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吧 关注:18,673贴子:876,139

【史料汇总】和政公主【参预政事,有勇有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政公主(729—764年7月28日),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唐代宗李豫同母妹,母为章敬皇后吴氏。
三岁丧母,由韦妃抚养,以敏惠纯孝著称,特为唐肃宗赏爱。天宝九年(750年),册封和政郡主,出嫁太子洗马柳潭。孝敬婆母,友爱姐妹,名列《二十四悌》。
至德元年(756年)八月,唐肃宗即位后,进封为和政公主。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7月28日),和政公主去世,时年三十六,,安葬于万年县义丰乡铜人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9 21:59回复
    和政公主生于开元十七年,是唐肃宗李亨的第三女,唐代宗李豫的同母妹,生母为章敬皇后吴氏。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和政公主,章敬太后所生。生三岁,后崩,养于韦妃。性敏惠,事妃有孝称。
    《和政公主神道碑》:公主姓李氏。陇西成纪人。皇唐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之孙,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之第二女。帝女之崇,于斯为盛。今天子之同母妹也,母曰章敬皇太后。(根据《新唐书》,和政公主应为肃宗第三女,她还有两个姐姐为宿国公主与宁国公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19 22:01
    回复
      公主三岁时,生母吴氏逝世,由韦妃抚养长大。个性敏惠,对养母韦妃很孝顺,很得唐肃宗的喜欢。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和政公主,章敬太后所生。生三岁,后崩,养于韦妃。性敏惠,事妃有孝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9 22:01
      回复
        天宝九年三月,册封为和政郡主,出嫁太子冼马柳潭。
        《和政公主神道碑》:天宝九载春三月既望,封和政公主,降于河东柳潭,既笄之三载矣。潭,周太保敏之五代孙,皇蕲州刺史怀素之曾孙,赠秘书监岑之第四子。衣冠地胄,辉映当朝。初以美秀承家,中以名声华国,道胜而贵能下善,谦尊而休有烈光,士林伟之。解褐左内率府胄曹,转颖王府户曹、陈留郡司功参军。以人门第一,选尚公主,拜太子洗马。——唐制皇帝之女封公主,太子之女封郡主,亲王之女封县主,和政时为太子李亨女,应封郡主,此处疑有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19 22:02
        回复
          柳潭兄长柳澄之妻秦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势幸倾朝,和政公主未尝利用这种关系谋取私利。柳澄夫妇死后,公主抚养他们的儿子如同自己的亲生子。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初,潭兄澄之妻,杨贵妃姊也,势幸倾朝,公主未尝干以私;及死,抚其子如所生。
          《和政公主神道碑》:潭兄澄之妻,杨贵妃之姉也,贵幸前朝,势倾天下,公主交无谄黩。思未绸缪,杨且云亡,以孤见托,马嵬之役,无噍类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19 22:02
          回复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攻陷京师长安,和政公主的异母姐宁国公主新寡,为了带姐姐一起离开,她就扔下自己的三个儿子,让他们自己走,又夺去丈夫的马让姐姐乘坐,夫妇二人徒步行走,日走百里。每每遇到困难,必先救济宁国公主,然后才考虑自身。柳潭不接受公主这种做法,公主则说:“若我先过去,遇到危险时,不能保全所有人,就相当于看着我的姐姐成为牺牲品。”柳潭听后感叹不已。之后的路上,柳潭亲自打水砍柴,和政公主亲自做饭,侍奉宁国公主。
            《和政公主神道碑》:凶羯乱常,潼关不守,元宗幸蜀,妃后骏奔。姊曰宁国公主,孀嫠屏居,谁或讣告,乃弃其三子,取其夫之乘以乘之。柳侯徒行,公主愧焉,下而同趋者日且百里。每臻坎险,必先济宁国,而後从之。柳侯辞,公主曰:“我若先涉,脱有危急,不能俱全,则弃我姐市矣。”柳侯感叹,躬负薪之役,公主怡然,亲友馈饩之事,竭力供侍。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安禄山陷京师,宁国公主方嫠居,主弃三子,夺潭马以载宁国,身与潭步,日百里,潭躬水薪,主射爨,以奉宁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19 22:04
            回复
              至德元年八月,到达蜀地后,被册封为和政公主,夫婿柳潭册为驸马都尉、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至德元年)秋八月,元宗至蜀,仍旧邑而册公主,以潭为驸马都尉、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从玄宗至蜀,始封,迁潭驸马都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19 22:05
              回复
                在蜀地时,蜀军首领郭千仞谋反,唐玄宗登上玄英楼招降,郭千仞不听从。柳潭率领家仆折冲张义童等人与叛军殊死搏斗,和政公主与宁国公主轮番将拉满的弓递给柳潭,柳潭亲手斩下叛贼五十逾人,平息了这场叛乱。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郭千仞反,玄宗御玄英楼谕降之,不听。潭率折冲张义童等殊死斗,主彀弓授潭,潭手斩贼五十级,平之。
                《和政公主神道碑》:属狂将兴祸,称兵向阙,元宗亲御阇,临视诛讨。驸马率领家竖折冲张义童等斗于门中,公主及宁国彀弓迭进。驸马乘胜突刃,所向无前,斩馘擒生,殆逾五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19 22:05
                回复
                  公主同母兄李豫当时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亲率将领,重击叛军,收复了长安洛阳。当时的唐朝百废待兴,国库空虚,公主精明能干,与各地商户贸易往来,赚取了超过千万的财富,之后公主将这些钱财全数捐献给了朝廷,用来支援军队。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自兵兴,财用耗,主以贸易取奇赢千万澹军。及帝山陵,又进邑入千万。
                  《和政公主神道碑》:今上之为元帅也,躬擐甲胄,率先将卒,举两京若拾遗,摧凶寇如振槁。劳旋方及,帑藏其空。公主贸迁有无,亿则屡中,(阙)赢优而数逾千万。惧不给,悉畀县官,论者难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19 22:06
                  回复
                    反贼阿布思的妻子被充入掖廷,皇帝设宴,命她身穿绿衣充当歌舞艺人。和政公主进谏道:“阿布思确实是逆贼,他的妻子就不容许靠近皇上;但她并没有罪,不能够让她与那些歌舞艺人处在一起。”唐肃宗因此免罪放了她。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阿布思之妻隶掖廷,帝宴,使衣绿衣为倡。主谏曰:"布思诚逆人,妻不容近至尊;无罪,不可与群倡处。"帝为免出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19 22:06
                    回复
                      唐肃宗弥留之际,其他人都轮流服侍,只有和政公主寸步不离地侍奉在侧,肃宗状况稍好时,悲伤地对公主说:“你的纯孝,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于是赐给她一座田庄。和政公主却哭泣着说:“八妹(宝章公主)还没有,请赐给她吧。”左右侍奉的宫人听后都忍不住哭泣。
                      《和政公主神道碑》:肃宗弥留,众皆迭侍,主独赡奉,不已于旁。帝有间,衋而谓之曰:“汝之纯孝,乃能至是!”遂赉庄一区,帝爱季女曰宝真,公主因奏曰:“八妹未有,请以赐之。”泣而谏焉,哀动左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1-19 22:07
                      回复
                        等到要为唐肃宗建造陵墓时,公主又进献封邑的收入千万。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自兵兴,财用耗,主以贸易取奇赢千万澹军。及帝山陵,又进邑入千万。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及帝山陵,又进邑入千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1-19 22:07
                        回复
                          唐肃宗驾崩后,和政公主母兄代宗继位,为肃宗守丧,不忍心临朝参政,为了不让私事耽误国事,公主亲自参与政事管理,处理大小事务。后又多次陈说民间疾苦、国家盛衰之事,代宗都采纳她的建议。代宗对公主异常尊敬,朝廷也十分依赖公主。
                          《和政公主神道碑》:上既宅亮阴,未忍临政。人之疾苦,事之得失,岂尝私谒,动必以闻,上敬异之,朝廷赖焉。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代宗初立,屡陈人间利病、国家盛衰事,天子乡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1-19 22:08
                          回复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京师,公主向南躲避,到了荆南地区,公主对诸将士加以慰藉,方才使军队稳定,政令畅通。当时的代宗在陕州,担心公主缺乏钱粮,命令节度使和转运使满足公主的所有需求。但因为国库空虚,公主就主动推辞并感叹道:“我才竭尽家财用来抚恤战士,又怎能贪婪无度,干预国家经济呢?”于是只拿了几斤名香,交到佛寺,用来为国祈福而已。公主还亲手缝制衣裳,她的子女们都不穿丝绸。公主又亲自抚恤逃难路上的王公亲戚们,大家都聚在一起哭泣。
                            《和政公主神道碑》:广德元年冬,上既东幸,主志期扈跸,回兵充斥,咫尺不通,因至荆南。尉荐诸将,方隅载谧,职贡以修,主有力焉,上之在陕,忧主匮乏,乃命中使屡敕节度及转运使,随主所须,务令肃给。主以国用空罄,退而叹曰:“吾方竭家财以资战士,其能饕餮,首冒国经?”唯请名香数斤,赋于佛寺,为主祈福而已。王公戚属,相携而至者,蓝缕腻囊,襁负鳞次,竭其(阙)斧,亲自赡恤,聚而泣之,悲感行路。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代宗以主贫,诏诸节度饷亿,主一不取。亲纫绽裳衣,诸子不服纨絺。
                            《和政公主神道碑》:主之慈忠,悉皆若是。亲临稼穑,躬俭节用,不惮烦缛,雅好组𬘓,驸马裳衣,必亲裁紩,爰及子女,罔衣绮纨,绽新皆成主手。每加训诲,蠢迪检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1-19 22:08
                            回复
                              等到了商于,遭遇群盗,公主对他们说以祸福之理,他们都扣头愿做奴仆。
                              《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吐蕃犯京师,主避地南奔,次商于,遇群盗,主谕以祸福,皆稽颡愿为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1-19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