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兰吧 关注:6,984贴子:222,890

总督泰拉VS真正泰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位可是重量级的老熟人啊。
那么,这位笔下连普丹战争的人类都无法抵挡的泰拉跟我们拉特兰的泰拉比起来又会谁胜谁负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1-01 19:03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1-01 19:03
    回复
      2025-11-20 11:36: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01 19:0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1-01 19:04
        回复
          后随便出几个角色就能打爆前,前的泰拉里人均弱者二鬼子,见了德佬就要投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01 19:14
          收起回复
            寒檀密录,寒檀看到三个内卫自杀后残留的国度直接被秒杀,萨米出手救下来,建议先能看到国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1-01 20:32
            回复
              普丹战争时期的地球……估计很难过一支陆行舰舰队,先皇时期的乌萨斯估计可以直接打穿那时候的地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1-01 22:08
              收起回复
                普丹战争(英语:Danish-Prussian War;或称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在德国称为德丹战争(德语:Deutsch-Dänischer Krieg),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丹麦语:Krigen i 1864),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跟第一次冲突一样,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冲突的导火索,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联军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1-01 22:12
                回复
                  2025-11-20 11:30: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864年可是字面意义上的全方面不如泰拉,就拿飞艇举个例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01 22:14
                  回复
                    在生产发明了气球之后,人们马上就想方设法推进和驾驶气球。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罗伯特兄弟认为,飞艇在空中飞行和鱼在水中游动差不多,因此,把它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这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2米的框子上制成的。1784年7月6日进行试飞,当气囊充满氢气后,飞艇冉冉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降低,囊内氢气膨胀,气囊越胀越大,眼看就要胀破,这可把罗伯特兄弟吓坏了,他们赶紧用小刀把气囊刺了一个小孔,才使飞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1-01 22:17
                    回复
                      这次试验启示人们,应当在气囊上留一个放气阀门。2个月后,兄弟俩又对飞艇进行了改装,做了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由7个人划桨作动力,飞行了7个小时,但只飞了几公里。虽然飞行速度很慢,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艘有动力的飞艇。1872年,法国人特·罗姆制成了一艘用螺旋桨代替划桨的人力飞艇。飞艇长36米,最大直径15米。加上吊舱,高达29米,可载8人。螺旋桨直径9米,几个人轮流转动螺旋桨,使其产生拉力,牵引飞艇前进,速度达每小时10公里,比划桨的飞艇好多了。不久之后,另一个法国人卡奴·米亚从自行车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脚踏式螺旋桨飞艇。这种单人飞艇在无风时可以短时间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6公里,比起手转螺旋桨飞艇又快了许多。但这时飞艇飞行中有一个难题还没解决,就是飞艇一升高,就要通过阀门放气,以防止气囊膨胀爆裂。但气放掉之后,就再也无法升高了。[1]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的查理教授和罗伯特兄弟于1874年制成了一种装有空气房的气球。它的形状像纺锤,与现代飞艇很相似。这种气球,外面是一个大的丝质胶囊,里面有一个小气囊,小气囊上面有一个气体阀门。外囊充氢气,使气球产生浮力升到空中,内囊用来充空气。这个小气囊就叫“空气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1-01 22:17
                      回复
                        气球在升空之前,先将“空气房”充进空气。当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将“空气房”打开,放出一部分空气。这样,外囊膨胀后,“空气房”就因受挤压而缩小,使外囊膨胀的压力有所减小,以保证气囊不致胀破。这一发明,解决了气球升空的一大难题,是飞艇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后,“空气房”很快便在所有飞艇上使用了,并一直使用至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1-01 22:18
                        回复
                          19世纪60年代,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相继发明,为飞艇动力的改进创造了条件。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为2.2千瓦的蒸汽机制造成功,并很快被应用于飞艇上。1852年,法国的齐菲尔德创造了一艘椭圆形的飞艇,长44米,最大直径13米,总升力2吨多。飞艇上安装了螺旋桨,并用这台蒸汽机作动力。9月24日,这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飞艇在巴黎郊区试飞。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飞艇升空后,蒸汽机以每分钟110转的速度,带动直径3米多的三叶螺旋桨放置前进速度达到每小时9.4公里。但由于没有考虑操纵问题。因此飞艇起飞后不能返回起飞地点着陆。[1]1884年,法国的军官路纳德和克里布又制造了一艘“法兰西”号飞艇,长51米,前部最大直径8.4米,用蓄电池供电的电动机作动力。8月9日凌晨4点,在法国科学院观察员的陪同下解缆试航。飞艇先向南飞行,然后向凡尔赛宫飞去在离开出发点4公里处返航。在高度300米处打开放气阀门排氢降落,在降落中多次前后转动,以对准着陆点。飞艇到达80米高度时,丢下缆绳由地面拉降固定。试飞历时25分钟,飞行速度最高达每小时24公里。这是人类第一艘能操纵的飞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1-01 22:18
                          回复
                            当时的飞艇就这水平(别给我说什么齐柏林,第一个齐柏林飞艇是1900年建造完毕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1-01 22:19
                            回复
                              2025-11-20 11:24: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统一前的德国,除了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巴登等这些传统工业区外,普遍还存在很多落后的农业区,全国有将近60%多的农业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和森林生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业区每年有几十万的德国人背井离乡,到国外去寻找就业机会。在普鲁士东部地区有很多以庄园为主的经济,由于这些庄园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和落后的经营方式,许多庄园主资不抵债,于是他们不断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给予财政支持。以上这些问题都表明,德国在当时仍未摆脱分散的农业国的消极影响,即便是已经存在的一些工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长期的国土分裂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严重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11-01 22: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