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吧 关注:6,269贴子:50,718
  • 3回复贴,共1

齐哀公为什么会被烹杀?周王听信谗言只是表象,真因耐人寻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键词:吕不辰、齐国、天坛、侵地
齐哀公为什么会被烹杀?周王听信谗言只是表象,真因耐人寻味

文/历史的镜子能照出什么
哀公,姜姓,吕氏,名不辰。吕不辰是齐国的第五任国君,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好,但是最让他出名的,还是他被周夷王烹杀的这种死法。为什么他会死得这么惨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荒淫田游】
历史上对于吕不辰的评价是“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
这里的淫并不是指淫邪,而是喜好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吕不辰很荒唐,喜好到荒野田间游玩,不理朝政,所以史官写诗来讽刺他。
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君主不务正业,到处玩乐,但是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
在几十年前的周共王时期,王室下达了一条政令。说的是:承认诸侯开拓出来的荒地作为田产,但是要向周王室交税。
要知道在此之前,诸侯拥有的土地,只有周王册封才是合法的私人财产。开拓荒田虽然没人管,但是法理上是越权的。如果周王收回土地,那诸侯一点办法也没有。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周共王开始,由于私人拥有荒田合法化。诸侯们都大力扩张所属荒田。而吕不辰应当就是这样一个积极求田问舍的人。所以他常常在外面的荒田里“游玩”。其实就是在搞领土扩张。
【齐国威权】
本来封国的四周,荒地有的是,随便圈占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吕不辰即位的时候遇见了一个麻烦事。
齐国圈占的荒地和他国接壤了,这个国家就是临近的纪国。本来都是各自圈地,但是两个国家圈到了一起,都声称两国相交的荒地是自己的。那么该怎么评判这个地到底归谁呢?
周共王荒田私有的政令可没提到这种情况,两国互不想让,最后只能看谁的拳头大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前面说的齐国地位就发挥了作用了。

齐国是吕尚留下的封国,军事能力与政治地位都是极高的。且为东方诸侯之长,虽然纪国的国土也不小,但是对比齐国,怎么都是被压了一头。
齐国的威权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体现,这个具体的细节虽然没有在史料上记载流传,但是可以想见两国的矛盾从此开始爆发了。
【目无王室】
纪国吃了亏,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纪国的国君向周夷王进谗言,最后周夷王大怒,在会盟的时候烹杀了吕不辰。
关于纪国的国君究竟跟周夷王说了什么,能让周夷王直接杀了齐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国君,这已经是千古疑案了,但是在2008年到2009年的一次考古发现,或许能给我们释疑。
从2008年10月开始,在山东省高青县陈庄的考古发掘中。确认为西周贵族墓葬,还发现了祖甲齐公的字样,这是对吕尚最早的记录。而更重要的是,考古中竟然发现了祭天的天坛遗址!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或许是唯一的一个古代天坛遗址。
根据周代礼制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有祭天的权利。诸侯只能祭社稷祖先,那么齐国修建天坛,这无疑是严重的越权行为。至于齐国为什么要祭天,这个原因就很耐人寻味了。也许可以参考南面同样宣称自己有祭天权利并且称王的楚国。

或许纪国的国君对周夷王进的谗言就是举报了齐国祭天的行为,这样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周夷王一定要杀了吕不辰,而且是用烹杀这种极端残忍的方式。
【周王室的衰落】
从周共王死后,西周就进入了衰落的时期。先是周共王的儿子周懿王被西戎等蛮夷打得被迫迁都,郁郁而终。后来又有共王的弟弟周孝王篡位,打破嫡长子继承制这一核心宗法制度。由于周王室被蛮夷打败,以及周孝王带头破坏宗法制度。周王的权威已经极大的跌落了。
当周夷王上位后,地方诸侯土地兼并严重,诸侯间矛盾不断,甚至可能爆发战争。更严重的是,一些诸侯开始目无王室。如吕不辰,就有记载称吕不辰常说自己为五代齐侯,周王为七代周王,自己还是周王的长辈。同时期,楚国熊渠也把三个儿子都册封为王,不服从周王室的号令。周王室的统治到这里已经爆发了严重的危机。
其实齐国和纪国的矛盾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吕不辰不过是一个出头鸟,他设立祭天的天坛,同时藐视周王。周夷王就选择在众目睽睽之下烹杀吕不辰,杀鸡骇猴,提振王室威严。
【即将到来的崩溃】
周夷王率先拿齐国开刀,虽然吕不辰惨死在诸侯们的眼前,但是他的死只能暂时缓和周王室与诸侯间的矛盾,换句话说,这只能暂时让诸侯们有所收敛。
周夷王死后,诸侯们继续扩张土地,与邻国制造摩擦。礼乐宗法制度对于他们的约束也越来越薄弱。周王室再想控制他们已经越来越难了。
周夷王的儿子周厉王想着学习父亲的手段,凭借着武力彻底收回对荒地荒田的所有权,制止诸侯间的领土扩张与战争摩擦,限制诸侯国的扩张,达倒一劳永逸的目的。结果却站到了所有诸侯和贵族的对立面,彼此爆发了激烈冲突。
当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迫出逃的那一刻开始。西周的崩溃已经成为定局,诸侯国们对于领土扩张无止境的追求,让诸侯间的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已经无法避免。
吕不辰的死,同时也成为了齐国后来连年征伐纪国的借口和理由,与此同时却闭口不谈自己建造天坛的事,结果就是混乱的春秋时代已经近在眼前了。


IP属地:福建1楼2023-12-27 14:18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27 16:42
    回复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要想过上自由的生活,先要挣脱精神枷锁,要有向往自由之心,并且有争取自由的勇气,勇敢决绝地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李银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27 16:43
      回复
        该贴鞭辟入里,好好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27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