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吧 关注:58贴子:2,517

复原候风地动动仪的正确思维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复原候风地动动仪的正确思维方法:
候风地动仪是一个法器,一个能够测知地震的发生与方位的法器。
法器就是方法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古人简称为“法术”。
法术并不是神学,是运用自然规律的工具,除了极少数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理论解释清楚之外,绝大多数是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清楚的。但是,社会历史上的一些使用法术的人,因为要保留自己掌握的法术只给自己专用而不公开并且有意隐藏而已。造成如今社会上的人一听说法术,就认为是江湖骗子。因为在旧社会,确实有一些人以术士的身份在民间行骗。
复原候风地动动仪,必须要分别对地动仪中的法与术进行思考!法的内容是什么?术的内容是什么?
不这样思考,就永远进不了张衡的门,因为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就是一个门外汉!


IP属地:广东1楼2023-04-18 10:32回复
    “法”,原理也,“术”,手段也。
    如果原理是错的,那么手段再高也是白费劲。
    张衡地动仪的原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地动摇樽”,包括王振铎、冯锐以及数不清的其他人,在原理上就错了,即使用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制作出来,也是个摆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18 17:34
    收起回复
      地震科学发展至今已过百年,我们并不比张衡所知多多少,就地震波而言,也只有简单分类的能耐,冯锐他是专家,知道地震波的横向摇摆运动和波的传播方向并无确切关联,所以承认其正确率不超过50%(比他早很多年,一个日本人已得出相同的结论) ,因此可见,他们的“法”都错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18 17:42
      收起回复
        法的内容,就必须要有信号放大的环节,否则,就是精度达不到记载中的要求。


        IP属地:广东5楼2023-06-08 12:03
        回复
          信号放大如何实现?
          现代波理论是共振,就是用两种波进行叠加。用共振的方法能够实现信号放大。
          古时可用杠杆原理,就是增大杠杆的力臂比而达到放大目的。
          增大风帆面积也能放大信号,如帆船中的风帆。
          但是,这些方法都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机关装置。
          哪么,怎样的机关装置能够实现信号放大?且看下回分解。


          IP属地:广东6楼2023-06-16 08:38
          收起回复
            人与动物的区别,最主要的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但是,这样定义人,还不够。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不断更新。这是动物没有的特性。
            所以,人的定义是:人是能不断革新的生命个体。
            地动仪在记载中有“复造”二字,很可能就是张衡的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那么,原来的地动仪如何?更新后又如何?也值得研究研究。


            IP属地:广东7楼2023-07-11 11:04
            回复
              人类为何要关心地震?因为地震要破坏人民的正常生活。
              那么,地震是如何为害的呢?
              地震时的“风”吹倒了房屋。这种“风”好象自然风,但是比自然风更加厉害。
              自然风不能穿墙而过,但是地震时的“风”是能够穿墙而过。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IP属地:广东9楼2023-11-09 15:29
              回复
                读书人的思维方法:根据记载:“……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施关发机,机发吐丸……”等等。
                术士的思维方法:设计机关,把地震波当成猎物进行抓捕。


                IP属地:广东10楼2023-12-13 10:12
                回复
                  如何抓住地震波?
                  地震波并非实物,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抓捕?
                  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用一物体静止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等待,让地震波来碰撞就行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23-12-26 10:06
                  回复
                    简单有效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封闭容器中,放置一个球体,当静止的球体受到外力的推动,就会发生运动。
                    根据球体落下的方位,就能断定地震发生的方位。


                    IP属地:广东12楼2023-12-28 09:49
                    收起回复
                      关于都柱的解释:
                      当时从西方传入一种杂技叫都卢,在张衡的《西京赋》里描写西京热闹景象时就有“都卢寻幢”,说的就是这种杂技,“寻”是攀援,“幢”是带旗的柱子,演员在柱子上攀援表演惊险动作。演员使用的柱子就叫“都柱”。都柱有两种,一种是上下端固定的,一种是上端固定下端游离,可自由摆动,后者表演难度更大。现在仍有该项目叫“爬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31 12:24
                      收起回复
                        都柱,是张衡地动仪的一个部件,主要作用是:支撑、导向和固定。
                        支撑:仪器的内部全部重量;仪器的外部全部重量由外壳支撑。
                        导向:八个相同的机关单体分别对准八个方向摆布。
                        固定:定位各机关的其他各个部件。


                        IP属地:广东14楼2024-01-03 10:53
                        收起回复
                          再说,“都柱”这个名词概念,不一定是张衡给出的,因为,文章是范晔写的。因为,字词典之中,并没有他人用过的记载。


                          IP属地:广东15楼2024-01-05 10:11
                          收起回复
                            专家根据记载作出外观实物是:


                            IP属地:广东16楼2024-01-05 10:19
                            回复
                              虽然外观能作出来了,但是,内部没有合理的机关,所以,并不能实现报警任务——当地震波袭来就机发吐丸。
                              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写《张衡传》的人是文人范晔,而不是术士张衡。术士是不会让外人知道自己的专有技术的。这是公理,不须要证明。
                              文人可以不懂法术,但是,术士必须懂得当时的所有机关机械。
                              所以,张衡为了保密,在下岗之前就把机关拆散,外人就看不到真实的仪器的内部结构了,加上运用奇门盾甲术加以隐藏,外人范晔就写道:“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也就是说,范晔文章里并没有张衡地动仪的技术。


                              IP属地:广东17楼2024-01-09 11: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