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也就是2014年,我在吧里面发表了一篇关于三本学生考研的文章,引起轩然大波,有兴趣的吧友可以看我发的第一篇帖子,一篇很老的帖子,当时浏览量突破4万,叫《那些高考只考上三本的学弟学妹们进来看看这篇文章》。
帖子中写道,我放弃考研,考了公务员,其中的评论有有褒也有贬。对于以上种种,正面的评价,我是表示感谢;负面评价我也予以理解。有吧友看完帖子后觉得受到了刺激,就不停喷我,说我胆小懦弱,临阵退缩,惧怕挑战,不敢考研还跑到贴吧里面发帖刷存在感等等,对这些,我也是一笑而过;也有吧友看完后,瞬间茅塞顿开,最终考上满意的学校,几年后还到帖子下面回复表示感谢。
其实关于大学本科毕业后,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现阶段考研名师张某峰也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解读过,考研只是学历上的提升,不等同于就业,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面临就业的问题,而考公解决的是就业,是一份工作。读完研究生三年后和本科毕业直接考上公务员那个更好,这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楼主我而言,考公对我来说更合适,现在9年过去了,也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至于当初为何放弃考研后选择考公,其中有一小段插曲。楼主我是09级三本机械专业,对于考研来说实在没把握考上好学校,所以直接放弃。楼主我放弃考研后,一门心思扑在一个项目上,后来也是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算是有了结果。楼主我也是以这个项目作为自己简历中的一个亮点去找工作 ,当时工作也是找到了,就等年后去公司报道。当年我们学校对考研的学生有一个政策,就是只要考研的学生每一门都去考了,那么,考研报名费就全额报销。我当时知道这个政策后,心想,反正工作找到了,也没其他事情,不如就报个名考个“裸”研玩玩,费用也不用自己出,也就花两天时间,其他事也不耽误,所以就愉快的决定了。考研当天很冷,我因为录节目熬了一个通宵没睡,楼主我在考第一门政治的时候差点睡着了,不过好在准备了姜片,不然就糗大了。在考完政治后我感觉居然还可以,因为平时我也比较关注时事,而且那时也一直在研读《西方美学史》,所以感觉40分还是没问题的。四门全部考完后,楼主我就收拾东西回家了,准备过完年后再去公司报道。但是,在我回家后,家人都在劝我考公务员,不要去公司上班,只是那会楼主我态度还比较坚决,所以跟家里人也闹得不怎么愉快。后来一个契机,才让事态有了转机,这个契机就是考研成绩出来了。那会查询分数是用手机查询,费用1元,楼主我的考研成绩为政治46,数学35,英语33,专业6,总成绩为120。当年政治国家线是40分,英语是35分,我居然在纯裸考状态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楼主我也是比较满意,特别是政治,还过了国家线,让我暗自窃喜。这时,我大脑里面在寻思,我裸考政治都能过线,看来我的政治素养还是不错,干脆就考个公务员试试,也不算亏(多年后,考研名师张某峰说政治考研40分以下的几乎不可能,我这就是裸考正常分数,当然,这是后话)。决定下来后,爸妈还奇怪我怎么就想通了,随后就开始了“苦行僧”般的复习模式。由于我复习较晚,所以每天的练习量很大,一度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应届报考的是老家市里面公务员,虽然进面,也取得面试第一的成绩,但笔试还是差得多了点,最终无缘。不过,在几个月后的考试中,我顺利进面,虽然笔试没有入小围,但是面试依然稳如老狗,取得第二的成绩,实现翻盘,最后顺利入职,几年前也被提拔,现副科实职干部。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说,我考公就考公,还在考研吧发什么文章刷存在感,我9年前那篇帖子也有人这样说。但是,我发帖子,纯粹就是想让大家少走弯路。9年前我发帖子的动机,源自于我大学室友,他当时考研前后复习10个月,但是,数学才考27分,试卷和我都是数一。大家没看错,比我这个裸考的还低了8分。那会我知道他成绩后,就调侃他说,你考研考个毛啊,我不复习都比你高,他听后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调侃归调侃,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初他考研复习时激情澎湃,豪言壮语,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但最终结果确如此惨淡。就这个问题,楼主我在深度思考后,最终写出了那篇文章。希望那篇老帖也可以帮到各位。
至于考公方面,很多人都还有很错误的认识,说什么考公务员要关系,没有关系根本考不上等等。楼主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我参加了两次公务员考试,两次都进面试,一次面试第一,一次面试第二,笔试和面试过程无任何猫腻,能倚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
我在这里就跟大家详细解读下,为什么公考没有任何操作空间。笔试就不用我多说了,各种屏蔽还有监考人员来回巡查,一旦发现作弊是要ZL的。面试以我第一次公考为例,我面试的时间安排在下午,地点就在市委党校。下午一共面试4个岗位,安排4间考场。每个考场7个考官,一共是28名考官。考官他们都是来自本省其他7个地市,没一个是本地的,一个市来4名。每一轮面试,来自同一个市的考官都要进行随机抽签进行考场分配,确保他们都分到不同的考场,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考场的7个考官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上午的面试结束后,下午考官又要重新抽签来确定分到哪个考场,所以每一轮面试的考官组合都是随机的,所以哪个考官去哪个考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除了考官,考生去哪个考场也要抽签,当天下午4个岗位,由每个岗位笔试第一名来进行抽签,这抽签的人都是凭借实力获得抽签资格的,不存在特定安排。4个岗位确定考场后,每个岗位的考生也对面试的顺序进行抽签。所以那些说面试有猫腻的打脸不?如果有人想在面试中想歪点子,那么,考生和面试官能在一个考场碰头的概率大概是65000分之1,如果觉得这都可以弄歪点子,不如去炒股靠谱的多。而且每个过程和关键点位,都有WJ战士把守,所以不要想歪点子,一旦他们发现异常,就会把你就地制服,所以安心备考才是王道。
本来打算随便写写,没想到也写了这么多。所以在现阶段,大家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硬指标。最后,无论大家本科毕业选择的是考公还是考研,都希望大家取得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帖子中写道,我放弃考研,考了公务员,其中的评论有有褒也有贬。对于以上种种,正面的评价,我是表示感谢;负面评价我也予以理解。有吧友看完帖子后觉得受到了刺激,就不停喷我,说我胆小懦弱,临阵退缩,惧怕挑战,不敢考研还跑到贴吧里面发帖刷存在感等等,对这些,我也是一笑而过;也有吧友看完后,瞬间茅塞顿开,最终考上满意的学校,几年后还到帖子下面回复表示感谢。
其实关于大学本科毕业后,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现阶段考研名师张某峰也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解读过,考研只是学历上的提升,不等同于就业,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面临就业的问题,而考公解决的是就业,是一份工作。读完研究生三年后和本科毕业直接考上公务员那个更好,这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楼主我而言,考公对我来说更合适,现在9年过去了,也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至于当初为何放弃考研后选择考公,其中有一小段插曲。楼主我是09级三本机械专业,对于考研来说实在没把握考上好学校,所以直接放弃。楼主我放弃考研后,一门心思扑在一个项目上,后来也是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算是有了结果。楼主我也是以这个项目作为自己简历中的一个亮点去找工作 ,当时工作也是找到了,就等年后去公司报道。当年我们学校对考研的学生有一个政策,就是只要考研的学生每一门都去考了,那么,考研报名费就全额报销。我当时知道这个政策后,心想,反正工作找到了,也没其他事情,不如就报个名考个“裸”研玩玩,费用也不用自己出,也就花两天时间,其他事也不耽误,所以就愉快的决定了。考研当天很冷,我因为录节目熬了一个通宵没睡,楼主我在考第一门政治的时候差点睡着了,不过好在准备了姜片,不然就糗大了。在考完政治后我感觉居然还可以,因为平时我也比较关注时事,而且那时也一直在研读《西方美学史》,所以感觉40分还是没问题的。四门全部考完后,楼主我就收拾东西回家了,准备过完年后再去公司报道。但是,在我回家后,家人都在劝我考公务员,不要去公司上班,只是那会楼主我态度还比较坚决,所以跟家里人也闹得不怎么愉快。后来一个契机,才让事态有了转机,这个契机就是考研成绩出来了。那会查询分数是用手机查询,费用1元,楼主我的考研成绩为政治46,数学35,英语33,专业6,总成绩为120。当年政治国家线是40分,英语是35分,我居然在纯裸考状态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楼主我也是比较满意,特别是政治,还过了国家线,让我暗自窃喜。这时,我大脑里面在寻思,我裸考政治都能过线,看来我的政治素养还是不错,干脆就考个公务员试试,也不算亏(多年后,考研名师张某峰说政治考研40分以下的几乎不可能,我这就是裸考正常分数,当然,这是后话)。决定下来后,爸妈还奇怪我怎么就想通了,随后就开始了“苦行僧”般的复习模式。由于我复习较晚,所以每天的练习量很大,一度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应届报考的是老家市里面公务员,虽然进面,也取得面试第一的成绩,但笔试还是差得多了点,最终无缘。不过,在几个月后的考试中,我顺利进面,虽然笔试没有入小围,但是面试依然稳如老狗,取得第二的成绩,实现翻盘,最后顺利入职,几年前也被提拔,现副科实职干部。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说,我考公就考公,还在考研吧发什么文章刷存在感,我9年前那篇帖子也有人这样说。但是,我发帖子,纯粹就是想让大家少走弯路。9年前我发帖子的动机,源自于我大学室友,他当时考研前后复习10个月,但是,数学才考27分,试卷和我都是数一。大家没看错,比我这个裸考的还低了8分。那会我知道他成绩后,就调侃他说,你考研考个毛啊,我不复习都比你高,他听后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调侃归调侃,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初他考研复习时激情澎湃,豪言壮语,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但最终结果确如此惨淡。就这个问题,楼主我在深度思考后,最终写出了那篇文章。希望那篇老帖也可以帮到各位。
至于考公方面,很多人都还有很错误的认识,说什么考公务员要关系,没有关系根本考不上等等。楼主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我参加了两次公务员考试,两次都进面试,一次面试第一,一次面试第二,笔试和面试过程无任何猫腻,能倚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
我在这里就跟大家详细解读下,为什么公考没有任何操作空间。笔试就不用我多说了,各种屏蔽还有监考人员来回巡查,一旦发现作弊是要ZL的。面试以我第一次公考为例,我面试的时间安排在下午,地点就在市委党校。下午一共面试4个岗位,安排4间考场。每个考场7个考官,一共是28名考官。考官他们都是来自本省其他7个地市,没一个是本地的,一个市来4名。每一轮面试,来自同一个市的考官都要进行随机抽签进行考场分配,确保他们都分到不同的考场,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考场的7个考官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上午的面试结束后,下午考官又要重新抽签来确定分到哪个考场,所以每一轮面试的考官组合都是随机的,所以哪个考官去哪个考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除了考官,考生去哪个考场也要抽签,当天下午4个岗位,由每个岗位笔试第一名来进行抽签,这抽签的人都是凭借实力获得抽签资格的,不存在特定安排。4个岗位确定考场后,每个岗位的考生也对面试的顺序进行抽签。所以那些说面试有猫腻的打脸不?如果有人想在面试中想歪点子,那么,考生和面试官能在一个考场碰头的概率大概是65000分之1,如果觉得这都可以弄歪点子,不如去炒股靠谱的多。而且每个过程和关键点位,都有WJ战士把守,所以不要想歪点子,一旦他们发现异常,就会把你就地制服,所以安心备考才是王道。
本来打算随便写写,没想到也写了这么多。所以在现阶段,大家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硬指标。最后,无论大家本科毕业选择的是考公还是考研,都希望大家取得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