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78,902贴子:16,466,345

为什么会有“生命只有一次”这种谬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多人天天说天天说,真是让人反感。这些人一看就没读过书。百度一下“庞加莱回归、玻尔兹曼脑、平行宇宙”有那么难吗?
更何况,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电化学活动,它作为物质世界运行的现象,怎么可能只有一次?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22 18:33回复
    应该说你的生命只有一次。就算有平行宇宙那个人也不是你。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1-22 19:04
    收起回复
      一个只言片语有啥好论的,你为什么要把它放在真理的级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22 19:42
      收起回复
        生命的迭代论与替代补偿,是生命无限延续和拓展的两大基石。在自然界中,“生命”是一个统摄性概念,它涵盖了从微生物到人类等所有生物体的本质特征: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等。这些过程都是通过不断迭代的遗传信息传递实现的,而每一次迭代都伴随着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持续繁衍下去。
        同时,生命也存在着一种“替代补偿”的现象,即当一个个体或组织受到损伤或者死亡时,其存活下来的后代会继承亲本的遗志继续生存和发展;同样地,如果某个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的情况下,其他相似种群的成员也会逐渐占据原本属于该种群的地盘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了不同种群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进化。这种替代补偿机制不仅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为整个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说,“生命”这个统摄性的概念正是基于这两种基本规律——生命的迭代论与生命的替代补偿——才得以实现自身的无限延伸和扩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22 19:43
        收起回复
          宇宙信息永恒论,所描述的是宇宙中一切信息无增减,信息总量不变。只是信息的存量与组合的排列变化。当信息的排列变化达到一个泛值,那么曾经消失的信息组合有极小概率重复出现。
          也就是说信息体在这个时空泯灭,这个信息体才能够在另外一个时空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时空不会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信息体原因。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22 19:51
          收起回复
            宇宙信息永恒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一切信息的总量是恒定不变的。无论是在这个星系、那个星球或者任何角落里,信息的数量从未增加也未曾减少。它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各种形态和结构。
            当我们说“信息永存”,是指即便某个具体的信息体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或感知范围之外,它所包含的数据和知识并没有真正消亡。这些信息仍然存在于宇宙之中,等待着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重新显现的可能。当某种特定的信息和其排列达到一个临界点时,那些曾经似乎永远消失了的信息有可能奇迹般地再次出现。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会在同一时空内看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即使他们的外表看似相似甚至一致,但其内部的构造细节及携带的各种数据特征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22 19:53
            收起回复
              所以如果这个宇宙是无限的,那么我们将在这无限宇宙中无限出现。前提条件是必须信息体消解,才能够在次重复组合。但是这个概率必须在无限尺度上是有无限概率的,在有限尺度上只能是有限概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22 19:58
              收起回复
                所以,如果这个宇宙是无限大的话,我们就会在无限的宇宙中无数次出现。然而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信息体必须消解才能再次组合成新的物质和能量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宏观角度看这种重复出现的概率似乎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无穷大但是如果我们把尺度缩小到微观层面的话那么每次重新组合的概率就变得非常有限了因为在这个层面上每个粒子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并且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即使是在理论上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地重现出所有的细节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22 19:59
                收起回复
                  信息体的尺度差异与区域相似性,实际上是指信息在排列上的跨越值和顺值。当我们谈到跨尺度的排列时,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性;相反地,如果采用顺序的、连续的方式进行排列,这种差异性就会大大缩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似原则和远别原则:前者强调了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后者则突出了不同尺度之间的巨大差距。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1-22 20:14
                  回复
                    庞加莱回归的最后,一个粒子只是无限接近初始位置,这里是无限接近,即最终还是不重合。这个人估计也不是你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1-22 21:10
                    收起回复
                      人格的同一性说不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1-22 21:11
                      回复
                        那些人是想告诉你要好好保护好自己。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1-22 21:12
                        收起回复
                          庞加莱回归没法证明精神是否可以回归,平行宇宙完全和我们无关,生命是否是电化学运动还有待考察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1-22 22:56
                          回复
                            到底是谁没学好?庞加莱回归明明是限定了封闭系统中的粒子无法回到初始状态而只能无限接近,恰恰反驳了你的观点。而且宇宙显然不属于封闭系统,无论是膨胀还是收缩都会对粒子运动产生干扰,不适用庞加莱回归。
                            至于玻尔兹曼大脑,就算宇宙的某处真的因为熵的涨落诞生意识,构成这个“大脑”的粒子也和你的大脑完全不同,怎么能归并作一类?
                            平行宇宙更是无稽之谈,在平行宇宙得到观测支持之前,有关平行宇宙的一切说法都是扯淡。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1-22 23:35
                            收起回复
                              世界是我的表象。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1-22 2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