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27,395贴子:6,263,390
  • 56回复贴,共1

凤仙郡的帖子太多了,我也来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个凤仙郡篇章里,结合明代百回本西游记的世界设定以及民间信仰的一些概念
第一个是下雨属于天庭的任务工作,下雨要得到玉帝审批才能下,而且是派工作人员降雨,不是说天地间自然生成雨;
第二个是郡侯在三年前的集体祭祀活动中搞砸了犯了错误,打翻了祭坛,还把贡品喂狗了,而那一天是玉帝一年一度巡视天下的日子,郡侯是凤仙郡的代表,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就是凤仙郡不敬天了;
第三个是天庭中的三个象征事物设立在天庭,并不仅仅是玉帝的个人意见,而是“天”的惩罚,要注意一点的是“天”在官方祭祀的场合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不具人格的,是某种类似自然规律的东西,玉帝的人格化是脱胎于民间信仰,所以玉帝≠“天”。
第四个,本章节的主题是劝人向善,而在郡侯和百姓明白过来后,惩罚就解除了;
第五个,西游记天庭的神,仙,佛并不是依靠信仰香火过活,而是通过修炼(调和龙虎,仙酿仙食等),所以人和天庭是单方面的需求关系,是人需要天庭,庙宇和祭坛是联通天人的通道,神仙得到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反馈。
这是我能想到的与这个事件有关的设定。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25 10:58回复
    也就是说,玉帝也不是天。但他代表天。玉帝也不会下雨,但他利用自己的权势控制了一群会下雨的人,然后用下雨来控制别人的生命。也就是说凡人离不开玉帝,生命都是玉帝给的。但是玉帝可以不需要凡人。所以,玉帝让不让人活,全看自己心情。玉帝如果因为一个人不敬他,就要连累一城人死,玉帝做的还很正确。是这样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25 11:44
    收起回复
      这个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因为他是建立在封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基础上的(当然这是要批判的),说通俗一点,子犯了错有父来监督,父犯了错有臣来惩罚,臣犯了错有君主来惩罚,最重要的一点来了,君主犯了错谁来惩治呢?古代封建王权专制是这样认为的:君主无德,有天来降下灾异来惩罚他,是谓“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当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就很离谱,哪有什么天和神啊,但在古人看来是有的或者说一定要有。西游记亦不能免俗,这是时代的限制,没有人可以摆脱。


      IP属地:陕西4楼2023-08-26 20:55
      收起回复
        西游记里凤仙郡这里是有暗示的,一个封疆大吏如果得罪了中央,那么那个地区就很难得到中央方面关于财政和人才方面的扶持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28 0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