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0,131贴子:3,355,581

转载:二战中的战列舰和航母,谁更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简介
大多数海战都有一个目标点,要么是保护船队,要么是争夺沿海或岛屿战略要地。一些大型战役的目的即是防御这些目标点或打破封锁的,特别是像对马岛和日德兰半岛这样的战役,至少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战最常见的战斗原因是争夺一个目标点。
战列舰非常适合攻击或防御目标点,具有高持续火力和高生存能力。它们比飞机慢,只能将火力投射到近距离,但如果身处在点目标周围,这两个缺点就不那么重要了。
航母的持续火力较弱(译者注:放飞战机的能力有限,无法在一天中发起多次大规模空袭),生存能力较低,他们不太擅长攻击或防守一个目标点。他们最适合控制整片海域。不过航母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投射极高的瞬时火力。
水面舰队有时可以偷袭航母编队。这发生在挪威战役期间,又发生在萨马岛海战中。基本上在1942年日本和美国航母之间的所有战斗中,日本都试图寻求水面交战,而处于劣势的美国水面部队总是撤退。在所有这些战斗中,这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即使没有实际的水面舰队炮战发生。
航母在白天天气良好的地区有巨大优势,中太平洋就是这样一个地区。在天气恶劣的地区和夜间,战列舰则占有优势。雷达和舰载机侦察在使航母避免陷入水面战斗中至关重要,从而抵消了战列舰的许多优势。但雷达和舰载机只能帮助航母避开战列舰等水面炮战部队,但如果航母必须停留和坚守一个目标点,雷达和舰载机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2.战列舰对战航母
为了解决这航母和战列舰中,哪一个是海军舰队核心这个问题,我们在此使用了一个战列舰与航母“一对一”对抗的场景。
如果两支舰队都只是一篇海域中自由航行,没有什么特别战术目标,那么航母会赢得战斗,因为它们可以简单地呆在战列舰打击范围之外,持续打击战列舰。
更现实的情况是围绕一个目标点展开战斗。如果战列舰是防御者,那么我们就会遇到和之前一样的情况:航母将停留在战列舰打击范围之外不断发动空袭。如果航母处在防御地位,而战列舰为攻击者,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有趣的情况。
假设航母的打击范围为200-300英里,它们正在保护一个目标点——一个船队,或者一个沿海或岛屿战略要地。假设夜晚时常为10小时,战列舰可以以24节的速度接近这个目标,可以想象,战列舰可以在没有受到航母打击的情况下抵达目标。
假设航母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被部署在靠近目标的战列舰附近,要么能够以较慢的速度与目标一起撤退,那么航母将能够在战列舰到达目标之前发起1-2次空袭。
3.战斗模型
(译者注:这是本书的作者塞德兰自创的一种评估航空打击对舰队打击效果的模型,计算过程非常简单粗暴:估算每架防空战斗机击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概率,再以战斗机和敌方攻击机的数量进行叠加。如果敌方有护航战斗机,则按照敌方战斗机的数量减少己方战斗机的击落数。防空火力和回避机动将被计算为敌方攻击机的命中概率,比如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的命中率分别为5%和10%。击沉判断则由命中数量决定,比如一枚航弹和一条鱼雷分别代表0.2和0.5艘的航母击沉。这些比例加权将根据年代和国家有所区别。)
结果假设一艘航母对抗一艘战列舰。假设航母上有20架战斗机、20架俯冲轰炸机和20架鱼雷轰炸机,并假设战列舰上方没有战斗机掩护。
假设这次交战发生在1942年。根据战斗模型,我们可以得到2次炸弹命中和1次鱼雷命中。没有飞机被击落,下一次打击将达到相同的命中数。假设有两次袭击,我们总共有4枚炸弹和2条鱼雷命中,这有极大可能会使战列舰瘫痪,而航母可以继续发动空袭。航母会持续攻击战列舰,而目标点会得到较好的保护,尽管可能是以间接而不是直接和明确的方式。
现在假设这场战斗发生在1944年,主要的区别是舰载防空火力的有效性大大提高。第一次攻击以半数的攻击机被击落的代价,(译者注:这里作者将战列舰代入了1944年美军舰队的战斗模型,数字包括被击落和被防空火力损坏,无法修复的战机),获得1枚炸弹和0.5条鱼雷命中。第二次攻击将用剩余的飞机发动,一半的攻击机被击落(假设防空炮没有被摧毁和损坏),命中 0.5枚炸弹命中和0.25条鱼雷。如果航母能够进行第3次攻击,我们大概可知,所有的攻击将2枚航弹和1条鱼雷命中,但到那时航母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飞机。
这意味着围绕战列舰组建的水面炮战舰队,在拥有有效的防空武器和舰艇机动性时,可能不会被单独的空袭阻止,应该能够在可接受的损失下到达航母所防守的目标点。唯一有效阻止战列舰的方法只有另一支战列舰舰队。现在,至少在这种情况下,舰队核心的地位已经部分回到了战列舰手中。
美国战斗舰队进行的类似侧翼攻击,可能无法被任何日本航母阻止,虽然苏里高海峡之战和萨马岛海战都说明了这一结论,但这种理论从未在战斗中得到彻底的验证。不过这可以从菲律宾海(马里亚纳)海战中看到,美国舰艇编队是如何成功地抵御了那些设法越过战斗机的日本空袭。如果采用雷达制导的防空,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强。
1944年的情况和战前一样: 单靠舰载机空袭很难阻止战列舰,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制导武器的可靠性大幅提升后,(译者注:因为就此舰载机可以在远离舰队防空炮和战斗机拦截的远距离上发起攻击),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有利于飞机的方向倾斜,至少在有效的防空导弹出现前是这样。此外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战机打击半径和载弹量的增加,战列舰在到达目标点之前,必须穿越更大、更危险的被杀伤区域:战列舰作为主力舰在那时就变得不可行了。
还应该指出的是,在一系列这样的交战中,上述结论可以论证出,战列舰可以在自身失去战斗力之前,更快地耗尽航母的攻击机。(译者注:但这仅为几天几周的战役时间跨度上的对比,当时间长度拓展到几个月几年的战争跨度时)航母将能够很快更换飞机,而战列舰将需要很长时间来维修或更换受损装备。
4.最佳平衡
撇开战斗模型不谈,航母和战列舰之间的取舍取决于许多因素。航母是新的“海洋女王”,但战列舰已经过时这种说法则太过简单化了。在许多方面“战列舰是否过时”这一问题取决于作战环境,因为在许多方面,战列舰和航母是互补的,应该同时被作为舰队的一部分使用。
航母是脆弱的,通常没有很好的装甲防护,在恶劣的天气和能见度下也无法发动空袭。举个例子,在前往苏联的北极航线上,航母的用处就受到了很多限制。在低能见度和防御目标点的情况下,战列舰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航空母舰也面临着敌方强大的岸基航空兵打击。在欧洲战场,如果对实力接近的敌人发起登陆,就不能部署只拥有航母的舰队。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建造太多航母了。在太平洋战场情况则完全不同,舰载机可以随意控制孤立的岛屿。在这里一个拥有十倍于敌人工业能力的国家,可以用自己强大的航空力量摧毁绝大多数试图抵抗的岸基航空兵。
所有国家都在战列舰上投资。直到1940-41年,日本海军在航母上的投入的军费比例可能是最高的,美国海军最小,而英国海军介于两者之间。美国人真的很喜欢他们的战列舰;日本人是后起之秀,所以他们把赌注押在一项新技术上;而英国人则试图在整个问题上保持理智。
美国海军在衣阿华级战列舰上的投资回报非常低,他们主要负责护航航空母舰,总共击落了大约15架敌机,和一架成功的地狱猫取得的战果差不多。4艘战列舰的花费为4亿美元,而敌人损失的飞机价值约为100万美元。炮击海岸附近的目标是他们的另一项主要任务,但美国海军有非常多的小型炮舰(译者注:比如1000吨以下、装备火箭弹的LCI登陆艇)来做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对岸炮击只在敌方拥有完善防御工事时才有较大优势。
而在大和级战列舰上的巨大投资则被认为是必要的,这使得日本海军有机会对抗美国海军拥有巨大数量优势的战列舰。3艘军舰总共花费了大约4亿美元,与更普通的战列舰设计或航母,甚至与原子弹的开发相比,这种投资是否具有成本效益非常值得怀疑,但大和级战列舰仍然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被证明是相当有用的,作为日本水面舰队的骨干(译者注:明明衣阿华级战列舰也有一样的作用),美国人不愿意在水面炮战和夜战中遇到他们。而避免水面炮战,在很多海军战役中严重限制了美国航母在夜间的行动。这意味着美国航母必须小心翼翼,不要太靠近日本舰队,这增加了日本能够利用其攻击机的更远航程来攻击美国航母的可能性。
英国皇家海军当然非常需要战列舰:这是作战区域的情况决定的,英国海军需要控制巨大的海域,而海军资源不是特别充足。比起建造纳尔逊级,乔治五世级和前卫号战列舰,一个更经济的解决方案可能是采用“复仇”级老式低速战列舰和“勇敢”级巡洋舰的15英寸炮塔,将它们回收到8艘新战列舰上,每艘战列舰配备3门双联装15英寸炮,35000吨,30节,这使得她们能够与新锐高速战列舰有一战之力。英国海军也可能会通过标准化的双联装4英寸火炮作为防空武器和副炮,和那些批量建造驱逐舰和护卫舰一样。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因为这还假定了民族自豪感(译者注:不会作祟)——比如“英国海军拥有的战列舰居然不如敌人强大”的问题——不会阻碍这一计划。


IP属地:浙江1楼2023-09-21 21:08回复
    锡兰海战不是明摆着么,一航战可没有战列舰。


    IP属地:辽宁2楼2023-09-22 13:18
    回复
      地中海北海,战列舰重要,大西洋太平洋,航母重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9-22 14:08
      收起回复
        对英国肯定战列舰更重要,有剑鱼的配合,靠着女王和纳尔逊这些老舰就撑住了前期德意的海上攻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22 15:18
        回复
          这个数据模型是错误的,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1艘中型航母去单挑1艘战列舰根本不可能,航母指挥官不会让这种事发生,他会直接放弃进攻,回去摇人。航母就是多打少,40架攻击机不可能去对抗战列舰。


          IP属地:福建5楼2023-09-22 15:25
          收起回复
            这个数据模型确实有问题。
            首先,这个模型的场景是战列舰为攻击者,航母为防御某个特定目标点,必须停留在目标点附近。实际这种场景是很少的。因为航母的高机动性和飞机的搜索攻击范围广,航母更多的是扮演攻击者。
            另外,大部分目标点的价值并不如一支主力舰队大,米帝考虑过为保航母放弃中途岛,哒婴也曾放弃过pq17。不利情况下,航母可以暂时撤出一段安全距离,有利时再回头过来打击战列舰,战列舰却没什么好办法。
            最后,战列舰和航母单挑,航母几乎无风险,不利情况下航母可以撤退,战列舰追不上航母,有利时航母可以发起攻击,即使战列舰有很强的防空火力,航母也最多损失一些飞机而已,而战列舰挨上一条鱼雷,怎么也得修上一段时间吧,舰载机可比战列舰容易补充,也便宜多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9-22 19:19
            收起回复
              太平洋战争已经告诉了我们航母已经取代了战列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9-22 19:48
              回复
                喷气机出现前战列舰比航母重要,提前是你有和敌人一样多的航母,就能体现战列舰的重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22 21:53
                回复
                  陆基范围300km内,战列舰重要
                  海况恶劣,战列舰重要
                  其他都是航母重要


                  IP属地:广东9楼2023-09-23 06:20
                  收起回复
                    我又看了看帖子,数据就是错的。
                    锡兰海战,俯冲轰炸机的命中率是45投37中,82%的命中率。
                    马来亚海战,鱼雷轰炸机的命中率是26投21中,80%的命中率。
                    战列舰和航母一对一,就是吊打。


                    IP属地:辽宁10楼2023-09-23 17:29
                    收起回复
                      想对44年航母编队的埃塞克斯,甚至对45年的中途岛航母起到有效的打击效果,是不是,第一,鱼雷轰炸机已经可以退场了,因为速度太慢无法突防。第二,俯冲轰炸机挂上千磅都不够用,挂上两千磅才效果显著吗?@黄金狮子77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0-03 23:11
                      收起回复
                        请教一下特混舰队编制上有无缺陷。
                        1.特混舰队下辖每个航母编队,4条巡洋舰,13驱逐舰,如果对手不是菜鸡鬼子,是否数量太少,多少合适呢?
                        2.特混舰队的高速战列舰编队,需要配置轻航母吗?@黄金狮子77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0-04 07:04
                        收起回复
                          关于南方问题,原文没了,那我在本帖请教你吧。
                          1.如果南方必须主动宣美打吕宋,那珍珠港一波岂不是必须的了吗?
                          2.珍珠港爽完之后是否应该借着窗口期去和英远东舰队决战?
                          3.美缓过来之后,是否要放弃第二岛链(包括硫磺岛),依托第一岛链的岸基航空兵和水面舰艇作战?
                          4.如果3是对的,需要什么实力在44-45才能守住呢?@黄金狮子77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0-04 07:37
                          收起回复
                            我有些地方做了总结,有些也是疑问,现在罗列出来还请看下楼下哈@黄金狮子77


                            IP属地:浙江15楼2023-10-04 09:31
                            回复
                              航母对决要义:
                              相同的航母编队对决,先手者获胜,所以高速远程侦察机的侦查能力最为重要。
                              侦查之后的航空打击阶段,攻击波需要数量和速度并重,才能突破对方防空网。
                              数量足够多,形成多高度多角度多机种同时交叉饱和攻击,才能分散敌方防空火力,突破敌方直卫机群,降低敌方防空效能,提高本方突破成功率。
                              速度足够快,超过555公里/小时,才能有效突破高炮拦截。
                              飞机和飞行员都是消耗品,不要怕损失,但必须保证一击致命,至少瘫痪对方的航空攻击能力。
                              @黄金狮子77


                              IP属地:浙江16楼2023-10-04 0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