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伟吧 关注:35贴子:975
  • 12回复贴,共1

云玩家的后玄蝶时代杂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退杀快一年了,但在一年里还对三国杀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关注。在这段时间里,逐渐意识到一些之前想明白了但没写出来的东西和想到了但没想太明白的东西,所以在个吧开个贴随便写写。在杀吧暂时是没脸发帖了(挖了个大坑然后tj,而且近期不打算补全),在个吧写的会比较简略,毕竟受众差距很大。


IP属地:北京1楼2023-11-12 21:49回复
    暂定目录:
    1.我
    2.凉企
    3.玄蝶
    4-n.其他


    IP属地:北京2楼2023-11-12 21:51
    回复
      1.我
      我把三国杀当一门科学看。具体来说,打牌相当于做实验,基础思考相当于做理论,水群写文做表相当于发论文。对大多数做学术的人来说,做实验是个苦差事,之所以要做只是为了后两步,而不是实验本身有什么乐趣。对标到三国杀上,就是打牌本身并无乐趣可言,乐趣在于空想、水群、水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无论游戏热情高低我打牌都不多,而写的东西却不少,装高手装的还算成功。当然如果认为游戏理解算一种“高”的话,我勉强还是称得上高手的,也不算装。


      IP属地:北京3楼2023-11-12 21:58
      回复
        上面这一点往大了说,就是我重结果而轻过程,这在相当多的其他场合都有体现。一个不喜欢玩游戏本身,而只把游玩过程视为一种苦修的人,很难长期维持对具体游戏的热情,所以我炉石和三国杀都没坚持下去,此外时长更短的例子还有dota1、尖塔和缺氧。相反坚持下来比较好的例子是野吹和王泪,找900/1000个呀哈哈的过程无疑是极枯燥的,但因为存在一个明确的、一定能达到的全收集目标,所以我撑了下来并觉得过程值得。
        多说一句b话,相当多的所谓神作给我的体验真的不如把我气破防了的原神,原神虽然有很极端的缺点,但也至少有些东西我真心喜欢(不止烧鸡)。


        IP属地:北京4楼2023-11-12 22:09
        回复
          我玩三国杀最主要的追求是:寻求某种方法,在尽可能少的游戏时长/经济成本下,能够欺负尽可能多的人。这个追求谈不上高尚,研究虐菜肯定难登大雅;不过我也确实是个很low的人,只能说这想法配得上我。在这一点上(曾经)和我相似的人我大概能想到火树、sq、爱爱猫人人——虽然这三人中的任意一个恐怕都不想和另两个并列,但我认为这个并列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要骂就骂我吧。


          IP属地:北京5楼2023-11-12 22:19
          回复
            我曾经把三国杀玩家的能力用归纳和演绎两个维度描述,但现在觉得这个分法不好,因为归纳的层次千差万别,深层次的归纳已经接近于“游戏理解”范畴。现在换个坐标系:算力和算法。算力指在牌局内部处理基础操作的能力,比如考虑一把牌按某种牌序使用的后果;算法指在牌局外建构理论框架的能力,比如建构收益论。
            想要少花时间就能赢,不能靠提算力,因为算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对局训练,直至对各种常见情形都形成条件反射,冰封同时打5局三国杀接近了算力极端。那么留给我的路只剩算法了,算法的建构吃一点天赋,好在我这方面的天赋还可以,至少够研究彩笔,于是靠着欺负彩笔勉勉强强混过了三国杀的这几年。


            IP属地:北京6楼2023-11-12 22:28
            回复
              第一部分完,留一楼备用


              IP属地:北京7楼2023-11-12 22:29
              回复
                2.凉企
                司少在隔壁贴子说要玩好军八不能只玩军八,至少要2-3个模式有研究——这是对的,但不止于此。更高一级的说法是,要玩好三国杀不能只打牌,而必须要对三国杀这个游戏有整体的了解,包括凉企如何运营、如何精策和白嫖、三国杀玩家的用户画像如何。我在包括自己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印证了这一点,重度玩家之所以重度绝不仅限于充钱多打牌多,本质是为这个游戏投入的热情多(当然还得有点智商不然瞎忙活)。


                IP属地:北京8楼2023-11-12 22:34
                回复
                  三国杀这个游戏的根本矛盾是:简单拟定的桌游规则和长期线上化运营的矛盾。
                  这个矛盾不难理解。三国杀最初火起来的模式是身份场和国战,这两个模式都是为桌游设计的。桌游追求的是一桌子玩家在一起玩的开心,受众主要是不太在意胜负的轻度玩家,因此这两个模式的阵营不对称和暗身份都可以被容忍,甚至成为了一种欢乐的来源。但是现在三国杀是网游了,随着交互减弱、用户黏性增加,玩家必然会逐渐熟悉游戏机制并愿意追求胜利。这样一来旧有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打军八多数人不喜欢玩内、国战多数人不喜欢弱国,暗身份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底层规则不适合了。凉企为了改变这一点,推出了一些更适合线上化的模式,比如22和斗地主。这些模式比军八国战的表现要好一些,但也谈不上特别好,因为除了阵营还有别的问题,比如牌堆多少年来还是军争但是积重难返不好改了。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线上运营要赚钱,就得出新将,新将要吸引人买就得强和好玩,但是三国杀这个基于桌游的粗糙架子不太好做出不强还好玩的将,所以强就成了最主要指标。武将强度越来越强也让底层规则受不住了,这个可以参见我之前写的规则和将池的冲突。需要补充的另一方面是牌堆也撑不住了,连弩和乐这两张牌显然没考虑有朝一日会出武陆逊这样的将。


                  IP属地:北京9楼2023-11-12 23:00
                  回复
                    直到天牢令事件之前,刘信毅都还算是对玩家不错的策划,不仅在于他的政策还算亲民,也在于他真的愿意亲自听取玩家的意见。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被认为对玩家不友好的杨人宁时期的ol赚钱更多。这其中大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杀批真的够孝被割狠了也是边骂边充,二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杨人宁真的讨好了更多人。我越来越倾向于后者。虽然常说贴吧水平不行,但已经是三国杀最高水平公开论坛了,主流声音无疑是倾向于相对重度的玩家的(哪怕不是特别重度),那些天天挨骂的标风狗/君督笨/校尉在贴吧是没有人权的。这些人虽然充钱不多,但提供了宝贵的日活,激励了有付费欲望的玩家充钱。除他们之外也有些付费玩家在游戏的研究上也很轻度。


                    IP属地:北京10楼2023-11-12 23:09
                    回复
                      杨人宁对三国杀的一大贡献是逼走了我。
                      我就是凉企和彩笔眼里的眼中之钉。我自己不怎么充钱,开始时还充一点,后来专门玩别人号;我从不劝人氪金而只教白嫖精策,鲜明反对为不能赢的东西付费比如皮肤;我打牌奔着虐菜去,军八蹲坑国战上车22组队,割韭菜用张让袁绍嫌不稳,非要把把潘戏冯袁,轻度玩家在我手下不仅赢不了还输得挫败且墨迹;我不仅自己虐菜还水群水贴教别人一起虐菜,恨不得把鱼塘炸翻;凉企后来开的炸鱼程度不够高的模式我大多不碰,死守着军八国战22自由三个能极限关将的模式——凉企恨不得我这种人赶快去世,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许多人的痛苦之上。
                      凉企(大部分是杨人宁时期做的但不全是,所以用凉企指称)做了什么呢?开22排位并加入类似勇者积分的机制让轻度玩家能上分,吸引自由场玩家进入排位;引入官阶机制和相应的官阶匹配避免重氪号过度欺负低氪;排位划定平衡不同阶级矛盾的将池,来回轮换避免少数头部武将地位过高;两个极限关将模式都不再极限,极端想赢的行为不被鼓励了。这些行为称得上聪明,送穷哥们道具富哥们会不满,暗改才能不引起富哥们反感、维持虚荣并让穷哥们有的玩,顺便把我这种害虫清理了。


                      IP属地:北京12楼2023-11-12 23:28
                      收起回复
                        第二部分完,其实能说的还有更多,但不想展开了,有心情了事后补充


                        IP属地:北京13楼2023-11-12 2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