帝纪》
                        【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
                        《汉书.张汤传》
                        【初,安世兄贺幸于卫太子,太子败,宾客皆诛,安世为贺上书,得下蚕室。后为掖庭令,而宣帝以皇曾孙收养掖庭。贺内伤太子无辜,而曾孙孤幼,所以视养拊循,恩甚密焉。及曾孙壮大,贺教书,令受《诗》,为取许妃,以家财聘之。曾孙数有征怪,语在《宣纪》。】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IP属地:山东12楼2024-04-13 15:31
                        回复
                          李禹,这个人物比较特殊,史记和汉书只记载他有宠于太子,但未记载他具体任职,也没有记录说他是太子宾客。《北史》说他位至侍中……呃……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打侍中的人啊。打侍中刺虎事件,只记载于汉书,未见于史记,应该发生的比较晚。
                          《史记.李将军列传》
                          【敢男禹有宠於太子,然好利】
                          《汉书.李广苏建传》
                          【敢男禹有宠于太子,然好利,亦有勇。尝与侍中贵人饮,侵陵之,莫敢应。后诉之上,上召禹,使刺虎,县下圈中,未至地,有诏引出之。禹从落中以剑斫绝累,欲刺虎。上壮之,遂救止焉。而当户有遗腹子陵,将兵击胡,兵败,降匈奴。后人告禹谋欲亡从陵,下吏死。】
                          《北史.卷一百.序传第八十八》
                          【《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广(李广)子当户、椒、敢(李敢)。...。敢历侍中、郎中令、关内侯。生子禹(李禹),位至侍中。并事具《史》、《汉》。禹生承公(李承)。承公生蜀郡太守先(李先)。】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IP属地:山东13楼2024-04-13 15:32
                          回复
                            太子身边的人,还有这两位
                            代替太子去行宫问候汉武帝的使者,因走驰道被江充扣下了。还有太子派去跟江充交涉的人,这两位都没记载姓名。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后充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


                            IP属地:山东16楼2024-04-16 10:10
                            回复
                              太傅:
                              庄青翟,做太傅时间建元六年-元狩五年,史记臣表里建元六年记载庄青翟是太子太傅,但元狩五年升任丞相的时候就成了太子少傅。元狩元年定下的太子太傅是石庆,庄青翟应该是少傅,太傅应该是笔误。另,建元六年,太子都还没出生。
                              石庆,祖传的太子太傅,父亲石奋给景帝做过太子太傅,儿子石德又给刘据做太子少傅。元狩元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时选定的太子太傅,七年后,也就是元鼎元年左右,升迁为御史大夫。元鼎五年,又从御史大夫改任丞相。
                              赵周,什么时候做的太傅不知道,元鼎元年接了石庆的班?元鼎二年从太子太傅升为丞相。元鼎五年,九月初六,赵周因酌金事件,被捕下狱,自杀。父亲是赵夷吾,做过楚王刘交孙子刘戊的太傅,刘戊造反时劝谏被杀了。
                              周建德,周勃的孙子,周亚夫兄弟周坚的儿子。元朔五年封侯,元鼎五年也是因为酌金被免,侯爵一共保持了十三年。什么时候做的太子太傅不清楚,大概率是接了石庆、赵周的班,元鼎二年左右做的太傅。
                              卜式,元封元年做的太子太傅。他是元鼎六年做的御史大夫,一年后被贬,做了太子太傅。生卒年不详,寿终正寝。
                              少傅:
                              庄青翟,如上。
                              石德,石庆的儿子,巫蛊之祸时,建议太子起兵的人。也参与指挥战斗。班固的记载里,把锅甩给石德,说石德是害怕因为太子老师的身份被牵连才鼓动太子起兵,其实这个逻辑有点站不住脚,造反被牵连的不是更大么,根据巫蛊之祸的记载来看,刘据之前也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全临场发挥,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名正言顺的太子不会起兵的,当时的情境,太子皇后已经和皇帝失联好多天了,皇帝龙椅都被扒了,后妃住所也要被一堆男人搜查,任谁都会觉得这种情形不正常。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建元六年,青翟為太子太傅。】【元狩五年,四,太子少傅武彊侯莊青翟為丞相。】【元鼎二年,四,太子太傅高陵侯趙周為丞相。】【元鼎五年,八月,周坐酎金,自杀。】【元鼎五年,九月辛巳,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牧丘侯。】
                              《汉书.百官公卿表下》
                              【元狩五年,三月甲午,丞相蔡有罪自杀。四月乙卯,太子少傅严青翟为丞相。】【二月壬辰,丞相青翟有罪自杀。二月辛亥,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元鼎六年,齐相卜式为御史大夫,一年贬为太子太傅。】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绝一岁,景帝乃更封绛侯勃他子坚为平曲侯,续绛侯後。十九年卒,谥为共侯。子建德代侯,十三年,为太子太傅。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国除。】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绛……元朔五年,侯建德元年。元鼎五年,侯建德坐酎金,国除。】【元鼎二年,侯青翟坐为丞相与长史朱买臣等逮御史大夫汤不直,国除。】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为太子太傅。】【元狩元年,上立太子,选群臣可为傅者,庆自沛守为太子太傅,七岁迁为御史大夫。】
                              《汉书.武五子传》
                              【太子召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太子急,然德言。】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正传》
                              【太子亦遣使者挢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命少傅石德及宾客张光等分将。】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明年当封禅,式又不习文章,贬秩为太子太傅,以儿宽代之。式以寿终。】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IP属地:山东18楼2024-05-08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