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17,898贴子:17,168,720

一篇迟到的帖子,「Fitear DC」,「Fitear DC Ti」超详细评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久不见,因为受到疫情和中野耳机祭的这几年暂时停办的影响,遥想上次发帖好像还是上次。言归正传,这次久违想写点东西不为别的,正是憋了很久很久很久的Fitear DC 以及Fitear DC Ti (之后简称DC和DCTi)的评测。除了阐述两款耳机各自的声音特色外,本文将重点放在这两款“DC”的声音对比和各自的线材搭配上。帖子很长,要写的东西很多,按照惯例这里放上目录,方便各位阅读。
0.关于评测的环境
1.两款“DC”的购买契机以及简单介绍
2 Fitear DC 的声音走向
3 Fitear DC Ti 的声音走向
4不同配线下两款“DC”的声音变化
5前端搭配,DC Ti真的那么难推嘛?
6总结


IP属地:日本1楼2023-11-20 11:44回复
    0关于评测的环境
    这两年楼主因为各种原因在随身上的投入变得相对较少,特别是前端,硬件水平仍然维持在三代前的艾利和的SP1000,所以这次的听感主要来自于它和“上古神器”D1。当然SP1000之后的旗舰播放器搭配着两款耳机的听感也会在第五部分『前端搭配,DC Ti真的那么难推嘛?』里面有提及。
    试听线材全部使用楼主自制的特调线α4ep的8芯版本。
    两款耳机都是楼主自己的私模。


    IP属地:日本2楼2023-11-20 11:47
    回复
      1.两款“DC”的购买契机以及简单介绍
      众所周知,和之前Fitear先出泰坦后出塑料版的Air2 的顺序相反,塑料版的DC是先于钛合金版的DC Ti推出的,楼主作为DC第一批的内测用户在2019年7月末就已经拿到了DC(正式推出应该是半年以后的20年上半年),而DC Ti到手时已经到了2021年的11月底。两个耳机到手以后都听了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对于它们的的声音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按照Fitear的一贯操作,对于耳机的内部构成一般是不公开的,所以从官方渠道我们对于这两款耳机的内部结构是无从得知。但是鉴于这两款耳机已经出了很长时间,加之网上又或者是须山本人或多或少都透露了一些细节来看,DC和DCTi应该是采用了同向布置的双动圈和静电单元的混合耳机。双动圈负责全频段,辅以静电的高频和极高频。
      购买DC的契机非常简单,高情商的说法是因为楼主想要一副,中频更加接近Fitear传统调音风格(222,334,335)的杂食塞。低情商的说法就是Air 2 和 泰坦已经听腻了,想买个新玩具听听。而从DC升级到DC Ti更是因为个人对于钛合金(ck100之类的)的一些执念在作祟。
      外观不必介绍,网图已经很多很多了,可以看出虽然是同一个人的私模,钛版的DC Ti也比DC 厚上很多。面板从泰坦的光面换回了Fitear传统的磨砂面,终于不怕面板上的小划痕了。



      IP属地:日本3楼2023-11-20 11:50
      收起回复
        2 Fitear DC 的声音走向
        整体走向:强调中低频,声音包裹感强的全能水桶形耳机。
        低频:
        低频的能量很大,对比Air和Air2下潜比较深,回弹快但相对泰坦和DC Ti较慢一些,圈味很足。低频的密度和凝聚度都很高,使DC的声场呈现一种相对较小(只是相对于泰坦和DC Ti这种声场怪物而言的,对比普通耳机仍然属于大的一类)但包围感极强的听感。相对的,对于听惯了开放耳机,或者是泰坦和DC Ti的朋友来说,会觉得DC的声场相对有些小有些紧了。
        这里指出一点,很多朋友反映的DC声音软糊,甚至遮住中高频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试听公模的导音管截面有限导致三频挤在一起很难受。第二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原线012非常的拉胯,搭配α4ep-8的DC三频分得很开,低频不会遮住中高频。
        中频:
        DC的中频绝对是三频中最值得让人玩味的频段了,甚至是在对比钛版的DC Ti来说都是完全不虚的(个人更喜欢DC的人声)。中频温暖贴耳,要厚度有厚度,要感情有感情,怎么说呢,有一种让楼主感觉在用334的感觉,是楼主喜欢的那种Fitear传统调音风格的中频。甚至说DC是圈静版的334都不为过吧。喜欢334或者335的朋友估计对于DC这样的调音风格是没法抵抗的吧。
        高频:
        三频中最不出彩的部分,特别是012下高频会被被其他频段给遮盖掉导致压根听不出什么延伸甚至感觉很暗。α4ep-8下因为声场被撑开会让原本被遮住的高频被释放出来,高频虽然在亮度上面远不如泰坦和Air2那样突出,但是对比动铁单元静电的高频更加细腻,且会听到更多从前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IP属地:日本4楼2023-11-20 11:52
        回复
          总结:
          DC因为讨喜的三频分布让和祖传的优秀衔接让其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桶杂食塞,原线下中频的人声是亮点,低频和高频的问题也能够通过配线解决,楼主觉得完全体的DC完全可与α49搭配下的334相比肩。


          IP属地:日本5楼2023-11-20 11:52
          回复
            3 Fitear DC Ti 的声音走向
            整体走向:比起DC ,更高素质,更加宽松,更加舒服的流行利器。
            低频:
            可能因为是钛合金腔体的关系吧,DC Ti对比DC,泰坦对比Air2的低频量都得到了提升,量感变大是只一部分,重要的是低频的回弹,下潜,能量分布等各个方面是完全优于dc的,甚至在搭配012这种漆包线的时候就已经很好听了。低频的提升导致了DC Ti声音的两个优势,第一个是硕大的声场(我的搭配下甚至是大于泰坦的),让三频在声场中的分布变得更加合理,而且不仅仅是横向,纵向的衍生也变得更大。打个比方,用DC听歌时感觉声音像在一个房间内听音响的感觉,而听DC Ti更像在一个开放的剧院内的感觉。第二个优势就是让高频的延伸被更好的释放出来。
            中频:
            中频的分布保持了DC的风格,温暖,有厚度的声音。但是因为上述低频导致的声场变化,使中频的人声的纵向延伸变好了很多,换句话说就是宽松了很多。对此,我个人是很乐见其成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比DC,DC Ti的人声会没有那么贴耳(虽然在绝对值上它还是很贴耳的),且人声特别是比较年轻的女声会稍稍感觉成熟一点。对于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高频:
            DC Ti对比DC最明显的提升其实正是高频(α4ep-8下),高频在声场中的分布变得清晰且正确,很多DC 上听不到的高频细节在DC Ti上都纤毫毕现。可以说正是DC Ti才让我体验到了声扬这颗静电单元的可怕解析和素质。 对比泰坦和Air2那种通透且亮的高频来说,DC Ti的高频虽然没有那么华丽,但是在整体流行调音的定位下显得更加合适,不会喧宾夺主但也不可忽视。


            IP属地:日本6楼2023-11-20 11:52
            回复
              总结:
              DC Ti在耳机本体层面上改进了DC的一些特征,对于喜欢大声场,高素质,宽松听感人声塞的人来说是一个流行利器。
              楼主认为,DC和DC Ti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也不意味着钛版的DC Ti就一定比DC 高级,它俩更像是须山对于如何打造出色的流行混合单元耳机的两种诠释罢了(不出意外之后DC 会有其他的腔体材质版本)。


              IP属地:日本7楼2023-11-20 11:53
              回复
                4 不同配线下两款“DC”的声音变化
                作为Fitear的耳机,DC和DC Ti最绕不开自然是线材的搭配问题。首先还是说说这俩的原装线吧,DC的原装线是012欧亚德线基,关于它的介绍,我只放一张图在这里其他应该什么都不用说了吧。

                012中使用的导体102ssc从它开始贩卖开始楼主就一直有在关注,也买了不少线基回来做实验,在导体截面积比较合适的情况下,整体相对均衡,音染较少,三频里中频相对突出,低频量大回弹慢,高频齿音比较多。作为原装线的012基本承袭了102ssc的听感,但是因为过于小的导体截面积导致搭配DC和DC Ti这样的高素质耳机时会显得头重脚轻,糊成一片。加上试听公模那小小的导音孔后发出的声音,只能说堪称灾难了。


                IP属地:日本8楼2023-11-20 11:56
                回复
                  009aqua
                  这条线日本和国内一样,都是首发的时候搭配DC Ti限定开卖的,日本这边当时DC Ti裸塞卖38w日元,加上线后是46w日元,参考它的声音只能说是比较信仰的一根线了。因为一些背后的py交易,楼主其实早在19年7月(对,甚至早于私模DC)就已经拿到了这跟线,当时搭配对比012确实是相当惊艳的。素质很高,三频均衡,声场很大,水桶的DC 加上这跟水桶的009aqua让人觉得DC甚至会变得有点淡。这个特点后来也导致了须山一直在使用009aqua来开发/测试耳机。
                  最后,虽然名字里有009但这和幻之线的“009”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也不存在任何承接关系哦。


                  IP属地:日本9楼2023-11-20 12:02
                  回复
                    α4eplus(简称α4ep)
                    α4ep是楼主为DC 和DC Ti声音上的痛点开发出来的特调线,从2020年开始,这跟线经过了几个版本的迭代后现在已经趋近于完美(吧里应该有不少大佬已经用上了)。这边简单介绍一下,α4ep开发的初衷是为了在保证中频人声的厚度贴耳度的前提下,解决DC和DC Ti原线下三频过于拥挤,低频偶尔会遮住中频导致耳机整体有些糊的问题的。最后除了完美的解决了上述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升了声场和高频的延伸。
                    α4ep声音的走向是在保证DC 和DC Ti三频的分布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把原线下有点过于肥的低频部分加强下潜和回弹。同时让中频人声更加貼耳和厚一些,高频的延伸增加且通透,整体声场整体会比原线撑大一整圈,耳机整体的素质也会提升。

                    年初的耳机祭上拿到了α4ep-8的须山老贼和楼主的合影。


                    IP属地:日本10楼2023-11-20 12:06
                    收起回复
                      5前端搭配,DC Ti真的那么难推嘛?
                      DC 和DC Ti这两个耳机对于前端的要求可以说既高又不高,说它要求高是因为这家伙的上限极高,线材给到16芯都喂不饱(这里特指DC Ti),签单需要很大的推力和控制力才能够推到极致,而且还很吃搭配不是说任何一个力大砖飞的前端都会好听的(某些国砖上会很难听)。
                      说它不高是因为它的下限也很高,楼主的SPK这种小身板配上去也能推得像模像样,甚至是用手机配个小尾巴出的声音也能够接受,DC 和DC Ti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很好的继承了334家族的优良传统了。不会翻车的搭配其实就是须山用啥就用啥,艾利和历代旗舰,金砖的4.4(高增益)都是好的选择,随身放的话楼主个人推荐masskobo的404,428之类的。


                      IP属地:日本11楼2023-11-20 12:06
                      回复
                        6总结
                        这几年楼主随身的烧已经退得差不多了,这其中除了个人精力的原因以外,可以说和买了DC ,DC Ti这两个水桶塞也脱不开干系。特别是DC Ti,Fitear祖传的中毒中频,辅以宽松自然高素质,每当在楼主试听新塞子的时候似乎都会说服自己冷静下来。


                        IP属地:日本12楼2023-11-20 12:08
                        回复
                          前排支持宇豪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11-20 16:33
                          收起回复
                            羡慕


                            IP属地:广东14楼2023-11-20 16:36
                            回复
                              羡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1-20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