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吧 关注:7,927贴子:120,352
  • 0回复贴,共1

李存勖和契丹的幽州之战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存勖和契丹的幽州之战是一场被抖音和自媒体史学家们反复吹嘘的战役,声言“后唐方面,以七万步骑混合旅,夤夜急行军,在幽州城外,进行强强对决,最终大破契丹三十万之众”,足以证明"五代武德充沛"能够随便吊打契丹军.可真相真的是如此么。
公元917年,晋军将领卢国用叛入契丹,引契丹军南下,晋军名将周德威率先接战,几乎全军覆没。按《辽史》记载辽军攻幽州,“周德威以幽、并、镇、定、魏五州之兵拒于居庸关之西,合战于新州东,大破之,斩首三万馀级”,薛史记载同样印证了晋军惨败“命周德威率兵三万攻之,营于城东。俄而文进引契丹大至,德威拔营而归,契丹追蹑,师徒多丧”,周德威几乎全军覆没后被围困于幽州城内,李存勖则开始组织救援。然而对于幽州救援战,双方的记载却差异很大,中原方面的史料极尽渲染所谓晋军以少胜多的武功,阿保机亲领的契丹军主力三十万不堪一击,“契丹人马死伤塞路......契丹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去,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兵追之,俘斩万计。”然而《辽史》的记载却否认了契丹军主力的失利,认为阿保机已经率主力在六月撤退,不过是曷鲁、卢国用的一支留守偏师在劣势兵力情况下的撤退,“围幽州,不克。六月乙巳,望城中有气如烟火状,上曰:“未可攻也。”以大暑霖潦,班师。留曷鲁、卢国用守之......秋八月,李存勖遣李嗣源等救幽州,曷鲁等以兵少而还”那么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其实就这个事件而言, 《辽史》记载是最接近事实的,下面做一下分析。
首先,《辽史》记载“大暑霖潦,班师。留曷鲁、卢国用守之”,契丹军因为气候炎热,加上不断下雨,所以只能主力撤军。对照《册府元龟》:“帝与李存审帅师同讨,自易州北山而行,诘旦微雨,诸将惧雨淋潦,帝祝曰:彼苍垂国难终平,敢希浃旬早得晴朗,俄而开霁众心咸悦”,从双方记载看,至少在当时的天气气候上,《辽史》记载并没有说谎,确实是很不利于作战,所以阿保机因为暑雨撤军并非是空穴来风。
其次,契丹军主力确实已经撤走,从周德威的求援信内容是可以看到蛛丝马迹的。《册府元龟》记载:“周德威遣人密书告於明宗,言契丹约三十万人,马牛不知其数,贼以羊马为资,近闻所食数已大半,阿保机谴让卢文进,已悔其来,契丹胜兵散布射猎,保机帐前不满万人,宜夜出奇兵掩其不备,明宗具其事闻。”这封信里,虽然周德威极力渲染契丹军有三十万,以显示自己的危险处境,但是他最后还是点出了真相,因为军粮不够,契丹军已经解散,“保机帐前不满万人”,当然周德威所不知道的是其实阿保机已经走了。所以真相是契丹大军已经撤走了,只留下了一个万骑队。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整个作战过程。众所周知,契丹利于骑兵在平原作战,正如晋军将领李存审说的“契丹合战,唯使骑军弓良矢劲,其锋难敌,我师合战唯使步兵。若於平原广野之中卒遇其众彼。若以骑军十万驰突我师,欲战不能,退则被逐则我属无遗类矣。”,然而契丹军作战的举动令人大跌眼镜,"每至谷口,契丹辄邀之,嗣源父子力战,乃得进。至山口,契丹以万馀骑遮其前"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看到契丹军举动反常,契丹没有选择容易包抄和侧击在"平原广野"交战,而是在不利于骑兵展开的山口,谷口这些地方进行狙击,这往往是军队数量上较弱的一方的举动,可见契丹军兵力才是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
八月二十三日,晋军快要离开大房山区,在最后一个山口“契丹以万馀骑遮其前”,两军开战,晋军将领李嗣源"三入其陈,斩契丹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契丹兵却,晋兵始得出",对于这一段有人提出, 契丹军万骑只是前锋, 因为三十万大军还呆在幽州列阵以待,然而这种论述其实并不符合战争的逻辑。 我们回顾一下契丹和后唐整个交战过程,按照《资治通鉴》记载"李嗣源与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前锋,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遇。契丹惊却,晋兵翼而随之,契丹行山上,晋兵行涧下,每至谷口,契丹辄邀之."之后,离开山区,契丹万骑来战,"至山口,契丹以万馀骑遮其前",最后,解围幽州,"至幽州,契丹列陈待之"。按照薛史记载是"循大房岭而东,距幽州六十里。契丹万骑遽至,存审、嗣源极力以拒之,契丹大败,委弃毳幕、毡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资治通鉴》和薛史区别在于,资治通鉴记录的是晋军和契丹还在房山山区里,在距离幽州六十里处相遇;而薛史似乎给人印象是晋军要离开山区了,此时距离幽州六十里,遇到了契丹的万骑队。然而细看薛史,其记载极为简略,把前前后后所有的战况放在一起总述,显然《资治通鉴》是更为详尽的真相。因此两军最初相遇是在山里,同时距离幽州六十里,然后辽军走山上,晋军沿着河道走山下,走了一段路,快要离开山区时,契丹军一个万骑队前来狙击。从房山岭经过鲁家滩东行离开山区进入平原,这时距离幽州(今北京广安门外)只有40余里,这对于骑兵而言是顷刻之间的距离, 契丹既然有三十万大军,加之幽州城内周德威早就精锐全灭,契丹又何必只分出一个万骑队赴战呢?而在万骑队作战不力时也没有任何进行有力的支援,反而是要等在幽州列阵呢?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其实40多里的范围,如果契丹军真是三十万骑兵,那早就把这点地方给铺满了,军阵早就能从谷口摆到幽州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在幽州列阵。
再有八月二十三日晋军出山口,当天就解围幽州了,次日入城.而交战记录的细节来看"流矢蔽日","燃草而进,烟尘蔽天",这些情节是白天才有的,所以幽州解围白天就结束了战斗,整个出谷口到幽州半天都不到,而这个距离不要说战斗,就是步兵行军都要花上一天,而且晋军并没有急行军而是结寨推进“李存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止则成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契丹军实际并没有什么主力决战,就是一只万骑队进行骚扰和进行有限的会战而已。所以事实的真相是借机大肆渲染自己以少胜多,大破契丹,实际不过是击退了一只契丹的留守部队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晋军大破契丹!
再扯开了讲,契丹军三十万也是周德威胡扯的数字, 阿保机整个契丹军真实数字可能也就是三万骑,为何这么说呢?我们看下《辽史》淳钦皇后述律氏传记——吴主李掞献猛火油,以水沃之愈炽。太祖选三万骑以攻幽州,后曰:“岂有试油而攻人国者?”《资治通鉴》也有此事记载,时间实在幽州南征前夕,虽当时未能即时出兵,但我们可以看到阿保机计划是出动三万骑兵南下,这才是契丹军后来南征真正兵力。试想如果契丹真是三十万大军,周德威岂有胆量用三万军去迎战?所以周德威和辽军应该是三万对三万的较量,之后周德威全军覆没,辽军围城,到了六月阿保机撤走,只留下了一个万骑队给曷鲁,援救的晋军以七万援兵北上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曷鲁象征性抵抗了一番后就撤退了,所谓的晋军大胜水分十足。


IP属地:上海1楼2023-11-10 22:48回复
    momo1132、av0083507、水印申蓝.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