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吧 关注:7,848贴子:211,161

【史料】唐太宗盛赞长孙皇后诗作《春游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1楼2010-09-06 14:56回复
    二楼帝后


    2楼2010-09-06 14:57
    回复
      【《古今女史》卷八(明)赵世杰】
      长孙皇后,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后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之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年三十六,宫司以书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
      七言律诗
      《游春曲》(长孙后)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彤管遗编》前集卷之四(明)郦琥】
      《游春曲》(长孙后)
      长孙时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后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之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 “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年三十六,宫司以书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名援诗归》卷之九(明)钟惺】
      长孙皇后,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后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年三十六,宫司以书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
      《游春曲》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何等深细?觉他人柳腰桃脸等语,皆鄙俗不中用。人只知偷面色学身轻,娇娜柔绝。却不知用新字嫩字,掩映得出)。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如此卖弄语作结,止于游春有情)。
      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盛德。诗中连用井上、檐边、花中、树上、林下,一气读去,不觉其复。可见诗到入妙处,亦足掩其微疵。休文四声八病之说,至此却用不著。
      【《古今名媛汇诗》(明)郑文昂】
      姓氏
      长孙皇后,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后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之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 “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年三十六,宫司以书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
      卷之十五七言律诗
      《春游曲》(长孙后)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唐宫闺诗》上卷(清)刘云份】
      长孙皇后
      唐太宗文德皇后也,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法。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喜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后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年三十六,宫司以书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 “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 “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
      《游春曲》(长孙皇后)
      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3楼2010-09-06 14:59
      收起回复
        整理重发,原来帖子的地址 http://tieba.baidu.com/f?kz=782226639


        4楼2010-09-06 15:03
        回复
          吧里有过了吧!


          5楼2010-09-06 15:03
          回复
            由于不是一起找到的,都分散了,集中一下


            6楼2010-09-06 15:06
            回复
              虎摸呦呦~~~~
              辛苦鸟~~~~


              IP属地:浙江7楼2010-09-06 17:53
              回复


                8楼2010-11-30 10:48
                回复
                  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
                  长孙无论哪一面小李都爱,既爱她写情艳诗时的娇俏自信活泼,又能欣赏她所作《女则》之端宁


                  9楼2010-12-26 13:05
                  回复


                    10楼2011-02-06 23:53
                    回复
                      哈哈 辟谣 有些人老说这不是长孙写的。哼哼


                      IP属地:陕西12楼2011-04-06 08:49
                      回复
                        尝作《游春曲》,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13楼2011-04-07 18:30
                        回复
                          其实说这首诗是伪作的根本不是古人,而是今人,第一个说的作者叫郭绍林,发表于2001年,他说的理由相当搞笑
                          他说长孙传里没有提到她会作诗,说明长孙一定不会作诗。哈哈,这样的人《全唐诗》里收入了一大把
                          他说以长孙的履历、身份一定不会写艳诗
                          他说会写女则的长孙一定不会作诗,所以同样是失粘的诗,别人的是可信的,但长孙的一定是伪作
                          他说长孙的诗在明代还没出现,或者还未张冠李戴,意思是是清人瞎编给长孙的,可是就目前我看到的来说,明代收入长孙诗的书籍比清代还多,人家都是标明作者是长孙的
                          他说明代人胡震亨也不认为这首诗是长孙写的,但人家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收入了长孙的诗
                          这就是最早说长孙诗伪作的理由,之后也有些人引用它,不过现在没啥人信它了,当然还是有种人信的,至于谁大家心照不宣啦,《全唐诗》的作者曾经是她攻击的对象


                          14楼2011-05-23 13:54
                          回复
                            详细证据见此 http://tieba.baidu.com/f?kz=882982815


                            IP属地:山东15楼2011-05-23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