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声律师事务所吧 关注:3贴子:218
  • 0回复贴,共1

被征婚平台误认为“杀猪盘”后封号,维权官司能否胜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几年网络诈骗猖獗,尤其一些不法之徒,抓住大龄“剩男剩女”急于“脱单”的心理,经常会冒充事业有成的单身人士,潜藏在各大征婚网站,寻找目标,锁定对象,一步步“引君入瓮”,最后实现骗取钱财的目的。这样一系列专业的操作被称为“杀猪盘”,意思是“先养猪”再“杀猪”,被害者以为自己是在跟一个人“谈恋爱”,其实背后往往是一个专业团队在对其实施心理操控,一旦入局,很难脱身。
因为这些“杀猪盘”案件频繁发生,所以各大征婚网站也引起了重视,平台运营者也通过加强算法,对账号进行了风险防控等方式,来保护用户安全。但计算机毕竟不是万能的,算法也会出错,如果因为平台原因,把正常用户误认为“骗子”并且对其进行了封号,这种情况,被“误伤”的用户,能申请侵权理赔吗?法院会支持相关诉请吗?接下来我们就结合一则实际案例,来了解一下。
【案情回顾】
小李是某金融公司员工,注册了某征婚交友平台,提交了真实照片作为头像以及实名认证手机号。在李某正常使用账号期间,征婚平台对其账户进行了封号处理,并向其他网友提示称“账号可能存在异常”“不要与之发生金钱来往”等。该情况导致李某多位朋友误认为他是骗子,造成李某名誉受损。小李诉至法院,认为平台运营的算法技术造成误判侵犯其名誉权,请求法院判令征婚平台公开向其道歉予以澄清,并赔偿损失2万元。
征婚平台辩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运营者有权对用户在平台的行为进行监管,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小李为其运营平台注册用户,在与平台其他用户聊天过程中,短期内多次被检测到出现“金融”“基金”“加微信”等“杀猪盘”诈骗案件所涉高频词汇,因此自动触发了平台风控系统的审核规则;随后,经小李致电客服反映情况后,平台的人工核实后已经对该账户进行了解封。
综上,征婚平台认为,自己的行为仅是为公共利益依法履行主体监管责任,系统自动判定原告账户为风险账号,不存在侵权行为。
【法院审理】
在庭审中,征婚平台还提交了《关于涉案软件风控审核系统的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据,向法庭说明其“预防性风控系统”算法逻辑机理,尽到了相应的算法披露义务。结合双方诉辩意见,该案中主要争议点为,平台采取涉案算法风控行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
综合双方提供的证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平台根据涉案“预防性风控系统”针对的词汇和行为可见,该系统设置目的确系为预防“杀猪盘”等网络诈骗行为,系为实现法律要求的监管义务和公共利益,具有正当性。
同时算法设置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合理、合比例,不得存在算法歧视、算法滥用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非法手段,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及被告披露算法逻辑过程,涉案算法设置系基于特定词汇和用户行为的自动化反应机制,并不存在对某类用户的不当歧视。
另外,鉴于涉案平台为陌生人网络交友恋爱类平台,在目前社会背景下加强“杀猪盘”等网络诈骗犯罪的筛查力度,于平台服务类型来说具有一定合理性。而平台在发现误封后,确按照其承诺的人工审核方式,在声明的期限内核查误判并解除账户封禁和风险提示,尽到了与涉案算法风险相匹配的注意义务。
综上,平台基于法律监管要求和公共利益保护的目的,设置“预防性风控系统”算法应用,对用户行为进行中立、无差别的风险筛查,虽因技术水平所限造成系统误判,但尽到了与涉案算法风险相匹配的注意义务,并采取了合理的预防侵权措施,并无主观过错,不构成侵权。最终,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该案判决已生效。
【律师分析】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介绍,该案是全国首次涉及算法风控系统引发人身权益侵权纠纷进行的审理。针对该领域,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均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需履行涉电信网络诈骗信息监测、识别和处置的义务。在此背景下,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对高危风险账户的监测和预防功能,具有算法技术运用的正当性。
具体到本案中,征婚平台为了防止诈骗分子冒充客户“混入”,利用算法对用户账号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合法的,操作也是合规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障客户的利益,虽然因为算法出错,“误封”了小李的账号,但随后人工审核人员以及尽快帮助其进行了妥善处理,可见平台在出现问题后解决纠纷的态度也是积极的,所以从各方面评估,征婚平台的行为都未构成对小李的侵权,本案的判决结果,也可谓是公平合理的。
最后借由本案,也要友情提示广大网友,在网络上的发言不能肆无忌惮,要遵守法律法规,尽量规避敏感词语,否则一旦触发系统“防火墙”,被列为“风险账号”或直接封号,由此造成了经济或名誉上的损失,到时候即使诉至法院,也未必能够获得理赔,很可能要自行承担后果。


1楼2022-11-17 10: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