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永有吧 关注:556贴子:13,201
  • 0回复贴,共1

灵修经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日灵修经文
启示录 7:9-17
向上滑动阅览9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10 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 神,也归与羔羊。”11 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在宝座前面伏于地敬拜 神,12 说:“阿们!颂赞、荣耀、智慧、感谢、尊贵、权柄、大力都归与我们的 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13 长老中有一位问我说:“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哪里来的?”14 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15 所以,他们在 神宝座前,昼夜在他殿中侍奉他。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16 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17 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 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灾难、逼迫、争战、得胜 启7:9-17吴慧仪00:0007:16文|吴慧仪博士~
本段与上段(7:1—8)一样,都是以「此后」一词开始的,两段一前一后并列着,同属第六、七印之间的插段。这两段在内容上呈现出颇为鲜明的对比。前一段的主角是受印者,即以色列十二支派,本段的主角则是「从各邦国、各支派、各民族、各语言来的」,是福音的果子!前一段的数目是十四万四千,本段是「没有人能数过来」(9),即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又,如果前一段的列队是意味争战的话,那么本段的敬拜和赞美(9—17)就意味得胜了——白衣人拿着棕树枝(9),不但表达敬拜的欢乐,也显出得胜的姿态,因为他们已得到了神和羔羊的救恩(10),「从大患难中出来」了(14)。
说到这些白衣人是怎样得胜的,这就令人感动了。这里隐藏着一个吊诡的信息,教导信徒如何去面对末世的争战和逼迫。在经文的记述中,这是透过众长老中的一位说出来:「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13—14)血,又怎样能把衣裳洗白净呢?但耶稣就是借着在十字架上流血,舍身,使我们得着救赎、得以洁净。同样地,当信徒忠心到底信靠他,如第五印的祭坛亡魂一样,付上血的代价(6:10),就终必在这末世的大灾难中得胜、获赏白衣了(参3:5)。
「大患难」(the great tribulation)是主再来之前越来越剧烈的灾难,至终,是前所未见的大灾,这在上文6:12—17已稍见到(另参但12:1、太24:21)。自羔羊得胜、揭开七印,这大患难亦已逐渐展开,六印可说是个开始。
当末世的艰难、逼迫、灾难和试炼越趋剧烈,我们能不害怕吗?能抵受得到吗?插段的出现就是为安慰我们,激励我们,加力给我们去面对这末世。吊诡的是,前一段教导我们作精兵,本段却告诉我们,得胜之法并非去杀敌人,相反的,是勇于去面对被杀的试炼。于此,我们必须看到这插段先后带出的应许:「受印」对我们的应许是神在争战中的保守,而本段所描述的得胜者,他们也说明了一个好比旷野的的应许:经过患难的试炼后,在那迦南美地,他们不再饥,不再渴,不再给日头和炎热所伤,可永远在殿中事奉,享受神的覆庇,还有被杀羔羊的最慈爱的牧养(15—17)。
思想:地上的人争战的方法是用暴力、强权;但耶稣教导的方法却相反:因受苦而得胜、在软弱中见能力。我可以怎样在生活中尝试实践这些方法,以致苦难、逼迫来临时,更知道怎样去面对?我有没有真的试过为主受苦?我愿意尝试操练受苦的心志吗?怎样操练才算是适切而不致于消极?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6 22: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