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钢琴吧 关注:138贴子:1,189
  • 2回复贴,共1

钢琴技术拆解。鉴定钢琴老师教学技术知识有效性的法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大家普及下钢琴技术知识。
钢琴技术的单位,其实就是发力技术。
而发力技术,是包含了发力点,运动形式,运动效果,运动极限,4个部分的。
发力点,包含了手指指节,掌指关节,手腕,前臂肌肉群,大臂肌肉群。
5个点,但是区分为了两类。
一类是单点发力,一类是肌肉群组发力。
单点发力,由于只有一个发力点,所以,只能够通过降速,解决放松问题,因此只有0.1秒一次运动速度。
而肌肉群组发力,则可以通过替换发力点,即,环绕骨骼的一圈肌肉群,在单向发力的时候,只有一侧发力,另一侧放松,因此,有0.06秒一次的运动速度。
在发力点的选择上,就可以直接提升接近一倍的运动性了。
之后的运动形式,也有至少十几种。
但也一样,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动单音。
一类是一动多音。
一动单音很好理解,一个动作完成一个音。
一动多音,则是在手型定式概念认知下,提前准备好的动作模组下,一个动作,顺势完成2个音到5个因。
是的,还可以再提升2到5倍。
这才是正经的讲技术的钢琴技术。。。。


IP属地:福建1楼2023-12-24 16:47回复
    然后讲下关于国内所谓的高抬指吧。
    高抬指的发力点,属于单点发力。
    即,顶天0.1秒一次的运动速度。
    然后,由于手指相关,如果使用高抬形式,那么。。。是吧,只能一动单音。
    无法达成一动多音。
    因为高抬指中,高抬的动作,会直接导致,手型定式的破灭。
    也就是说,高抬指的生理极限,只有1分钟600.
    同时,高抬指对于手指的练习,仅仅在于手指的抬落方面。
    手指的伸直弯曲,手指的抬落,手指的刚柔。
    是手指所有可以进行的运动。
    仅仅是三分之一。
    在整个定义来说,手指的抬落,手指的曲直,是在辅助层面,对主要的技术动作进行补充。
    只有手指的刚柔转换状态,在主要动作中存在重要意义。
    并且,1没有其他发力点,可以替换手指。
    因为,手指是末端肢体,由末端肢体解决的问题,只能由手指完成。
    为什么说高抬指是骗术?
    因为首先,高抬指不能够解决问题。
    很多所谓的颗粒性,独立性,其实在实际的演奏中,毫无意义。
    有其他手段可以完成。
    所有可以达到高程度运动性的技术,没有一门技术,做不到高抬指宣传的东西。
    不仅是能做到,并且做的更好更轻松。
    其次,高抬指不是任何技术的基础,所谓的生理机能训练,在成果方面,反倒是塑造了太多的伤病案例。
    但,为什么国内大量的教学,都是以高抬指为核心呢?
    因为,这玩意没有任何内容。
    任何没有足够资质的钢琴老师,都可以把它拿来作为教法。糊弄别人。
    手指的抬落,有任何理解上的障碍么?
    没有。
    随便路边找个干清洁的,都可以在说法上,把高抬指这玩意,当作一个教学内容,说给学生听。
    这才是根源。
    塑造了,快速速成钢琴老师的,通道。
    不是塑造学生哦,是塑造钢琴老师。
    由于可以通过高抬指,快速培养大量的所谓钢琴老师。
    极大的便利了资本的盈利需求。即,扩张体量。
    因此,这玩意,直接获得了资本方面的宣传资金。
    最终,一个在教学领域,等同于骗术的内容,成为了所谓的,基本功。


    IP属地:福建2楼2024-01-11 10:55
    回复
      然后,讨论下贴键以及抬指。
      所谓的贴键,以及抬指,其实都不属于技术。
      或者说,只能说是技术在演奏中,体现的一种,需求罢了。
      一般来说。
      如果是纯白键,以及飞扩展的手型需求,那么,在正确技术的推动下,毫无抬指必要。
      而当纯在了白键往黑键,或者有了扩张的手型需要,或者在某些特定技术的需求下,则有了抬指的必要。
      也就是说,所谓的以贴键,或者抬指,作为技术类别的区分,根本就是笑话。
      打个比方,某种技术限定前提下。
      白键的时候,必然是贴键,更有演奏效率。
      而当从白键,变成黑键演奏需求的时候,是不是要抬指?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手指起落高度?或者说从黑键下来,那不就是从往低?
      而在这种情况下的贴键,以及抬指,干脆就是同一种,限定条件的技术。
      是一种技术。
      所以,有没有看明白?
      在正常教学环境下,讨论教学本质的环境下,抬指以及贴键,不是钢琴技术的区分点。
      但,我们中国就特么的没有正常的教学环境,也不是在正常讨论教学!
      就像我之前讲过的。
      中国普及的,是高抬指。
      这是一种在发力点上,限定在使用手指,而彻底排除其他发力点的极端环境里。
      好处我也说过了,就是毫无教学内容。
      但是,坏处嘛。
      缺乏运动性,导致的各种声音效果的无法达成。
      怎么办?
      通过抬指,牺牲很多其他东西,来达到相应声音效果的达成。
      这里先提前科普下,基本科普完毕,大多数人也就都会知道为什么了。。
      钢琴的声音,仅仅由击锤,敲击钢弦的速度决定。
      在技术层面上,只有琴键起落速度,决定钢琴的声音效果。
      并且,主要集中在音量上。
      然而,由于钢琴发力点,选择是手指,就像我说的局限于手指了。
      手指的天然运动性不够,不能够具备足够的琴键起落速度。
      因此,就要牺牲运动距离,以空间,换取加速度。
      以达到足够的琴键起落距离。
      而这,在以其他发力点为动力的发力技术下,贴键就可以做好了。
      因此,在实际的钢琴演奏案例中。
      所谓的高抬指,所提倡的独立性,颗粒性等声音效果。
      臂力技术,直接在贴键技术上,可以在同等演奏条件下,做到一摸一样(其实是更好)。
      只不过,这种独立性,颗粒性,在实际的音乐演奏中,没多大需求就是了。
      也就是说,因为高抬指在基础的运动性上不足。
      在某些音乐效果的达成上,做不到。
      基础的运动性不足,在大多数音乐效果上,都做不好。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或者说全面的不足,就要额外提倡其可以做到的内容。
      并且,大肆宣扬,洗脑行业,让整个行业认为,这些内容,是要特意必须进行的修炼!
      然而,不讲其代价。
      额外拉升的手指抬落距离,极大的降低了演奏效率。
      过分强求的手指力量,只能在限定条件下出现强音。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它是骗术的原因了。
      而真实的演奏里,我们的抬指跟贴键,根本不重要。
      根据需求来做,就行了。
      抬起来,做到的声音效果,应该是高水准的,可以自如控制的。
      贴键,做到的声音效果,也应该是同样的。
      而不是,什么抬起来,才能做好什么,贴键,才能做好什么。
      如果是这样的一种说法,那么意味着,技术本身,是有问题的。
      同时,在以实际演奏为目标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清楚,手指的抬落需求,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是高度。
      高度的话,仅仅只有白键到黑键的距离,是绝对必要的高度,在实际的演奏中,甚至可以略高。
      除了高度以外,剩下的,就是判断如何抬指以及何时抬指。
      如何抬指其实就是遵循一个方面,让抬指成为手型定式的辅助动作。
      而不是将其作为主要动作。
      何时抬指,则是只有在白键到黑键,手型定式转换的过程里,使用抬指。
      如此明确清晰的关于手指抬落的定义。
      可以使专业化的训练周期,缩短到两周以内!
      而如果是非专业话,没有那么高强度的训练,则可以将手指抬落的练习,缩短到1个月以内!


      IP属地:福建3楼2024-01-11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