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国医馆吧 关注:67贴子:652
  • 0回复贴,共1

如何为身体积累本钱:关于“治未病”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为身体积累本钱:关于“治未病”那些事
崔子贝
中医师
针灸推拿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米建平主任,跟师傅杰英教授,注重脉诊、揣穴、运用中医辩证思维治疗疾病。擅长用腹针、刺络放血、火针、艾灸等传统疗法调理身体气血,治疗妇科疾病、睡眠障碍、痤疮、外感热病、腰腿痛等。
曾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学习作业治疗(OT),涉及社区康复(Community health)、精神康复(Mental health)、神经康复(Neural rehabilitation)等。
诊疗科目:针灸推拿康复科、女子医学调理中心
专业特长:擅长腹针治疗月经不调、备孕调理、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失眠、痤疮、带状疱疹、外感咽痛、腰腿痛、肩周炎、中风后遗症、体质调理。
广州,是千年商都,现今的金融强市,很多人喜欢用金钱来对事物做比喻。
例如,有情感专家做比喻:一段关系里面,要常常存款(为对方付出),那提款(吵架)的时候才不会令账户崩溃(关系破裂)。
那对于我们自身的身体调理来说
又能不能存款呢?
对于身体来说,也是要平时多调理多存款,把身体底子准备好。这样当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压力(例如亲人离去,情感不顺,加班压力,事业受创,家庭争执,气候突变等等)的时候,身体才能不至于支撑不住,濒临崩溃,产生各种疾病。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未病"原理,也就是说未病先防。
那平时要怎样存款呢?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小毛病。我们人体,多多少少平时都是有点小毛病的,如果足够细心,是可以发现到端倪的。例如胃口不佳,大便偏烂,容易发脾气,常口干,心烦多梦,下肢冰冷,夜尿,月经欠规律等等。这些可能初看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多人觉得不至于去看医生,做了体检也没检查出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些却是身体的关键提醒:身体有点生病的倾向了。所以我们纠正这些小毛病,就是为身体做存款,做风险应对储备了。身体储备得越充足,变故压力来到的时候才更有弹性应对。
那如何纠正这些小毛病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调理。我们科室的傅杰英主任常说一句话:“这个很有调理价值”。所谓调理价值,就是身体暂时没有什么大病,但是有很多小毛病,很有向疾病发展的倾向,这时,给身体定期这里修一下,那里修一下,就很有意义。寒的地方稍微温补一下,热的地方稍微泻一下。人体就像一个天平一样,我们尽量让它保持平衡,这就是调理的精髓。调理好小毛病,是为身体存款的第一步。
存款的其次呢,就是应对未来环境的未雨绸缪。突然起来的变故,我们无从觉察,但计划之内的事,我们还是可以做准备的。例如,准备搬去一个新的城市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当地的气候,风土人情,风俗禁忌,完善自己,来准备适应。准备忙时加班前,我们可以做做颈肩护理,防止颈椎腰椎疾病。准备怀孕之前,也有很多女性有意识地准备将身体调好。同样地,一年的四季,也是计划之内要来临的事。很多病人由于适应不了季节的变化而生病。
当我们明明知道季节的特点,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前预防么?很多人都有察觉,变天多雨的时候,关节腰部就会痛;春季的时候容易腹泻,容易感冒;春天打不起精神,很困倦。明明知道每年都这样,却要等到病症出现时才治疗么?No, 我们拒绝。聪明的炎黄子孙不会这样。《黄帝内经》早就提出了四季调理的理念: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三月,阳气应该生发,升发阳气。春天岭南潮湿多雨,也要注意除湿。这样,才能减少春天生病的风险。保养好身体。也是为身体应对将要来临的季节做存款。
今年的立春已经到了,春季已经开启。慢慢地,回南天将要来,阴雨绵绵将到,你为身体储钱了么?做好春季生病风险的减轻措施了么?
用现代的理论解释,我们可以说说风险应对计划。这个分几种,其中规避风险,是令其完全不发生,神医也不到。但我们可以做减轻风险措施和应急预案。所谓应急预案,就是万一事情发生了,怎么办。万一真的春季腹泻,关节痛发生了,我们要去看医生,那我们要准备好事发后有钱去看病,这就是应急预案。所谓减轻风险,就是事先有一定的投入,让风险发生的几率降低,譬如,通过推拿,艾灸,降低周身骨痛,湿重发生的几率,防范未然,这就是减轻风险的做法。


1楼2023-02-11 14: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