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吧吧 关注:32,932贴子:91,014
  • 5回复贴,共1

经典解读 |《六祖坛经》:其余要点汇集之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23-10-29 22:45回复



    IP属地:广东2楼2023-10-29 22:45
    回复


      IP属地:广东8楼2023-10-29 23:01
      回复
        先看“觉体”。“觉”,觉悟,亦即佛的智慧。觉悟分开讲,是佛的四种智慧;四智用一个字表达,就是“觉”。“觉体”,觉悟的本体,也就是原有的佛的智慧,也是心的本性、佛性、如来藏。之所以取如来藏这个名称,是因为它像宝藏一样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所谓证悟,就是找到如来藏,发现本来存在的心的本性——觉体。
        达摩四论以及《坛经》,为什么反复讲烦恼即菩提?贪嗔痴等烦恼,表面看来虽然不善,但其本质永远是佛性。换言之,S盗Y妄等念头的本质,与出离心、菩提心毫无二致,都是清净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表面不能突破,则烦恼永远是烦恼,无法成为智慧,我们也会继续造业受苦,不断LH。
        再看“圆明”。“圆”,圆满,形容内心深处的佛的智慧圆满、完美;“明”,光明,形容佛的智慧永远清净、光明,无有任何烦恼。我们一定要明白每个字的含义,这样才能了知《坛经》的珍贵内涵。
        “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讲的是二转F+L的空性,“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讲的则是三转F+L的佛性。可见《坛经》不仅讲空性,而且讲了佛性。佛性和空性不是两码事,而是一体的,空性是佛性的一部分,佛性也离不开空性。
        那么,佛陀为什么先讲空性后讲佛性呢?因为绝大多数人首先证悟的是“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进一步修行才能体会到“觉体圆明”,从而达到完整、圆满的证悟。但是像惠能大师等利根者,不需要经过这个过程,一下子就能大彻大悟。
        无论渐悟还是顿悟,都只是一个开始,仍然需要继续修持。其实达到“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的境界并不困难,难的是巩固境界,令其增上。因此证悟之后,必须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


        IP属地:广东13楼2023-10-29 23:17
        回复



          IP属地:广东14楼2023-10-29 23:18
          回复




            IP属地:广东15楼2023-10-29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