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语联盟吧 关注:70贴子:462
  • 1回复贴,共1

学习汉语的阶梯,从接触到精通只要半年的超级语言——新世界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世界语脱胎于汉语拼音,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单,学汉语拼音需要掌握两千五百常用字再加上一千次常用字,相当于三千五百个单音节、书写标准的单词,这显然比最简单的三千五百个英语单词要简单得多,突击一下一两个月就记住了,汉语的语法又简单,大概半年就能说的很好了。半年就能读会写,这肯定是世界上所有文盲的福音,学了新世界语就能使用新世界语的智能手机了,现在智能手机的用处有多大不必赘述。而且新世界语所需要学习的发音、字意、拼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分辨都不是太难的事情,完全可以从幼儿学起,如果在幼儿园就开始教授,那到六岁就可以掌握,可以自行阅读书写,解锁了读写技能后,下面的各种学习都能直接展开了。新世界语在读音上与汉语兼容性很高,大部分与汉语发音相同,少部分与方言相似,只有极少的一些读音比较怪。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因为汉语有随意组合的特点,所以这些字在文字组词的时候还好分辨,但是说话的时候每个同音字都会成为候选,汉语里有不少音对应有二十个以上的汉字,按每字1.5个意思计算就是这个发音有30多个意思,当两个这样的超级发音组成词语的时候这些意思都会称为候选,那它们的组合将会上千,考虑到外国人对四声不敏感,容易混淆,那他们听到这样一个词的时候将会面对几千个可能,从这几千个可能中挑选出一个正确的 m m,这时考验的不再是记忆力,而是大脑的运算能力了。而且如果大家都只学了汉语拼音,不掌握汉字,这些同音字在他们的大脑中就真的毫无区别。这不仅仅是使用不便,而且一词多义会大大增加,语言也变得很不严谨,毕竟一种把“治病”和“致病”混为一谈的语言怎么看都不值得信任。让汉语拼音可以使用的方法就一个字——“分”,把一切原来含混的地方分清楚,古代汉语写文章不分句,后来我们引入了标点;现在的汉语写文章不分词,在这里就要引入空格;汉语拼音书写不分字,这里把四声音调后置,把每个字的拼音分开。而最难分的就是同音字,幸好字母还给我们留下了其他区分的手段,我们新世界语里最巧妙的一点就是利用了字母的大小写。在这里一个字是名词它的拼音就全部用小写字母,是动词就给它首字母大写,形容词全大写,其余的副词、连词、代词等等都是尾字母大写。这样一分那些超级发音中每个同音同形的拼音也就对应五、六个字,如此再进一步分下去就要容易许多。原来英语中首字母大写来表示专有名词在这里也被做了一些改变,键盘上一个在汉语中无用的符号`被加在词前表示专有名词。对于剩下的这些同音同形的字需要继续细分下去,可以用谐音或者一些方言的发音来做部分变换,汉语中具有的发音也在三四千左右,完全可以把一些同音同形字调整到相近的发音,汉语里的发音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字一音的要求。这种变化主要有:儿化音,如“燕”被写成yaner④;前鼻音、后鼻音互换,比如“盼”写作Pang④;翘舌、平舌互换,比如“寨”写作zai④;声调的变换,比如“叔”被写成shu②;还引入了英语里面ð的发音,“衣”被写成ri①(因为翘舌与平舌的关系,原有的r因为翘舌被写作rh,读音ð因为是平舌音被写成r);还有借鉴了一些大家熟知的方言发音,比如“街”被写作gai①。当然变化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例举了。在这种变化下“治病”写作Zhier④bing④,而“致病”写作Zhei④bing④,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最后附上一段翻译成新世界语的诗:Zai④ CANG①MUANG② dE⑤ DA④hai③SHANG④ , KUANG②feng① Jvan③jier②{Zhao②/zhE⑤} WU①yun②。 Zai④ WU①yun② He② DA④hai③ zhI①Jian① , hai③yaner④ xiang④ HEI①se④ dE⑤ Shan③dian④ , Zai④ GAO①AO④ di④ Fei①Xiang②。 yI①{Hui④/Kuai④}er② chi④{bang③/PANG②}(多音字‘膀’) Peng④{Zhao②/zhE⑤}(多音字‘着’) bo①lang④ , yI①{Hui④/Kuai④}(多音字‘会’)er② jianer④yI①baN① di④ ZHI②Chong①Xiang④ WU①yun② , tuA① Jiao④Han③{Zhao②/zhE⑤} , ──jioU④Zai④zhE④ niao③er② YONG③Ganer③ dE⑤ Jiao④Han③sheng①LI③ , WU①yun② Ting①Chu①liaO③ Huan①{Le④/yue④}。(⑤代表轻声,多音字里部分被保留,用{}括起来,拼音中也有一些小改动,比如拼音里的iu在巴别语里写作iou、ui写作uei)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13 21:58回复
    绷不住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04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