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金银币市场当然能火。
在谈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关注:
一、谁希望市场火?市场的火爆的特点:高溢价、高流动
1、金总?不希望过火,希望有续发展,保值升值。
2、藏家?对于长期玩的藏家来说,手头上没有多余的货。除非退坑。因此市场火的意义并不大,只是过把瘾。另外,说不定头脑一热,还高价补了不少货?试想95、96年邮市火了以后,多少藏家手里捏了香港回归折子,黄山,桂花……。藏家最后也逃不过韭菜的命。
3、商家?这些人是最想市场火的。
二、当然金银币市场的现状以及能不能火?
本人认为:一定能火。那么市场要想火有三个要素:1、要有炒家。2、要有货。3、要有韭菜。
一、炒家
市场从不缺少炒家。况且,就金银币的规模,炒家的门槛并不高。以2017年扇鸡来说,市场价250左右,发行8万枚,总市值不过2000万元。实际上,想控盘,500万元足矣。这对于北上广来说,小半套房的事。
目前,仅马甸和卢工就差不多有2000户商家,全国少说也应该有4-5千户,这些能在这玩境下生存的,故是牛人。还有很多网商等。
二、货(商家手里的货)。
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合炒的?公斤金就不适合炒。至于什么货适合炒,以后再谈。
分析一下金银币的销售模式就不难理解。以前是金总到代理再到藏家。现在藏家直接在云商申请。
换句话说,以前经销商很容易的以比藏家低的多的价格,批量的囤到货。而现在,要想囤货,要到二级市场去收,还是和藏家相同的价格。这个难度是不小的。以前代理商低价囤货,再控价,再控制好出货节凑,只需北上广四五家代理商一个电话,最多一顿饭就搞定了。而现在,有一定难度了。
所以,市场这几年不火,炒家手上没货,是主要原因之一。
理解了这个,就不难理解金银币市场所谓的“料价”、“低于发行价”等怪现象了。
三、韭菜。(藏家)
这里本人将藏家分成三种:
1、正规军。指有十年左右收藏史,不定期的会买一些金银币,每个品种只有一两个,不囤货,经常关注市场行情,以收藏为主。这类人相信不会少于二十万。
主要依据,a、截至2023年6月,金币云商共有会员超400万;b、仅这个贴吧注册就有6万人。c、淘宝、及一些主播的关注人数。综合判断,这个群体在20万人左右。
2、预备役:有收藏经验,以玩纪念币、大头为主,兼少量的金银币。这类人可参考纪念币市场情行,人数应该不在50万人以下。参考一下每年生肖币的申购情况。
3、民兵:心血来潮收集一些钱币。这类人至少上百万。从发行一个亿的龙钞能看出。每个收藏者人均十张,也有1000万人。
综上,金银币的实际收藏者至少在20万人左右,这些人是市场是否火爆的主力军,一旦这个群体骚动起来,金银币市场必火。
以往,代理商控制出货,抽签出货,几个小手段就将正规军调动起来了,正规军一动,市场一活跃。预备役、民兵甚至水军就全上了,泡沫就来了。
现在,正规军被云商所控制住了,资深正规军有了稳定的来源,不会轻易被市场调动起来。市场也就不容易起来了。
综上分析,再结合当前市场,个人认为,金银币市场肯定还要火起来。
1、商家不缺,实际上炒家不缺。资金也不缺。
2、货逐渐的充裕。这其实是一个大话题。一两句讲不清。总之一个成熟的市场,就不能什么货都是好货,要有精品货、也要有高端、也要有大路货、也要有水货。另外,一个市场的火爆,绝不是一两个品种的火爆。一个币的火爆,挣不了多少钱的。一定要有轮次。
总之,炒家手上的货在慢慢变多。
3、韭菜。
A、门槛在降低,入场者变多。
金总在扩大发行量,同时做小规格币,让金银币的门槛更低,更有利于培养土壤,如15克生肖,发行量30万元。试想,有几个集邮的,开始就是老纪特,文字票(除非生活在那个时代)。大部分还是从廉价的信销票开始。
任何一个店铺,要想引人进来,降价促销是最好的手段。
B、韭菜在成长。这个龙钞的发行就有点吓人。试想一下,如果云商也宣传一下,弄个抽签什么的,申购同样吓人。
4、N盒的扩张,极大便利了藏家藏品的流通。试想,以前集邮,要拿一套邮票去邮市变现有多难。品相,背胶,齿孔……烦死人。N盒就象支付宝一样,起到了一个中间的桥梁,缺点就是有点贵。其实我倒希望国内的保粹之类的多关注此类的生意。
总之,当前的市场个人感觉有点受大环境影响,显得比较胆小。市场的火爆还需要一定的盘整。需要一个机会。正如,一家人,菜也有了,钱也有了,客人也能请到。但就需要一个借口(结婚、过寿等),才能拉开场面,请客吃饭收份子。
对于藏家来说,现在的市场倒是个暖春。
金银币市场当然能火。
在谈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关注:
一、谁希望市场火?市场的火爆的特点:高溢价、高流动
1、金总?不希望过火,希望有续发展,保值升值。
2、藏家?对于长期玩的藏家来说,手头上没有多余的货。除非退坑。因此市场火的意义并不大,只是过把瘾。另外,说不定头脑一热,还高价补了不少货?试想95、96年邮市火了以后,多少藏家手里捏了香港回归折子,黄山,桂花……。藏家最后也逃不过韭菜的命。
3、商家?这些人是最想市场火的。
二、当然金银币市场的现状以及能不能火?
本人认为:一定能火。那么市场要想火有三个要素:1、要有炒家。2、要有货。3、要有韭菜。
一、炒家
市场从不缺少炒家。况且,就金银币的规模,炒家的门槛并不高。以2017年扇鸡来说,市场价250左右,发行8万枚,总市值不过2000万元。实际上,想控盘,500万元足矣。这对于北上广来说,小半套房的事。
目前,仅马甸和卢工就差不多有2000户商家,全国少说也应该有4-5千户,这些能在这玩境下生存的,故是牛人。还有很多网商等。
二、货(商家手里的货)。
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合炒的?公斤金就不适合炒。至于什么货适合炒,以后再谈。
分析一下金银币的销售模式就不难理解。以前是金总到代理再到藏家。现在藏家直接在云商申请。
换句话说,以前经销商很容易的以比藏家低的多的价格,批量的囤到货。而现在,要想囤货,要到二级市场去收,还是和藏家相同的价格。这个难度是不小的。以前代理商低价囤货,再控价,再控制好出货节凑,只需北上广四五家代理商一个电话,最多一顿饭就搞定了。而现在,有一定难度了。
所以,市场这几年不火,炒家手上没货,是主要原因之一。
理解了这个,就不难理解金银币市场所谓的“料价”、“低于发行价”等怪现象了。
三、韭菜。(藏家)
这里本人将藏家分成三种:
1、正规军。指有十年左右收藏史,不定期的会买一些金银币,每个品种只有一两个,不囤货,经常关注市场行情,以收藏为主。这类人相信不会少于二十万。
主要依据,a、截至2023年6月,金币云商共有会员超400万;b、仅这个贴吧注册就有6万人。c、淘宝、及一些主播的关注人数。综合判断,这个群体在20万人左右。
2、预备役:有收藏经验,以玩纪念币、大头为主,兼少量的金银币。这类人可参考纪念币市场情行,人数应该不在50万人以下。参考一下每年生肖币的申购情况。
3、民兵:心血来潮收集一些钱币。这类人至少上百万。从发行一个亿的龙钞能看出。每个收藏者人均十张,也有1000万人。
综上,金银币的实际收藏者至少在20万人左右,这些人是市场是否火爆的主力军,一旦这个群体骚动起来,金银币市场必火。
以往,代理商控制出货,抽签出货,几个小手段就将正规军调动起来了,正规军一动,市场一活跃。预备役、民兵甚至水军就全上了,泡沫就来了。
现在,正规军被云商所控制住了,资深正规军有了稳定的来源,不会轻易被市场调动起来。市场也就不容易起来了。
综上分析,再结合当前市场,个人认为,金银币市场肯定还要火起来。
1、商家不缺,实际上炒家不缺。资金也不缺。
2、货逐渐的充裕。这其实是一个大话题。一两句讲不清。总之一个成熟的市场,就不能什么货都是好货,要有精品货、也要有高端、也要有大路货、也要有水货。另外,一个市场的火爆,绝不是一两个品种的火爆。一个币的火爆,挣不了多少钱的。一定要有轮次。
总之,炒家手上的货在慢慢变多。
3、韭菜。
A、门槛在降低,入场者变多。
金总在扩大发行量,同时做小规格币,让金银币的门槛更低,更有利于培养土壤,如15克生肖,发行量30万元。试想,有几个集邮的,开始就是老纪特,文字票(除非生活在那个时代)。大部分还是从廉价的信销票开始。
任何一个店铺,要想引人进来,降价促销是最好的手段。
B、韭菜在成长。这个龙钞的发行就有点吓人。试想一下,如果云商也宣传一下,弄个抽签什么的,申购同样吓人。
4、N盒的扩张,极大便利了藏家藏品的流通。试想,以前集邮,要拿一套邮票去邮市变现有多难。品相,背胶,齿孔……烦死人。N盒就象支付宝一样,起到了一个中间的桥梁,缺点就是有点贵。其实我倒希望国内的保粹之类的多关注此类的生意。
总之,当前的市场个人感觉有点受大环境影响,显得比较胆小。市场的火爆还需要一定的盘整。需要一个机会。正如,一家人,菜也有了,钱也有了,客人也能请到。但就需要一个借口(结婚、过寿等),才能拉开场面,请客吃饭收份子。
对于藏家来说,现在的市场倒是个暖春。

没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