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爱好者吧 关注:56,130贴子:4,466,968

我的收音机情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2-09-08 09:21回复
    入坑半年以来,虽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迷,然而还是感觉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不,刚刚又在鱼上淘了一台索尼的SW10。等待快递的日子,总是期盼并且煎熬。在这煎熬的间隙里,总算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过去,梳理一下我与收音机的结缘以及过往。


    IP属地:山东2楼2022-09-08 09:22
    收起回复
      时间来到年,那一年发生了很多的大事。为了更方便接受外接的信息,条件稍微好转的父亲买来一台收音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是个竖版的纯中波收音机,上面还有一个小显示屏,是个电子表,有个红色的指示灯,装两节5号电池,没有专门的电池仓盖,换电池需要把整个后盖都打开。有了这台小机器,那感觉就不一样了,不用像听广播那样时间受广播站的限制,收听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选择。那段时间,感觉父亲在大街上闲聊的时候,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当时我太小,肯定不能明目张胆地去玩父亲的宝贝,只能趁他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把玩一下。直到有一天,收音机坏掉了。好像就是声音小,指示灯也不亮了。那也是一个记忆非常深刻的场景,父亲骑自行车带着我,到15公里以外的县城去维修。记忆当中维修店的柜台挺高,我得踮着脚尖才能看到上面的东西。一个小年轻把收音机摆弄一番,说电容坏了,我们这里没有这个容量的零件,还不上。我当时不到8岁,竟然能把这些专业术语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维修的结果就是修不了,只能报废了。带回家后,父亲吧它放在一个小纸箱里,我虽然偶尔也能拿到,但是,既然不响了,玩着也没劲,慢慢地就淡忘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往前走,我也上了初中。一天,物理老师拿着一台收音机当做教具,进了教室。课堂内容并没有记住,倒是勾起了我对收音机的遐想。回到家,找到了那台尘封已久的小机器。装上电池,还是仅有一点点嘶嘶的声音,也收不到台。指示灯不亮,电子表也不显示了。但是收音机上面的字母却认识了,现在还记忆尤新:.拿到以后,就偷偷带回学校了。买了个小“电子”——就是纽扣电池,装上,还好,电子表是能用的。虽然声音很小,好歹还是可以出点声。从那时候开始,就注定了我要走上和电有关的道路了。整天的拆解和组装,电线时不时地就断了。为了修理这个收音机,自己研究搜集了很多的办法和材料。没有电烙铁,就用蜡烛烧红dao片去焊接。没有焊锡丝,就去自行车修理部找用完的补胎的胶水瓶,捡一些废旧的白炽灯泡,从上面都能弄到一些锡。回去做饭的时候用小铁盒放进灶膛融化了,弄成锡片或者锡条。没有松香,甚至跑到戏班子里找拉二胡的师傅去借。这么折腾也没有把它捣鼓好。忽然有一次,和同桌打闹的过程中,收音机从手里跌落,好像是摔疼了,突然大声叫了起来——居然正常了。指示灯也亮了,声音也打了,收台也正常了。这似乎也验证了后来大学老师的一句话,电气电气,三分gui气。


      IP属地:山东4楼2022-09-08 09:28
      收起回复
        收音机正常以后,我的日子也归于正常,虽然也少不了三天两头的折腾,终于还是在日益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慢慢又沉寂下来。只是偶尔听一听,虽然是当时最简单的中波收音机,但当时的收听环境是真的干净了,除了拉绳开关的一点电磁辐射,再也没有别的电器可以干扰到无线电波了。
        中学的学习生活单纯而枯燥。所幸农村比城市的孩子还有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还会比城市的孩子多两个假期——麦假和秋假。所谓麦假,就是收麦子的时候,因为那时大型的联合收割机还没有普及,大家都是靠人力来收割。上了中学的孩子,已经是半个劳动力,肯定要回家帮忙。况且老师们家里也都有地,也要收割庄稼。所有就有了麦假和秋假。麦收的场景通常是紧张而忙碌的,一年的收成全部压缩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谁也不敢大意。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天气了。每天傍晚的时候,家里大人都会特别关注时间,生怕错过了中央台的天气预报。会当正事一样交代给孩子回家看天气预报,看看夜里到明天什么天气,是不是有雨。除了特别关注济南以外,还要关注郑州,因为处在济南和郑州之间,有时候和郑州的天气会更加接近一点。如果预报阴天或者有雨,当天晚上就要准备好大块的塑料布,把粮食严严实实地盖起来。在没有手机和网络的年代里,能够行走的信息平台就只能靠收音机了。这个时候,如果谁拿出一台收音机去听广播里的天气预报,那就绝对是大家的福星。大家围在一起,静静地聆听:今天夜间到明天,我省大部地区…这也是在我印象里,收音机与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联系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以及农业税的取消,农民不再看天吃饭,原来历时近一个月的麦收常常在几个小时内就结束了,大家也不再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收音机唯一能露脸的场合也悄然不在了。


        IP属地:山东5楼2022-09-08 09:28
        回复
          再大一点以后,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大学,行囊当中,带了一台收音机。当然儿时的那一台早被我拆解的不成样子,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一台凯迪的全波段指针式的收音机。花了二十块钱买的,高中跟随了两年,又陪我来到一个西部的省城,又将在这里陪我度过几年的幸福时光。其实还有一台放磁带的随身听,圣宝牌的,绿色机身,也带有收音功能,而且是两个波段,带外放。高中学习英语要联系听力,也算做过贡献。那台机子至今还在,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还特意找到了。睹物思人,充斥脑海的还是那段青葱岁月。
          大学时代,U盘还没有普及,大家交作业都用3.5寸的软盘,MP3还是一件奢侈品,同学们的娱乐生活主要靠随身听和CD机。家境好一点的,会买一个索尼的或者其他的洋品牌,而我还是以收音机为主。当时也买过一台便宜的磁带随身听,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当然收音机也是每个同学的必备,是头戴的耳机式的,每次的英语考试,四六级的英语考试,都用得到。但是那个小机子只能听调频,想听别的,就满足不了了。那个时候神舟五号还没有飞天,全班只有两个同学有手机,是诺基亚的直板。宿舍也没有电脑,电磁环境还是可以的,用那一台20块钱的全波段收音机还可以听听一些JINGWAI电台的节目。
          学了专业课以后,对收音机的爱好开始侧重于电路原理的了解。热衷于动手的我,开始自己筹措资料和元器件,开始制作调频发射器,扩音器,电视机等等。当年用覆铜板雕刻的彩电的主板目前仍在,大家可以从我之前的帖子里看到它。我做的调频发射器用9V的层叠电池驱动,功率不大,还经常跑频,但是也足以覆盖了两层宿舍楼。老师对我的爱好也是大加鼓励,当时还带动了一阵子收音机热,好多同学也跟风似的买了不少。但是苦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能力购买一台进口的洋品牌。
          当时的学校里每年的毕业季都会形成几场旧物交易会,都是当年的毕业生们把自己不用的东西拿出来摆摊出售,有旧书,健身器材,乐器等等,这里面就被我淘到一台索尼的随身听,要价50元,磁带播放功能正常,用耳机听音效真棒。但是收音功能和液晶屏的显示都不能用了,是有一条连接主板和面板的排线断裂了。同学建议我别买,但我就是心动了,外观还挺干净,虽然有磨损的痕迹,但是没有大的划痕。我觉定买下来,我觉得我可以把排线接上。回头拆开机器,看了一下,发现不好接。柔性线路板,宽度不到1厘米,竟然有30条线路。我想放弃,拿到校外的维修部咨询了一下,说换条排线要30元钱。说一下当时的物价吧,我做勤工俭学,每天早起扫马路,一个月的工资是300元。每天的伙食费大约是8-10块。30元有点小心疼。一咬牙,决定还是自己修。排线接不上,就拆掉,用细铜丝做飞线。
          在网购不流行的当时,什么材料都不好找。最后忍痛废掉一个耳机,用里面的铜线做飞线。接好线之后,随身听的所有功能都起死回生,我视为珍宝。机器所有的细节将我震惊。线路布局,元件的焊接,壳体的严丝合缝,声音的无可挑剔,让我觉得这就是一件艺术品。我当时就在想,我们的工艺能不能达到这样精湛的程度。后来参加工作以后,在不同的场合,看到来自riben的雅马哈和JUKI的高速贴片机,那种风卷残云的速度与精准度,都不禁暗暗地担心。等到自己也从事了电子方面的工作,才感觉到,民用电子产品方面与日本的差距,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差距,更多的是在于用心与否。
          甚为遗憾的是,这台为它倾注过心血的心爱的宝贝也在后面的岁月中不幸丢失。那台伴随我整个大学时光的20元的小凯迪也被我好奇心起弄死了。(用打火机的放电器电击了一下收音机天线,大家千万不要尝试)之后的大约10年时间没有买过收音机。直到疫情之前的一年,家里盖房子。当时都想好了,在三楼的一个角落专门留出一间房子做书房,放上几台音箱和收音机,拉上长长的室外天线。结果因为政策的原因,楼房没盖成,只盖了几间平房,计划泡汤。但是收音机还是买了,只是简化了,花200多,弄到一台德生的310et。其实买来之后,只新鲜了一段时间,并没有每天收听的心情。孩子的闹腾,生意的折腾,电波里到处充斥着各种的叫卖声。虽然不怎么听,但是并没有冷落和忘记它。每次外出,都会带着它。


          IP属地:山东6楼2022-09-08 09:29
          收起回复
            这花费不了太多的,总比黄堵毒花费少,有益身心健康,吧里玩机,谁总会多买几台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9-08 09:29
            回复
              半年前的一次意外,让我突然来到收音机爱好者吧,看到里面有那么多的爱好者,才知道自己并不孤单。看看大家发的帖子,涨了不少知识。也跟着买了一些机器,少有新机,多半是是淘来一些二手的旧机器。有时候去集市上的地摊去淘,有时候通过网络,总之感觉热情被点燃起来了。其实热过以后,也不乏反思。买回来把玩几天,新鲜劲过了就想看看别的。电台就那么几个电台,节目还是那几个节目。为什么频繁地买进收音机呢?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机器买回来,先看看外观,在听听音质,闲暇时再对比一下几个机子的收台效果。其实这也违背了收音当初的设计初衷和发展过程。记得一位大咖总结的非常到位,说收音机最主要的功能是“收”,收台的能力,如果收不到信号,就没有作用了;其次是“音”,能把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好听的声音放出来,赏心悦“耳”,才是正道;最后才是“机”,这也是很多人孜孜追求的。一台机器,兼有良好的接收能力,收到尽可能多的电波,并用优美的声音放出来,还要在外形尺寸、色泽材质、手感分量、视觉美学、电器工艺等等各个方面得到大家的认可,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大家在贴吧里分享各个机子的使用体会,争相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甚至评价各个机型的优劣短长,难免也会附和几声。看到很多人感叹收音机的未来不容乐观,也有同感。就像我文章开始说的,收音机在农村作为天气预报员的使命已经结束了,在各种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传统地位已经被冲击的难见踪影。就像当年的相机胶卷,富士和柯达分庭抗礼铺天盖地,到现在也是踪迹难寻。收音机的方向在哪里,可能不是我们这些爱好者们说了算。
              吧里的爱好者众多。很多人都是骨灰级的玩家,有资金,有时间,有品位。每个人的出发点也可能不一样,有人为了新鲜,高价买入,低价转让,只图先睹为快。有人低价淘换,高价卖出,作为一种业余收入。相信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钱宽裕了,就买个好点的新机子,体验开心和惊喜;不宽裕的时候,淘个旧机子,感受一下岁月和沧桑。
              呵呵,不知不觉一下午写了这么多,明天索尼SW10就到了。希望不会翻船。


              IP属地:山东8楼2022-09-08 09:29
              回复
                4700多字的帖子,愣是发不上来,没办法,只能剪的一块一块的,自言自语吧。呵呵


                IP属地:山东9楼2022-09-08 09:35
                收起回复
                  玩了一圈,最后回到了声音好、操作方便、省电的道路上来了


                  IP属地:河北10楼2022-09-08 09:40
                  收起回复
                    玩,不要纠结
                    买买买,人生短短几十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9-08 09:42
                    回复
                      索尼的不错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9-08 09:51
                      收起回复
                        好的,学会了,!!!用打火机的放电器电击一下收音机天线!!!


                        IP属地:北京13楼2022-09-08 10:07
                        收起回复
                          码字不容易,顶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9-08 10:54
                          回复
                            文采不错,这么多字不容易👍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9-08 10:58
                            回复
                              收音机话费其实并不大,我也在反思,我自己买了那么多收音机究竟有没有必要,最后认为,有必要,把玩把玩嘛,领略各类收音机的特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9-08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