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吧 关注:84,489贴子:712,091
  • 1回复贴,共1
求助

【平度鹏城宝贝】孩子“拿啥咬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少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抱怨:“我孩子什么都往嘴里放,拿到什么咬什么,不管饿不饿,也不管这个东西能不能吃。”很多自闭症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咬东西的行为,有的只是咬特定的物件,有的是拿到什么咬什么,书、玩具、铅笔、自己的衣服和手臂。
首先,家长要仔细观察,咬东西的行为发生在一天的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当时家里有什么人在场,行为之前和之后都发生了什么......持续记录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某种规律:每次做作业之前或者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孩子咬东西的行为比较严重。或者孩子最近咬东西的行为变本加厉,再分析一下家中有没有明显的变化:比如爸爸突然需要出差三周,家里添了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刚刚换了保姆等。需要提醒一点,婴儿长牙的时候,见什么咬什么,六七岁的儿童换牙的时候会老觉得牙床痒,想拿个东西放嘴里咬。如果您的孩子处于这个阶段,请先排除此项。
一、行为原因
1、获取注意力
孩子每次咬手腕,家长都会很惊慌,放下手里的事情,马上奔过来关心地问他怎么了,或者制止他,或者责备他,总之是给予了注意力。
2、逃避
孩子上课咬桌子,咬书本,老师会给予警告,警告几次还咬,老师就会把他送到校长办公室,然后学校打电话给家长,孩子早早被接回家。
3、自我刺激
孩子多数在无聊的时候会发生这种行为。
关于行为方面的对应方法,最简单也常被忽视的是改变环境。如果孩子只固定咬几样东西,请把这几样东西收起来。如果孩子做功课的间歇,抬头看到的是一面白墙,让他感到无聊,行为也因此加剧,那么请贴上他喜欢的画或者照片。如果那面墙上铺天盖地地挂满了各种饰物,让孩子感到不自在,请把装饰精简一下。
安排高结构化的活动:由于闲暇时间总是让自闭症的孩子感到无所事事,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加音乐,画画等活动,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好玩的事情上。孩子在专注别的活动时,通常顾不上咬东西。
进行有效的功能性沟通:孩子需要家长注意力的时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训练他们如何使用语言、手势或者图片交流系统来替代问题行为。
行为消减:孩子的逃避行为,过去一直得到不恰当的强化,也就是被家长早早接回家。如果老师可以实施行为消减,不再要求父母接孩子回去。
区别性强化(不可兼容行为): 做一些游戏,游戏的时候孩子不能同时咬东西。比如吹泡泡的时候不能咬东西;拍手的时候不能咬手;说话的时候不能咬人;咬吸管的时候就不能咬自己手臂等等。
4、善用强化物
根据频率或者时段设置行为矫正目标和相应的奖励制度;每小时咬东西不超过5次,连续达标三次,奖励孩子下午看电影;或者目标是孩子停止啃手指甲,“等指甲重新长好了,妈妈带你去做好看的公主彩甲”。
二、感统原因
行为和感统两者并不矛盾,行为的几大功能中,有一项就是自我刺激,另外,感统失调在自闭症孩子中确实普遍存在,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试想一个由于感统失调感到非常焦虑的孩子,上课怎么能专心听讲? 遇到问题又怎么能够平静地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有研究数据表明,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自闭症孩子有焦虑的问题。
咬东西这一行为,很多时候焦虑占了很大因素。一位自闭症孩子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焦虑:“每天早晨醒来,焦虑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袭来。随着一天的进展,海浪会越来越大。”我们都有感到焦虑的时候,试想如果你醒着的每分每秒都是焦虑的,如果没有宣泄的渠道,对应的方法,这一天该怎么过?
除了由情绪与感统的失调引起的焦虑以外,观察孩子是不是在寻求额外的感官刺激。这类孩子通常平时就无法安静坐好,他们的身体、手总是要不停地动。如果他们的特殊行为是咬东西,那么他们的口腔、舌头、牙齿或者下颚可能需要更多的刺激。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孩子咬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变得高兴而且平静?如果是这种情况,咬东西是他们对自己特殊感统需求的对应方法,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直接制止这种感统需要。与其“给孩子一个咬起来就觉得很难受的东西,从而减少这种行为”,不如从提供安全的替代品入手。
比如引导孩子咬一些由安全材料制成的,特殊设计的感统玩具。考虑在加餐的时候提供牛肉干,红萝卜,苹果等耐咀嚼的食物:还可以让孩子用吸管吸浓稠的酸奶或奶昔,满足孩子的感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进行增加本体觉输入的活动,比如跳蹦蹦床,推购物车,跑步,穿加重马甲等,这些活动对身体和大脑都有平静的作用。
很多成年人都需要口腔部分的刺激,每天都在潜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大街上嚼口香糖的人比比皆是,看球赛的时候你喜欢的球星可能正在嚼烟草,开会的时候某位同事在咬铅笔头,这些行为无处不在,需不需要干预?在于程度。
杨老师
青岛优贝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鹏城宝贝平度旗舰店
18661735099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14 07:14回复
    小孩咬东西有下面几个原因:
    1、口欲期,一岁以内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更热衷于用嘴巴探索世界。
    2、如果宝宝正在出牙时,乳牙萌出让孩子的牙龈又痒又痛,宝宝会通过咬东西来缓解不适感。
    3、缺乏微量元素,孩子缺锌会有异食癖,比如咬指甲、吃泥土、沙石、墙皮等。
    4、缓解紧张和焦虑,大一点的孩子咬东西,只是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产生的无意识动作,这时家长要及时进行分析,是否有导致孩子精神紧张的事情发生,并及时帮助孩子调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14 1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