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疼痛吧 关注:2贴子:54
  • 2回复贴,共1

邵氏出品,造福众生-----邵氏形神针疗法中医理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形,即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五官九窍、肢体、筋、脉、肉、皮、骨等;神,即神情、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因为一般来说,形体健壮的人,一般都精神饱满;而精神饱满旺盛,反过来又能促进形体健康。
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均衡统一的和谐。形神共养在具体运用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前者是指从保护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使心理和形体都能达到健康;后者是指通过形体锻炼、饮食调解、起居调摄等方面,使形体与精神协调发展。
  与西方现代的普遍认识不同的是,传统的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的调养。它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追求名利,不妄发喜怒,也不要有贪欲和妄想,尽量能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一个小整体,不仅是指看得见的有形的脏腑血脉四肢五官等等,还包括无形的精神,这要求更高了呢,难度更大了,有形的躯体和无形的精神要看成一个整体,才称得上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真正的整体。
  总之,中医追求健康的最高标准是形神合一,形是指生理,神是指心理和精神,健康就是要达到心理和生理共同的健康。对于养生来说,也不仅仅让身体不得病,而是要让心理也健康。一个健康的人,外在状态是阳光的、平和的,心理是非常健全的,在精神上非常愉快,情绪上没有太大的波动。心理和生理是互相影响的,中医养生不是强调只养形不养神,也不是只养神不养形,一定要形神共养。
《素问·调经论篇》曰:“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其自身阴阳动态平衡,能够保障其形体(躯体)的营养供应、补充消耗,使其机体始终处于既不虚弱也不亢奋的平和状态,就可以称之为健康人。所以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意思是说,阴阳的动态平衡,可以调节精神情志,使其也处于平和状态,不会过于兴奋也不会过于消沉。
中国古代哲学的形神哲学思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深影响了中医学。中医形神合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有深刻体现《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具体论述了这一“形神合一”的观点,《灵枢·天年》指出:“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肯定了“神气舍心”才有人的生命,“形与神俱”才能长寿。这种形神相关、形神相合的论述是中医学形神理论的精髓所在,具体表现为:
其一,形为神之舍。中医认为人的灵明神气是依附于形体而存在的,没有形体就不存在精神作用,所以人气化停息、形体死亡后,灵明神气也就消散、思维意识也就不存在了。所谓:“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形为神舍的学说给中医治疗神志病、怡神养性提供了理论指导。《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因此,要想治神养神,必须调精、调气、调血而后才能五脏安和,血脉通利;养精、养气、养血而后才能五脏充实,神气旺盛。
其二,神为形之主。中医学形神理论在认为形的存在决定了神的存在的同时,也充分重视神对形的主宰性、统率性作用。在脏腑理论、养生治疗的认识上,中医学突出强调了神的重要性。《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人体生命活动的展开、五脏六腑的协调运作,都必须在神的主导下才能进行,因而神的主宰是生命活动的前提。
其三,形神两相倚。形与神俱,语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人体形与神的整体统一,一方面表现为形为神之舍,形体气血滋养灵明神气;另一方面表现为神为形之主,灵明神气主宰形体,统率脏腑功能活动。形与神二者相即相合,依凭统一,即所谓形神相即、形神合一。形与神俱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保身长全的重要前提;是中医藏象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医哲学生命观形神范畴的重要内涵。


IP属地:山东1楼2023-04-04 09:31回复
    邵氏形神针疗法,GJ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脑梗后遗症、神经性疼痛,面瘫,前列腺炎增生肥大,皮肤病,自己各类疑难杂症,对于儿童脑瘫康复,效果显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08 08:28
    回复
      #邵氏形神针疗法#


      IP属地:山东3楼2023-04-10 0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