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h吧 关注:593,275贴子:17,308,047

前两天发点安南历史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天发点安南历史观,有人要我给第三世界的安南兄弟磕头认错,(你怎么能维护封建5统制者的大汉呢,不向代表了安南人民利益的当地地主磕头)
那今天来点伏波将军战绩。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8 10:26回复
    上个贴发过的安南官方历史观镇楼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8 10:28
    回复
      2025-09-27 00:35: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交趾郡,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是中国西汉至唐朝的郡的名称,之前曾属赵佗建立的南越国。范围包括今两广地区及越南中、北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8 10:32
      回复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先派大将屠睢,屠睢兵败而亡。后派任嚣、赵佗远征岭南。平定岭南后,赵佗上书秦廷,从中原迁来五十万商人和贬职移居岭南,后又向朝廷申请加派了15000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
        在秦末楚汉相争时期,秦将任嚣去世后,赵佗关闭了通向中原的五处关隘。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取了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自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2年存在了近百年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8 10:32
        回复
          公元前196年夏季,汉高祖正式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遣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公元前112年冬季,汉武帝派遣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与楼船将军杨仆,两军一同围攻番禺,后番禺降于伏波将军路博德,攻灭南越国。交趾成为汉朝的一个郡。
          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二月,一向臣服中原的交趾郡发生叛乱。交趾女子征侧因其丈夫被交趾郡太守苏定所杀,愤而起兵反抗,其妹妹征贰也起兵响应。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8 10:33
          回复
            姐妹二人带领叛军在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夷人的支持下,击败汉军,攻陷岭南65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号称“征王”,都于麋泠县。东汉光武帝于是下令长沙、合浦、交趾三郡制造舟、车,修筑道路,储备军粮,准备日后进兵平反叛乱。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四月,光武帝拜当时已五十多岁的虎贲中郎将马援为“伏波将军”,段志为楼船将军,统领八千汉军和万余交趾兵,共两万军兵,及两千艘车船,水陆并进,南攻交趾。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正月,马援大军沿水路而进,深入交趾腹地,依山开道千余里,直捣二征巢穴。马援大军在浪泊击败征侧叛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馀人”,征侧与征贰落荒而逃。刘隆率军追击,于禁谿口击败征侧叛军,“斩首千馀级,降者二万馀人” ,并俘获征贰。后马援军于金溪究擒获征侧,姐妹二人被斩首,叛乱平定。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8 10:33
            收起回复
              马援消灭二征之后,继续向南挺进,将二征党羽悉数翦除。马援于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9月凯旋而归,所到之处,助百姓疏浚渠道、治理城廓,教给当地百姓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岭南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时佳话。马援在当地的声望也达到顶峰,受到很多百姓的热爱与推崇。
              建武二十年秋,马援回到汉都,朝野故旧纷纷前往庆贺。马援对人说:“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才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能长久乎?”又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08 10:33
              回复
                越南民间存在大量征氏姐妹的传说。越南的史书《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以及中国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等史料中都有对此事的记载。然而其中有些地方有较大的出入。 越南民间传说称征侧的丈夫雒将诗索(Thi Sách)因反对汉朝官吏对当地人民的汉化和欺压而被处死;越南史料中强调征氏姐妹是因中国官吏压榨而起义; 中国史料中说她们是因为诗索犯罪被处死为泄私愤而反叛。古代史家认为东汉政府在镇压二征之乱后,在当地进行一系列经济、文化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如修治城郭,穿渠灌田,发展农业生,纠正了远比汉律严苛的越律条款,受到百姓的欢迎,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越南现代版本史书《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中现在皆不见记载。越南当代政府并不认同此说。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08 10:37
                回复
                  2025-09-27 00:29: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马援铜柱(越南语:Cột đồng Mã Viện)指的是公元43年马援平定岭南之后,在交趾设立的铜柱。
                  马援铜柱的记载始见于晋代的《广州记》。公元43年,马援平定了二征夫人的叛乱,追击其余党都羊至居封县。都羊投降,马援竖立了两个铜柱,以标示汉朝国界的最南端。[1]
                  相传马援为震慑交趾人再次反叛并摧毁铜柱,在竖立铜柱的时候,对天立誓:“铜柱折,交趾灭。”此后的交趾人害怕铜柱折断,便在其下填埋石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两座丘陵。[2][3]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08 10:41
                  回复
                    马援铜柱的记载始见于晋代的《广州记》。公元43年,马援平定了二征夫人的叛乱,追击其余党都羊至居封县。都羊投降,马援竖立了两个铜柱,以标示汉朝国界的最南端。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08 10:42
                    回复
                      根据《隋书》的记载,刘方征讨林邑国的时候,曾率军经过马援铜柱。唐元和年间,安南都护马总新竖立铜柱两个。
                      在越南脱离南汉独立之后,马援铜柱从史书记载中逐渐消失。1272年元朝征伐越国休战之际,元世祖曾派人到越南,寻找马援铜柱的位置;但陈派人答复称:铜柱岁久湮没,不知在何处,无法找回。此事最终不了了之。[4]
                      马援铜柱现已不存,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称其在象林县的南部,[5]而黎崱的《安南志略》则称在钦州古洞上,《大越史记全书》沿用了钦州古洞说。[2]《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则称其在富安省境内。
                      但阮朝高春育编纂的《大南舆志要编》中记载,富安省境内根本没有铜柱的遗迹,因此他认为马援竖立铜柱不是史实。而越南历史学家陶维英则认为位于今日乂安省的城山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08 10:43
                      回复
                        啥时候再去立一次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2-08 12:22
                        收起回复
                          马克。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2-08 12:3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2-08 13:10
                            回复
                              2025-09-27 00:23: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友谊关?镇南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2-08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