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笑川吧 关注:5,824,523贴子:169,723,672

今天刷了个视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想当🐭🐭了,我想活在阳光下,我想拥有她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9-10 13:46回复
    空降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9-10 13:49
    收起回复
      冲动过后回到孙吧,我并没有改变,我还是那一只,只会躲在下水道阴暗的角落,看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为了拥有那些所付出的努力。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9-10 13:4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9-10 13:49
        收起回复
          而我,只会看着他们,偶尔有了想法,但很快又会归于现状我真是个fw啊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9-10 13:50
          收起回复
            楼主别水啦,给你看个🤡乐一下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9-10 13:50
            收起回复
              现在刷抖音,看到那种很🔥的视频,都不喜欢看了满脑子都是那个腿,没一点色气的那种,我坏掉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9-10 13:57
              收起回复
                可以ph>12


                IP属地:上海10楼2022-09-10 13:58
                收起回复
                  我说一点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吧,希望有感兴趣的人能耐心看下去甚至能理解并看得懂: 我一直直觉感觉人体本身其实是一个强大的智能机器,自我调节和适应的能力非常强,就比如初见一些恶劣的环境和痛苦肯定刚开始肯定是是无法忍受的,但久而久之量变而质变,你会发现人总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去适应并习惯它们,估计是造物主知晓了这个BUG觉得凡事发展过于极端不仅没完没了而且不利于这个世界平衡性的构建(玩过游戏的人都应该清楚缺乏平衡性的游戏会是怎么样),所以加入了一个阴阳平衡物极必反的机制,所以更有甚者你会发现有些人在面对恶劣环境和痛苦适应到最极端的情况下会反过来形成一种强烈的喜好和依恋心理甚至反过来享受一开始所排斥的事物并反过来厌恶一开始其认为美好的事物,这种适应性很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其实有一种解释,就是人的一生都是在加倍追寻童年所缺失又无法掌控的事物,童年越是被某种痛苦和欲望所折磨,长大后越是难以忘怀,小时候缺爱缺家庭温暖的人长大不断寻找着这种寄托、小时候家里缺有责任担当而日子苦不堪言长大后就不断地想成为这样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小时候物欲情欲被家里控制得死死的人长大后就喜欢到处尽情逍遥享受和放纵情欲等等)。 我一直觉得,人的性状是隐性的基因所遗传带来的,但在生活当中你要是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的形成却是人在适应环境时所带来的,举几个例子看看有没有一些感同身受的人能够共情带入: 1、从小苦于应试教育磨炼培养专注力久坐等能力量变而质变取得不断的积极正反馈和巨大奖赏回报的人,久而久之他们不仅适应了这种环境和痛苦并爱上这不断种努力和竞争的感觉,并且到了往后任何的环境里也继续复制着过往他们的这种快乐(比如在工作岗位内卷拼搏和在家里鸡娃孩子),一旦又回到过于佛系和闲适的生活他们马上会产生很大的焦虑感和不充实感而有罪恶感而产生排斥; 2、一般人在遇到两难问题等重大焦虑问题时不仅排斥思考和可能陷入不良情绪反应当中或者最后是靠朋友一起消解情绪提供情绪价值和头脑风暴才能勉强解决问题或者暂时逃避问题。 但却有一些人从小生活无依无靠甚至没有朋友出谋划策,而一旦遇到什么复杂两难的问题又是很紧急很痛苦又必须得解决的,所以往往逼到最后都得自己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思考去解决,就算是失败了还得爬起来继续思考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因为量变而质变,他们养成了理性又独立思考的强大能力并爱上了思考,此后他们遇到生活当中的任何事物都会下意识地去思考并享受这种思考的感觉,但他们也因为从小没有朋友情感依靠和过于理性的因素他们也变得犹如一部理性机器和逻辑怪,不会谈恋爱而被伴侣嫌弃等; 3、小时候因为家里贫苦凡事都是靠互相接济才能勉强度日,被父母逼迫着要学会牺牲自我与家庭共生而缺乏反抗精神的人,长大后习惯了这种感觉甚至与伴侣结婚后也不断地享受着即使牺牲自我也要为自己父母兄弟姐妹考虑的快感; 好了,以上说了那么多,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有时候人们眼见并非为实,别说个人,人类的一辈子总是在把自己有限维度有限空间的狭隘认知断章取义地归纳为对宇宙的整体认知从而不断地又破又立,我们一直沉浸的生活本身很多只是我们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但其并非是生活本身的真相。 只能说,人们很多时候只用一种思维维度和角度去看待问题都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这也是绝大多数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生活日常,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总是有矛盾冲突除却利益因素外,复杂就复杂在这个世界多角度多维度多因素的而每个人的认知却是有限的所以很难互相理解和沟通,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局限性。所以,真正的智者都懂得无为而治谨慎低调做人做事,有问题一定是集中广泛意见和讨论而非一言堂地解决问题,傲慢和偏见只会带来灾祸。 还有,事物本身是具有两面性的,就比如很多时候那些在表面上看起来牺牲自我的人往往鄙视着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自我的人,且不知孰是孰非一个人若连自我感知都没花时间去耐心思考又如何去有耐心思考感知别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与需求呢?就像很多父母爱孩子一样,不错他们确实是很爱他们的孩子,可却老爱干因为自己爱吃鸡腿而给根本不爱吃鸡腿的孩子吃鸡腿这种事,因为这世间的残酷性就在于,一个人对自己是怎么样他往往对别人也会是怎么样,一个人若人格不健全他便会持有“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观念认为认为人格健全的人都是虚伪和披着道德外衣的败类,从而陷入不断恶性循环寻找同类近墨者黑的深渊。 说到底,世间的冷漠之人和恶人的产生往往都是因为他们童年遭遇过相似的冷漠和恶,人真正的平衡性还是在于自我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才能真正做到感知这个世界的真相,切忌现实主义者骂理想主义者虚伪和不接地气,理想主义者道德绑架现实主义者太过恶俗和野蛮。 所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人类总是不断地在重复过往的错误”,当人有了名誉、有了利益、有了宗族和各种组织形式乃至于国家的集体归属感、有了价值、有了信仰等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10 14:02
                  收起回复
                    干脆重开吧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9-10 14:03
                    回复
                      1k的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9-10 14:04
                      收起回复
                        不追星,不二刺螈,但我此刻确实觉得全世界不管是好妹妹还是lkd,都不如她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9-10 14:05
                        收起回复
                          已经是我的形状了捏反复受韵了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9-10 14:06
                          收起回复
                            没一点点色气看了她所有视频,其他的不喜欢,就喜欢这一个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9-10 14: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