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吧 关注:10,460贴子:43,817
  • 0回复贴,共1

奶奶患阿尔茨海默病4年后,失去了表达能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奶奶回答不上来
来自一位AD家属的自述:我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感情深厚。但近年来,她的变化让我感到困惑和无力。她常忘记事情,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危险行为。我曾误以为她在寻求关注,直到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我才明白背后的残酷真相。
直到2018年,奶奶的状况急转直下。她的脾气变得暴躁,身体消瘦,健忘症状也日益严重。这时,我和家人开始猜测,奶奶是不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经过两家医院的辗转检查,医生最终给出了确诊的答案。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奶奶确诊时的情景。医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今天是星期几?您知道我们现在在哪个医院吗?能不能画一下7点钟的时钟?”然而,面对这些问题,奶奶却无法回答。她尴尬地笑笑,含糊其辞,仿佛在掩饰内心的挫败感。
幸运的是,奶奶在确诊时还处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阶段。医生为她制定了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这些治疗和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面对亲人的快速衰老,作为家属的我们往往比当事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我的父母一开始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他们努力调整心态,每天为奶奶播放她喜爱的京剧,烹饪各种美味佳肴,鼓励她外出散步,坚持服药并定期复诊。
奶奶的病情,仿佛给我们的生活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她的病情每况愈下,我们必须时刻陪伴在她身边,生怕她迷路或者发生意外。这种24小时不间断的照护,不仅是对体力的挑战,更是对精神的折磨。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我也已经成家立业,但每逢周末有空闲时,我都会去看望奶奶。每次去都会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奶奶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打扮自己,也不喜欢出门了。
随着病情的加剧,她不仅失去了记忆和认知能力,视觉和语言能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她经常会把碗筷掉到地上,想说的话也变得难以表达。有时在天黑后,她还会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行为症状。
现在,每次去看望奶奶时,我都会陪她来到阳台翻看相册。我希望这些熟悉的照片能够唤起她的记忆,让她感受到我们对她的关爱和思念。
同时,我也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奶奶能够多看看这些照片,不要忘记我们……”
当发现家中的老人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难以完成日常任务、语言表达困难、时间和地点认知混乱、判断力下降、难以管理日常事务、物品放置不当、情绪波动、视觉和空间理解障碍,以及逐渐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动等这些行为表现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关注,因为这些都可能是MCI(轻度认知障碍)的表现。
轻度认知障碍(MCI)到阿尔茨海默病(AD) 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发展速度因人而异。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AD早期之间的中间状态,具有向AD转化的极高风险。因此,MCI阶段是进行认知干预和训练的重要时期。
在MCI和AD早期的认知障碍阶段,家属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认知干预和训练。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和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帮助老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控制和管理慢性疾病来预防病情发展;通过让老人参与社交活动,如阅读、下棋、听音乐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锻炼认知能力;通过专业的认知干预,如VR认知训练,有效预防MCI发展成AD。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老人,定期居家进行画表测试(CDT)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自我评估方法。这一测试能够迅速反映老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与记忆功能是否正常。若测试得分在0~2分之间,建议尽快带老人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
作为家属,我们要密切关注老人的认知状况,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确保老人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关注和治疗。这样,我们不仅能够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让他们享有更加健康、快乐的晚年时光。
本篇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IP属地:北京1楼2024-02-27 12: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