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分口腔经验贴(出资料!需要的可以评论或者私聊我)
英语:
- [ ] 记单词越早开始越好,我推荐app记单词,因为单词书我买了基本全新的没看过。我用的是墨墨背单词。
- [ ] 阅读我记不太清楚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中间期末考和刚开始实习也断断续续了。大概算3月吧,阅读是我最早开始而且花费时间最长的,我先是上了一下唐迟老师的的阅读的逻辑技巧课,然后就开始刷真题,自己刚开始做的时候错误率很高,也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流程大概是:做一篇,记一篇的新单词,然后看一遍唐迟老师的真题解析课(有条件的继续翻译其长难句,我当时比较懒)
- [ ] 第二开始的就是完型,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大概是9-10月份了(早点开始!特别是基础差的,最好8月之前)流程大概是:做一篇,看一篇易熙人讲解,记单词,长难句)易熙人老师讲的很细但是也很费时间,一篇讲的1-2h,我后续时间不充足都是倍速。
- [ ] 第三就是新题型,也差不多10月份,先听颉斌斌老师讲技巧,然后再去做,我觉得还是蛮有用的,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欢。
- [ ] 我最晚开始的就是作文,11-12月了已经,当时专业课任务也重。所以血泪教训。基本就是背石雷鹏的作文模板,就没了。
- [ ] 翻译我没有额外去训练,就是在做别的题型的时候去练了一下翻译,因为今年翻译比较简单,这块没有参考价值。
- [ ] 模考:留个近3-4年真题吧,考前一周一次,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政治:
- [ ] 我八月才开始,看徐涛强化课+1000题。11月买了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后面配合喜马拉雅腿姐音频早上起床听听
考前做肖八肖四,大题只背了肖四,我也觉得今年除了一问,基本都押中了。
专业课:
- [ ] 一轮:6月算正式开始吧(之前零散也看了些),我看的是金英杰网课,听一章看一章书,+再看一遍我的思维导图+最后结合看资料上的大题。所以我一轮比较慢,大概9月多结束一轮
- [ ] 二轮:9-11月开始系统性背资料上的题目,背完第一轮
- [ ] 三轮:12月背二轮
- [ ] 考前几天主要挑资料上重要的题目背
我考的学校更侧重于大题,所以基本上就是背题,选择题适当会刷一些。
考研期间我没有很详细的计划表,所以复习起来比较随意,实习比较忙的时候回来复习效率就低,放假复习效率高点,偶尔还会摆烂,复习时间也是断断续续的。所以没有算过我每天到底复习了多少时间。但是我会做短期的任务表,比如多少天背完口外,根据题量把每一章的时间分配1/2/3天。这样蛮有效率的。我觉得比每天学多少个小时有用些。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考研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自己给自己制造焦虑,越临近越觉得自己考不上,但其实只要按部就班来,也许你觉得你好像都忘了,但是你真正背过2-3遍后,在考场上看到题目你就会文思泉涌,那些大脑深处的记忆都会出来。反正好好加油,祝大家都能一站上岸!#考研##口腔#
英语:
- [ ] 记单词越早开始越好,我推荐app记单词,因为单词书我买了基本全新的没看过。我用的是墨墨背单词。
- [ ] 阅读我记不太清楚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中间期末考和刚开始实习也断断续续了。大概算3月吧,阅读是我最早开始而且花费时间最长的,我先是上了一下唐迟老师的的阅读的逻辑技巧课,然后就开始刷真题,自己刚开始做的时候错误率很高,也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流程大概是:做一篇,记一篇的新单词,然后看一遍唐迟老师的真题解析课(有条件的继续翻译其长难句,我当时比较懒)
- [ ] 第二开始的就是完型,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大概是9-10月份了(早点开始!特别是基础差的,最好8月之前)流程大概是:做一篇,看一篇易熙人讲解,记单词,长难句)易熙人老师讲的很细但是也很费时间,一篇讲的1-2h,我后续时间不充足都是倍速。
- [ ] 第三就是新题型,也差不多10月份,先听颉斌斌老师讲技巧,然后再去做,我觉得还是蛮有用的,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欢。
- [ ] 我最晚开始的就是作文,11-12月了已经,当时专业课任务也重。所以血泪教训。基本就是背石雷鹏的作文模板,就没了。
- [ ] 翻译我没有额外去训练,就是在做别的题型的时候去练了一下翻译,因为今年翻译比较简单,这块没有参考价值。
- [ ] 模考:留个近3-4年真题吧,考前一周一次,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政治:
- [ ] 我八月才开始,看徐涛强化课+1000题。11月买了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后面配合喜马拉雅腿姐音频早上起床听听
考前做肖八肖四,大题只背了肖四,我也觉得今年除了一问,基本都押中了。
专业课:
- [ ] 一轮:6月算正式开始吧(之前零散也看了些),我看的是金英杰网课,听一章看一章书,+再看一遍我的思维导图+最后结合看资料上的大题。所以我一轮比较慢,大概9月多结束一轮
- [ ] 二轮:9-11月开始系统性背资料上的题目,背完第一轮
- [ ] 三轮:12月背二轮
- [ ] 考前几天主要挑资料上重要的题目背
我考的学校更侧重于大题,所以基本上就是背题,选择题适当会刷一些。
考研期间我没有很详细的计划表,所以复习起来比较随意,实习比较忙的时候回来复习效率就低,放假复习效率高点,偶尔还会摆烂,复习时间也是断断续续的。所以没有算过我每天到底复习了多少时间。但是我会做短期的任务表,比如多少天背完口外,根据题量把每一章的时间分配1/2/3天。这样蛮有效率的。我觉得比每天学多少个小时有用些。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考研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自己给自己制造焦虑,越临近越觉得自己考不上,但其实只要按部就班来,也许你觉得你好像都忘了,但是你真正背过2-3遍后,在考场上看到题目你就会文思泉涌,那些大脑深处的记忆都会出来。反正好好加油,祝大家都能一站上岸!#考研##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