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太郎吧 关注:28,285贴子:421,440
  • 1回复贴,共1

“不是假发,是桂(二)”:卡刺拉与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推古十五年(607),遣隋使小野妹子带着数十人来到隋炀帝面前求学佛法。
彼时汉字东传,圣德太子深谙中国儒释道思想,用全汉字编写了《宪法十七条》。
因笃信佛法教化民众、政治改革的作用,宪法第二条“笃敬三宝”的字眼赫然在目。

圣德太子不仅亲自注疏《胜鬘经》《维摩经》《法华经》(合称“三经义疏”)三部大乘佛经,还把日本第一个女天皇额田部发展成了佛门信徒。
据说,针对推古天皇的女性身份,圣德太子特意挑了《胜鬘经》来讲,因此得到“水田百町”的赏赐。
——这是个什么经呢?
《胜鬘经》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也是《西游记》里玄奘最终取得的经书之一。
但早在南朝宋时,中天竺国的婆罗门求那跋陀罗就来到中国,翻译过这部经书。
胜鬘是古印度波斯匿王的女儿,这部经书是胜鬘劝信佛法的说教,其中还闪烁着男女平等的思想之光。
传闻,胜鬘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是信众至纯至净的尊贵象征,主人公是漂亮妹子这为经书额外注入了几分魅力。

胜鬘是否长着张宝莱坞脸和本文没有关系,重点关注下妹子的名字。
“鬘”,一个在现代社会几乎不会出现的汉字,和桂小太郎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上一篇《原型与发型》中,我推测空知英秋给桂小太郎的长发人设,源自原型人物桂小五郎的偏长发型。
另一个灵感,可能就出在“鬘”字上。
鬘是假名“かつら(卡刺拉)”的汉字写法,也作“かずら”和“かづら”,但日本人因为说话习惯,从古至今都不太喜欢浊音,所以现在“かつら”最为通用。
咳咳,不跑偏了。
“鬘”就是桂小太郎耿耿于怀的“假发”,“桂”的同音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里写道:“花鬘者,西国严身之具也。五天俗法,取草木时花,晕澹成彩,以线贯穿,结为花鬘,不问贵贱,庄严身首,以为饰好。”
其意为,鬘是古印度人的装饰品,用各种花草结环戴在身上——说这一句大概就有画面了。
用“鬘”字命名,胜鬘之多姿耀眼可见一斑。

白居易《游悟真寺》长诗里也提到:“叠霜为袈娑,贯雹为华鬘。”
再次说明,“鬘”就是佛教文化的衍生字。
《华严经》云:“妒罗云,云如罗也;妙鬘云,云如美人发也。”
这里进一步指出,“鬘”字更加精准的用意,可以代指“美人的头发”。
汉字东传日本后,“鬘”就被直接用来表示假发“かつら”。
假发在日本有不逊于印度的悠久历史。
在日本的原始歌舞中,人们就用草与花卉的梗和蔓编织成头上的装饰,这成为“鬘”字语源“葛鬘”的由来。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都写到素盏呜尊求取天照大神的发髻和“鬘”,从成书年份看,日本贵族流行用假发应不晚于奈良时代。

还记得桂小太郎的另一个称谓吗?
狂乱的贵公子。
狂乱人人都懂。
但桂小太郎出生于贫穷没落的武士家庭,和“贵公子”压根不沾边,空知英秋似乎有意赋予其一层高贵滤镜。
有人说,恐怖分子的头目,当然不缺赞助。
有人说,不发神经的时候,桂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加上颜值高,很像有钱公子哥嘛。
或许,贵公子这外号,还是离不开头发的关系。

日本古书里,长发多是描写神明的,而现实中长发是日本旧时贵族的专属特征。
因为打理长发相当麻烦,也只有贵族才有养发的条件。
日本将中国“沐是洗头,浴是洗澡”那套礼法照搬了过去。《源氏物语》里描述了女子挑选良辰吉日,用篦子沾淘米水清理头发的复杂程序。
一些天然的洗浴用品,例如僧人准备重要法会前搓澡的澡豆、被日本皇室视作高级洗发用品的茶麸,都是从中国与佛教一同传入日本的。

在日本能剧中,第三部能叫“鬘能”,取材多来自《源氏物语》和《伊势物语》。
官方解释:“能の演目の中で、優美な女性や貴公子、天人などがシテの曲。”
“鬘能”出场角色,多是美丽女性和贵公子。
这时再顺着“卡刺拉(鬘)”想想桂小太郎的女装扮相,以及“狂乱的贵公子”称号,是不是顺理成章多了?
JK·罗琳说,上个世纪,她坐火车从曼彻斯特前往伦敦途中,无意间望向窗外,突然看到一个瘦弱的戴眼镜的黑发小巫师,在车窗外对她微笑。
对空知英秋来说,会不会是坐在舞台下看能剧,男扮女装、衣冠楚楚的演员登场后,冷不防被隔壁熊孩子吼了一嗓子呢?
“那是假发!(卡刺拉哒!)”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御键飞行


IP属地:福建1楼2023-12-12 11:58回复
    这难道就是蔓子的由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15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