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吧 关注:1,888贴子:171,548

候风地动仪破解之一:“员径八尺”、“形似倾尊”与“震声激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通"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凭借」此觉知。”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3-02-17 12:27回复
    《续汉书》记载: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3-02-17 12:50
    回复
      《后汉纪·顺帝纪》:
      “衡作地动仪,以铜为器,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地动摇樽,所从来龙机发则吐丸,蟾蜍张口受之。丸声震扬,伺音觉知......”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3-02-17 19:53
      回复
        对于以上文献中对于“候风地动仪”的记载,大同小异,表述基本一致,并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也即:
        1、材料是铜(精铜);
        2、制造工艺为“铸造”;
        3、外观像个“酒樽”更确切的说是个“倾尊”(倒扣的酒樽);
        4、酒樽截面是圆形,圆形直径为八汉尺(“员径八尺”其中“员”通“圆”,八汉尺约合现在1.9米);
        5、因地震触发龙首吐丸时会发出很大声音并传播很远(“震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而“员径八尺”、“形似倾尊”与“震声激扬这几点,是相互关联的,而且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些地动仪结构或原理上的问题(至少是声学原理上的问题)!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3-02-17 20:09
        收起回复
          汉代冶铁技术已经极为成熟,但“候风地动仪”选择了用“精铜”而没有选择用“铁”,除了铜比铁化学性质更加稳定不易腐蚀生锈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铜”比“铁”密度更大,同等尺寸铸造出来的仪器会更重(这点很重要)。
          还有一个不算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铜比铁更柔韧,导热性和声学性能更好(看看现在的“铜管乐器”和古代“编钟”、“大钟”就知道了)。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3-02-17 20:15
          回复
            有人不承认“员径八尺”说的是“倾尊”的截面圆形直径而是指圆的周长,不知道是古文没学好还是习惯了拍脑袋,亦或者掌握了什么现有古籍文献记载中没有发现的其他证据?
            《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由赵爽注文可以确定无疑--在汉代,“径”就是指圆的直径,“周”才是指圆的周长!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3-02-17 20:43
            收起回复
              而“候风地动仪”直径快2米这个体量,的确是个大家伙。但做大自然有做大的道理,铜在古代属于稀有金属,如果可以做小,作为科学家的张衡自然也没有无故浪费国家资源的道理。
              而假设真做成“圆周八尺”的迷你地动仪,恐怕就成张衡的案头文玩而无法成为科学仪器了,原因如下:
              1、仪器自重越大,对抵抗非地震源震动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比如“圆周八尺“的地动仪会因人不小心碰到而触发吐丸产生误报,而直径近2米的铜铸大家伙,恐怕非力拔山兮的壮士不能轻易撼动;
              2、仪器越大,“龙首”和“铜丸“也就相应加大,龙首距离蟾蜍的距离也加大,则“机发吐丸”时,因下落撞击蟾蜍时冲击力也就越大(如果力量不够,也就失去了“振声激扬”的前提);
              3、“倾尊”越大,越容易产生更加洪亮的声音,也就越容易达到“振声激扬”的效果。
              4、材料用铜而不用铁,除了铜的化学性质更加稳定不易腐蚀生锈外,铜制乐器音色更好也是重要的原因(古代|“编钟”、“佛钟”、“锣钹”、“铃铛”等多为铜制就是最好证明)。


              IP属地:黑龙江7楼2023-02-17 21:18
              回复
                第一代王氏地动仪复原模型外型是个“蛋”,明显与“倾尊”相距甚远,二代冯氏地动仪复原模型是“温酒尊”也不是酒樽,更不是“倾尊”,自然也不符合文献记载。
                温酒尊是用来烫酒的,其中盛上热水,酒具放在里面烫热(以去除酒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甲醇),酒樽是用来盛酒的礼器。
                说文解字注
                尊,酒器也。
                段注:凡酒必实於尊以待酌者。郑注《礼》曰:置酒曰尊。凡酌酒者必资於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犹贵贱本谓货物而引申之也。自专用为尊卑字,而别制罇樽为酒尊字矣。


                IP属地:黑龙江8楼2023-02-17 21:23
                回复




                  这些才是“尊”,共同点是上有大敞口,中有突出的肚,下有圈足。
                  其中最后一图为著名的“四羊方尊“,应该很多人都认识。


                  IP属地:黑龙江9楼2023-02-17 21:32
                  收起回复
                    9楼被系-统删除,申请人工审核无人受理,暂时略过。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23-02-18 11:39
                    回复
                      9楼贴的是古代酒尊的图片被河蟹,先跳过,用现代的酒具加以对比说明:

                      历经千年演变,这酒具3大件虽外观千变万化,但基本功能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23-02-18 12:41
                      收起回复
                        看到这里,聪明的吧友应该已经明白“振声激扬”的秘密了:把尊倒过来,其实就成了一口“大钟“!

                        倒扣的商代青铜“倾尊 ”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23-02-18 12:58
                        收起回复
                          估计有杠精还会抬杠:那为什么不说“形似大钟“而非要说“形似倾尊”?
                          所以我就提前解答下:汉代及汉代前的“钟”还真不是这个形,没有圈足细颈也没有敞口,甚至截面都不是圆形,比如编钟。

                          盱眙大云山1号墓出土西汉早期青铜编钟(南京博物院藏)

                          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钮钟 汉代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23-02-18 13:05
                          回复
                            所以,结论:“候风地动仪”上的蟾蜍是蹲在“倾尊”的敞口之上,“机发吐丸”=铜丸撞击蟾蜍敲响“倾尊”形态的“大钟“!
                            为何要有蟾蜍?当然是为了避免直接敲在尊体上使其受损了,水滴尚可穿石,何况从高处落下的铜丸了!
                            蟾蜍张口承之,铜丸是落入蟾蜍口中的,受损也看不见,在里面,受损严重的话也可以轻易修复,但如果尊体受损,那可就不那么容易修复了!另外增加蟾蜍还可以增加整体造型的艺术性和增加“蟾宫折桂、锦绣前程“的寓意!
                            王氏复原模型,蟾蜍与尊体分离;冯氏复原模型虽然蟾蜍位于尊体下,但因都直接蹲坐在地上,铜丸落下声波直接被地面土壤吸收而无法发出大的声响的,“振声激扬”就更不可能了!
                            “形似倾尊”+“振声激扬”其实是很容易被破解的复原突破口,可惜一直没有被正确解读,甚至被忽视!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23-02-18 13:22
                            收起回复
                              至于“候风地动仪”为何是“倾尊”外形,那当然是其内部结构(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与需要达到的“振声激扬”声学性能决定的!
                              内部结构“牙机”部分因涉及保密,暂不公开,“都柱”与“八道”后续帖子会解密,敬请期待。


                              IP属地:黑龙江16楼2023-02-18 13: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