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子说过她没有儿时的记忆,所以她之所以会想要找到真正的自己,关键不是过去,而是进入朽木家后的经历,也就是千鹤无法接受她这点。
千鹤深爱着文弥,但两人的关系却不被认同。她与文弥也有过孩子,却终究因病失去了那个孩子和生育能力,而之后她父亲带回了一个孩子,她就这么成了冬子的母亲。
尽管千鹤也为接纳冬子努力过,但冬子毕竟不是她亲生的孩子,这甚至并非她自己的选择,她当然不会有成为一个母亲应有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她和兄长的关系不被认同,即使愧疚也无法阻止嫉妒的她自然不可能完全接纳冬子。
冬子当然不可能察觉不到,千鹤无法接纳她,而她只要与文弥亲近,就会惹来千鹤的不快,所以,她不可能融入朽木家。
冬子没有归宿,就需要一个需要她的人,而这时出现了恰巧一个与她同名且同病相怜的女孩,也就是透子。而在贵族学校中愈发自卑的透子也渴望一个能够肯定自己的人,于是她们通过彼此互相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自然地成了挚友——成为了彼此的壳。
我认为本作中的壳,泛指一切同时兼具保护与束缚/隔离作用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杀人鬼们的妄念、玲人的复仇、冬子与透子的关系等。壳对人而言既是抵御外界伤害的方式,又是束缚他们,阻止他们成长,接触或改变外界的囚笼。
具体来说,壳的作用就是帮人逃避不愿相信的现实:美雪逃避衰老,心尔逃避孤独,日下逃避妹妹的死,透子逃避自卑,伤害冬子后则是逃避失去冬子的可能……而使自己相信这些妄念就需要某些扭曲的“证明”,所以透子需要与凌人X,美雪需要人对她说谎,杀人鬼们才需要那些少女的肢体。
壳的本质是逃避。是脆弱、无力的人保护自己弱点的可悲手段,它没法让人真正坚强,也会让人受到“证明”的束缚,也正因此,依靠这种方法的人通常别无选择。
冬子与透子最大的不同在于,冬子在依赖壳的保护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壳的束缚,且不甘止步。而冬子与透子对壳的态度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我认为原因在于透子。
透子确实爱着冬子,但她却并不理解冬子,她对冬子的爱夹杂着大量羡慕、憧憬的因素,可以说,尽管冬子对她很重要,但她爱的其实是她心中冬子的完美形象。而在那完美的形象(透子的壳)的阻隔之下,透子看不到冬子那些细碎的烦恼,也自然无法与其分担。(比如透子眼中,千鹤和文弥就只是温柔美好的家人,这是透子自己的梦想,要想不破坏,冬子自然没法和她说这方面的烦恼)
所以,冬子才无法满足于这段关系,才会想要寻找“真正的自己”,她们两人间才有玲人介入的余地。
玲人和透子不同,玲人可以和冬子相互理解,给予完全的爱,成为冬子完美的壳。但那并非那时冬子追求的事物,所以冬子最初是拒绝的(抱不抱的选项)。由于透子,冬子已经意识到了壳的缺陷,她并不想和玲人组成那种关系,对,我反对冬子是通过与玲人的爱破壳的说法。
玲人的壳不是寂寞。寂寞只是一种感受而非逃避,自然也不具有壳固有的保护与束缚的属性。玲人的壳是解决六识命事件后从他身上散去的对杀人案件和复仇的偏执,这在六识命那段剧情有明确体现。失去由纪子,并强行振作后,他必须要找到一个人生的目标,而那便是复仇。这个壳,逃避的是寂寞,形式和束缚则是对杀人案件和复仇的执着,而不是被寂寞束缚。
玲人对冬子的关心,能够填补透子与冬子的关系(壳)无法触及的部分,却也开始使原本的关系变得不稳定。这使冬子对壳的束缚看得愈发清晰,也使她离家,与心尔相遇。我认为她是在这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琉璃之鸟。
她想要破壳换取自由,飞离这片束缚她的土地,亲身观察接触这个世界,寻找真正的自己。
但当壳中少女敲开蛋壳,看到的却是地狱。
她失去了双手与双脚,这象征她没有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尽管并非故意,但引发了这场事故的是透子,她的壳,她打算放弃的束缚,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象征。
那么,冬子自由了吗?
我不知道。
冬子确实失去了壳,无论如何,她都会和玲人与透子分离,不再有过往精神层面的束缚,但她真的就获得自由了吗?
这就要看她与壳分离后,怎么看待自己和世界了。我还没玩虚和天,以目前的信息也无法判断她那之后的态度……不过,我个人是很难想象她失去双手双脚还能保持精神自由的,这种状况,怎么想都是留在壳里更合适。
这种状况下,她能做的只剩下了对话、感受和幻想,想要完全不逃避,不形成新的壳真的有可能吗?
正因如此,此时的我对于琉璃之鸟这副蕴含希望的画,只感到可悲,或许续作的虚与天会给我不同的感受,但……总之,希望如此吧。
愿破开蛋壳的她能成为琉璃之鸟,愿她成为真正的自己。

千鹤深爱着文弥,但两人的关系却不被认同。她与文弥也有过孩子,却终究因病失去了那个孩子和生育能力,而之后她父亲带回了一个孩子,她就这么成了冬子的母亲。
尽管千鹤也为接纳冬子努力过,但冬子毕竟不是她亲生的孩子,这甚至并非她自己的选择,她当然不会有成为一个母亲应有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她和兄长的关系不被认同,即使愧疚也无法阻止嫉妒的她自然不可能完全接纳冬子。
冬子当然不可能察觉不到,千鹤无法接纳她,而她只要与文弥亲近,就会惹来千鹤的不快,所以,她不可能融入朽木家。
冬子没有归宿,就需要一个需要她的人,而这时出现了恰巧一个与她同名且同病相怜的女孩,也就是透子。而在贵族学校中愈发自卑的透子也渴望一个能够肯定自己的人,于是她们通过彼此互相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自然地成了挚友——成为了彼此的壳。
我认为本作中的壳,泛指一切同时兼具保护与束缚/隔离作用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杀人鬼们的妄念、玲人的复仇、冬子与透子的关系等。壳对人而言既是抵御外界伤害的方式,又是束缚他们,阻止他们成长,接触或改变外界的囚笼。
具体来说,壳的作用就是帮人逃避不愿相信的现实:美雪逃避衰老,心尔逃避孤独,日下逃避妹妹的死,透子逃避自卑,伤害冬子后则是逃避失去冬子的可能……而使自己相信这些妄念就需要某些扭曲的“证明”,所以透子需要与凌人X,美雪需要人对她说谎,杀人鬼们才需要那些少女的肢体。
壳的本质是逃避。是脆弱、无力的人保护自己弱点的可悲手段,它没法让人真正坚强,也会让人受到“证明”的束缚,也正因此,依靠这种方法的人通常别无选择。
冬子与透子最大的不同在于,冬子在依赖壳的保护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壳的束缚,且不甘止步。而冬子与透子对壳的态度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我认为原因在于透子。
透子确实爱着冬子,但她却并不理解冬子,她对冬子的爱夹杂着大量羡慕、憧憬的因素,可以说,尽管冬子对她很重要,但她爱的其实是她心中冬子的完美形象。而在那完美的形象(透子的壳)的阻隔之下,透子看不到冬子那些细碎的烦恼,也自然无法与其分担。(比如透子眼中,千鹤和文弥就只是温柔美好的家人,这是透子自己的梦想,要想不破坏,冬子自然没法和她说这方面的烦恼)
所以,冬子才无法满足于这段关系,才会想要寻找“真正的自己”,她们两人间才有玲人介入的余地。
玲人和透子不同,玲人可以和冬子相互理解,给予完全的爱,成为冬子完美的壳。但那并非那时冬子追求的事物,所以冬子最初是拒绝的(抱不抱的选项)。由于透子,冬子已经意识到了壳的缺陷,她并不想和玲人组成那种关系,对,我反对冬子是通过与玲人的爱破壳的说法。
玲人的壳不是寂寞。寂寞只是一种感受而非逃避,自然也不具有壳固有的保护与束缚的属性。玲人的壳是解决六识命事件后从他身上散去的对杀人案件和复仇的偏执,这在六识命那段剧情有明确体现。失去由纪子,并强行振作后,他必须要找到一个人生的目标,而那便是复仇。这个壳,逃避的是寂寞,形式和束缚则是对杀人案件和复仇的执着,而不是被寂寞束缚。
玲人对冬子的关心,能够填补透子与冬子的关系(壳)无法触及的部分,却也开始使原本的关系变得不稳定。这使冬子对壳的束缚看得愈发清晰,也使她离家,与心尔相遇。我认为她是在这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琉璃之鸟。
她想要破壳换取自由,飞离这片束缚她的土地,亲身观察接触这个世界,寻找真正的自己。
但当壳中少女敲开蛋壳,看到的却是地狱。
她失去了双手与双脚,这象征她没有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
尽管并非故意,但引发了这场事故的是透子,她的壳,她打算放弃的束缚,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象征。
那么,冬子自由了吗?
我不知道。
冬子确实失去了壳,无论如何,她都会和玲人与透子分离,不再有过往精神层面的束缚,但她真的就获得自由了吗?
这就要看她与壳分离后,怎么看待自己和世界了。我还没玩虚和天,以目前的信息也无法判断她那之后的态度……不过,我个人是很难想象她失去双手双脚还能保持精神自由的,这种状况,怎么想都是留在壳里更合适。
这种状况下,她能做的只剩下了对话、感受和幻想,想要完全不逃避,不形成新的壳真的有可能吗?
正因如此,此时的我对于琉璃之鸟这副蕴含希望的画,只感到可悲,或许续作的虚与天会给我不同的感受,但……总之,希望如此吧。
愿破开蛋壳的她能成为琉璃之鸟,愿她成为真正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