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草庐吧 关注:2贴子:189
  • 4回复贴,共1

【古典文学】古文观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1-27 02:54回复
    昏君的共同点就是分不清敌友。对敌人仁慈,对忠臣猜忌。该干什么不干什么。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27 02:55
    回复
      其实隐居淡泊名利和出山实现理想并不矛盾,本质都是忠于自我。如果君王的主张违背自己的意志,那宁可隐居也不要封禄。如果说找到了实现抱负的所在,就出山做一番大事。这都是忠于理想的表现。不能说隐居就是酸腐书呆子。反而是坐在一个自己并不认可的位子上,理想与行为不统一,还用各种借口来麻痹自己,才是不可取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12-06 01:27
      回复
        秦国变法以前,各诸侯国都是以道德来约束行为和处理各国间的关系。所以说春秋时的“义”有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小国谴责大国的不义之举时可以理直气壮,而理亏的大国也往往会遵守。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12-15 09:55
        回复
          秦国对其他国家的霸凌和背信弃义,也是一种权力的表达,因为它知道得罪了这些国家,也没什么代价。
          即便是声讨,这些国家也不得不尽量客气。
          各国都不耻于秦国的所做所为,但最后统一的还是秦。
          可笑的是这样的统一却没有维持多久,其实它早就埋下了恶果。
          真是天网恢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2-23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