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业余时间会给周边地区的电视玩家上门校色,接触了不少CX、C1。开箱即用来说,不论是数据层面还是可调整范围,LG 都是毫无疑问最好的之一。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经常听到暗部死黑、细节被碾碎之类的抱怨,这是由于常规的测量方法无法深入近黑色暗部。而暗部恰恰又是人眼最敏感的区域,暗部不准确,整体的准确性就无从谈起。为什么无分区的IPS无法成为合格的观影设备,原因也就在于ips过高的黑位根本没有能力准确跟随SDR和HDR的EOTF.
我个人的解决办法是不去动工程菜单或者用户菜单的22点白平衡,只调节黑电平。根据经验,一般51-53是适合大多数电视的值。
几乎所有人,包括各种专业评测人,都会告诉我们黑电平应保持默认的50,但实际上,LG电视默认的50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错的。
操作方法是首先处于尽量黑暗的环境,电视播放黑电平测试片,通过目视调整黑电平。默认为50,一点一点往上加。我的目标是16或17及以下为纯黑色,从18开始看到闪烁。你甚至可以牺牲原生黑位去换取更稳定的暗部,一切取决于你自己。
以下是调节前后的对比参考。可以看到调整后(橙色)的近黑色亮度比默认的50(蓝色)更加接近标准。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会经常听到暗部死黑、细节被碾碎之类的抱怨,这是由于常规的测量方法无法深入近黑色暗部。而暗部恰恰又是人眼最敏感的区域,暗部不准确,整体的准确性就无从谈起。为什么无分区的IPS无法成为合格的观影设备,原因也就在于ips过高的黑位根本没有能力准确跟随SDR和HDR的EOTF.
我个人的解决办法是不去动工程菜单或者用户菜单的22点白平衡,只调节黑电平。根据经验,一般51-53是适合大多数电视的值。
几乎所有人,包括各种专业评测人,都会告诉我们黑电平应保持默认的50,但实际上,LG电视默认的50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错的。
操作方法是首先处于尽量黑暗的环境,电视播放黑电平测试片,通过目视调整黑电平。默认为50,一点一点往上加。我的目标是16或17及以下为纯黑色,从18开始看到闪烁。你甚至可以牺牲原生黑位去换取更稳定的暗部,一切取决于你自己。
以下是调节前后的对比参考。可以看到调整后(橙色)的近黑色亮度比默认的50(蓝色)更加接近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