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45,868贴子:2,103,630
  • 27回复贴,共1

航天飞机底部的隔热瓦隔热层有多厚,多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包括飞船的大底,是不是很厚很重,能不能用更好的材料替代?


IP属地:北京1楼2024-01-04 02:37回复
    重量不清楚,但肯定不轻。目前来看,可重复使用的,真没有什么太好的材料。似乎当前神舟用的蜂窝式烧蚀结构是最轻的。但不能重复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4 08:16
    收起回复
      美国用隔热瓦,中国用烧蚀材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04 08:36
      收起回复
        以下是公开资料:
        过去,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热材料是改进型的Avcoat5026。Avcoat5026是阿波罗飞船使用的防热材料,也是目前唯一经历载人登月返回特殊严酷热环境的防热材料。这种材料是在玻璃纤维/酚醛蜂窝结构中填充环氧-酚醛树脂及酚醛空心微球、短切石英纤维等填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平均密度为0.55 g/cm3左右。
        与硅橡胶相比,酚醛树脂能够承受更高的热流和表面温度,并具有低烧蚀率和更大的烧蚀表面碳化层强度,能够通过反向辐射耗散掉大量的再入加热等特点,使酚醛树脂成为适用于高温环境的优秀防热材料。改进型的Avcoat5026仍然属于烧蚀型防热材料,其密度约为0.56 g/cm3左右。
        然而,中国在嫦娥五号任务中使用了轻质C-Si-O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其密度约为0.5 g/cm3,可承受6MW/m2的热流环境。而在拐角处,采用了连续纤维增强的中低密度结构材料,侧壁结构则采用超轻质的蜂窝增强防热材料,其密度约为0.36 g/cm3,可承受1.5MW/m2的热流环境。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使得中国嫦娥五号成功减重了42公斤。
        基于嫦娥五号的成功经验,中国进一步研制了超轻质碳基微烧蚀防热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可以抵御第二宇宙速度再入烧蚀的挑战,而且还能够承受高达3000度的高温,从而顺利完成地月球的返回任务。与此同时,这种材料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从而实现了飞船返回舱的大空间轻量化优化设计。


        IP属地:北京4楼2024-01-04 14:59
        收起回复
          隔热瓦没有想象中那么重,那个东西结构有点类似于泡沫板,是很软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04 15:31
          回复
            航天飞机的很厚,很硬,脆,类似陶瓷,但印象中不重,以前分隔热瓦和防热瓦,成分主要是硅铝氧化物之类的东西。
            隔热的是大孔隙结构,比重是水的1/6到1/3,主要用途是防止热传导。
            防热瓦的密度大些,硬抗高温的,密度似乎比水大几倍,耐高温,装在机头、翼缘之类的地方。
            后来技术进发展两者合一,密度应该是不到水的一半。
            另一个路线是以前阿波罗、毛子和神舟的烧蚀降温,以前会重些。现在考虑复用基本往低烧蚀路线走,更像瓦一些。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04 19:16
            收起回复
              这就是航天飞机的隔热瓦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04 23:57
              收起回复
                很轻很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25 09:30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2-09 0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