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可以反映肝组织内的cccDNA的水平。
我们知道,cccDNA又叫闭合、共价、环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是其英文的首字母缩写和简称。
这种cccDNA,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大本营(相当于终极大boss),是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后和肝细胞内的基因组整合而成的。由于难以清除,cccDNA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根源所在。
血液中检测到的乙肝病毒DNA,就是来自于cccDNA为模板的不断复制。
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后,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如果迅速下降或转阴,肝组织内的cccDNA水平也会明显下降,甚至检测不到。
在临床上,每个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由于乙肝表面抗原的下降速度和幅度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
有一部分人治愈,有一部分人自愈;有一部分人长期保持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有一部分人虽然病毒复制还存在,但已经达到了免疫控制的水平。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的速度和幅度,能够反映治疗的效果好坏;长期有下降趋势的患者,和乙肝病毒彻底清除有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既往检测的乙肝两对半中,乙肝表面抗原大多数是做定性的检查。定性检查的意思就是,确定这个东西是存在的,并不是知道这个物质的量有多少。
定量检查能够知道乙肝表面抗原的量,能促进我们更多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的一些实际情况。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取决于乙肝病毒复制和人体免疫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几个阶段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是不太一样的,其水平变化以及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1.处于免疫耐受期,也就是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DNA量非常高,但是肝功能又正常的一个时期,这时候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是最高的。
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清除病毒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开始下降。
3.此后,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会逐渐下降,当e抗原转为阴性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又开始明显的下降。
4.而在非活动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当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是最低的。
当乙肝病毒感染者因为各种因素引发肝炎发作的时候,特别是乙肝小三阳发作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又会开始重新升高。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能预测病情转归
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对于乙肝病毒基因型为D、B、C的小三阳患者,如果乙肝表面抗原低于1000,乙肝病毒DNA低于2000,能够强烈的预测乙肝最后的结局。D型的患者,有97%人的乙肝表面抗原会转阴,而B和C型则为74%。
对于在中国流行的B型和C型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如果≤10~100,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就比较大。
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还和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表明,同样是乙肝病毒DNA低于200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大于1000的患者和小于1000的患者发生肝炎活动、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乙肝表面抗原低于1000的患者,上述病情进展的风险要更小一些。
对于乙肝的功能性治愈问题,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也是筛选是否能够换用干扰素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以3000为界限,乙肝表面大于3000的,一般不考虑用干扰素治疗;而小于3000甚至小于1500的患者,是可以尝试在口服抗病毒药达到一定效果之后,换用长效干扰素的,有望取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也就是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结果。
因此,前面说的那位患者朋友,显然已经基本接近了临床治愈的目标。
大夫的温馨提醒
在对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的监测过程中,如果抗原水平长期、持续的下降,强烈提示乙肝自愈或者治愈的可能。
建议每隔1年或一年半检查一次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以判断病情的变化,或者,确定是否可以用长效干扰素进一步治疗,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我们知道,cccDNA又叫闭合、共价、环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是其英文的首字母缩写和简称。
这种cccDNA,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大本营(相当于终极大boss),是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后和肝细胞内的基因组整合而成的。由于难以清除,cccDNA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根源所在。
血液中检测到的乙肝病毒DNA,就是来自于cccDNA为模板的不断复制。
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后,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如果迅速下降或转阴,肝组织内的cccDNA水平也会明显下降,甚至检测不到。
在临床上,每个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由于乙肝表面抗原的下降速度和幅度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
有一部分人治愈,有一部分人自愈;有一部分人长期保持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有一部分人虽然病毒复制还存在,但已经达到了免疫控制的水平。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的速度和幅度,能够反映治疗的效果好坏;长期有下降趋势的患者,和乙肝病毒彻底清除有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既往检测的乙肝两对半中,乙肝表面抗原大多数是做定性的检查。定性检查的意思就是,确定这个东西是存在的,并不是知道这个物质的量有多少。
定量检查能够知道乙肝表面抗原的量,能促进我们更多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的一些实际情况。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取决于乙肝病毒复制和人体免疫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几个阶段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是不太一样的,其水平变化以及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1.处于免疫耐受期,也就是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DNA量非常高,但是肝功能又正常的一个时期,这时候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是最高的。
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开始清除病毒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开始下降。
3.此后,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会逐渐下降,当e抗原转为阴性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又开始明显的下降。
4.而在非活动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当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是最低的。
当乙肝病毒感染者因为各种因素引发肝炎发作的时候,特别是乙肝小三阳发作的时候,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又会开始重新升高。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能预测病情转归
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对于乙肝病毒基因型为D、B、C的小三阳患者,如果乙肝表面抗原低于1000,乙肝病毒DNA低于2000,能够强烈的预测乙肝最后的结局。D型的患者,有97%人的乙肝表面抗原会转阴,而B和C型则为74%。
对于在中国流行的B型和C型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如果≤10~100,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就比较大。
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还和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表明,同样是乙肝病毒DNA低于200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大于1000的患者和小于1000的患者发生肝炎活动、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乙肝表面抗原低于1000的患者,上述病情进展的风险要更小一些。
对于乙肝的功能性治愈问题,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也是筛选是否能够换用干扰素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以3000为界限,乙肝表面大于3000的,一般不考虑用干扰素治疗;而小于3000甚至小于1500的患者,是可以尝试在口服抗病毒药达到一定效果之后,换用长效干扰素的,有望取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也就是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结果。
因此,前面说的那位患者朋友,显然已经基本接近了临床治愈的目标。
大夫的温馨提醒
在对乙肝表面抗原水平的监测过程中,如果抗原水平长期、持续的下降,强烈提示乙肝自愈或者治愈的可能。
建议每隔1年或一年半检查一次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以判断病情的变化,或者,确定是否可以用长效干扰素进一步治疗,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