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769贴子:2,972,365
  • 9回复贴,共1

道之动用,从始成到反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之动用,从始成到反弱
动,不只反,也有始。用不止弱,也有成。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善反且善弱。
善者,潜能也。能者,现善也。善也者,动用也。能也者,既动用矣。
他就是:
始也者,道之动也。成也者,道之用也。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也是: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毎也。每也者,成也。成也者,既长之也,盛也。
有,名万物之反也。无,名万物之弱也。
有,是一个成即反的枢纽。夫枢纽,物壮则老。这样理解。
以此。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名论康庄[握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8-06 16:08回复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标志性的指标性的观察,
    ---
    反者道之动,汉朝初年,经历顺序平叛,和后期平乱七王,汉朝如百川入海,其奉行的黄老之道,治理的朝廷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百家杀绝,出战失利,大将投敌,国内动乱,反者之多,说明道动了。黄老之道人才进山,朝廷黄老之道衰落,即便到了宣帝也挽回不了百家生机,以补充汉朝已经断绝的运势。
    ----
    弱者道之用,
    弱者说的是绝对的弱小,即便是,汉初以后,黄老法家执政,他们的势力一直都是弱小的,相对于儒教,其合理限制儒教,使百家文化得到发展,这个趋势到汉景帝时期逐步打破,法制逐步破坏,根基逐渐失去。再看儒家,儒家之强在汉初就是如此,到了汉武帝堂而皇之登上权力中心之后,其所用皆是用强,强者本性暴露,行之不道之行。


    IP属地:河北2楼2022-08-06 18:20
    回复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反,通返。动,是运动,是运动规律。道的运动规律是:开始是道未生天地万物的状态,然后是道生天地万物,然后是天地万物不断发展变化(大逝远),然后是天地万物又返回到道未生天地万物的状态(返)。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反者道之动,或者说反(返)是道的运动规律中的一个环节。


      IP属地:湖南3楼2022-08-06 18:24
      回复
        弱者②道之用。弱,是对道的属性的运用,是对道的运动规律的运用。首先要明白弱是什么意思,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弱有什么特点。弱有什么特点呢?弱的特点是:能持续变强。可持续性发展,是符合道的运动规律,是符合道的第二个属性的。道生天地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道生天地万物,是道的运动规律的第二个环节。因此说,弱者②道之用。不明白弱的特点,就不会明白弱者道之用,就不会明白柔弱胜刚强。


        IP属地:湖南4楼2022-08-06 18:37
        回复
          讲的很棒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8-07 01:44
          回复
            回复楼主; 蓝田翠竹;道之动用,从始成到反弱;
            学习道德径要 上窜下跳寻找源头或下家粉丝。老子这一章是相继 易经 ;日同人同人日;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日;天与火;君子以类族辩物。
            ...............相,,,同人曰同人,,,马
            ...............声,,,反者道之动,,,恩
            ...............段........................克
            ...............子,,,孑曰颜回曰,,,思对话。


            IP属地:宁夏8楼2022-08-07 21:01
            回复
              象曰;天与火;君子以类族辩物。[ 尚书;洪范]中说; 有无作好,遵王之道。
              ........捧,,,同人于门,,,,直
              ........哏,,,有生于无,,,,覌
              ........逗.....................与
              ........哏,,,同谓之玄,,,,反驳
              论语; 求为可知也,不患莫已知,患所以立,不患无位。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IP属地:宁夏9楼2022-08-08 21:02
              回复
                回复楼主;蓝田翠竹;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干有,有生于无。
                康徳有云; 思维无直覌是空的,直覌无概念是 盲。
                .................老子;..................道可道....................马克思;
                ..........天长地久.....................道可道................存在决定意识。
                .........上善若水................................................公共权力。
                ..........共壁四马;..............................................四种因素。
                .........故常无欲,常有欲。...................奥尔良派和正统派两个集团中每一个集团.......。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价值是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人们的认识近似于一串圆圈。
                ,,,,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意识形态领域。
                .....君子终日行;..................................用理想的意图去实践辩证的唯物主义。
                ......大邦下流......................................资本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人们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道生之,德蓄之,势成之;..................思维对实践的复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IP属地:宁夏10楼2022-08-09 21:23
                回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名:形态、表象。“……,……也”为文言判断句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8-10 14:37
                  回复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康德.....................道可道............................老子
                    ...........智性直覌.......................................................玄德;
                    ...........先验哲学........................................................圣人;
                    ..........原现象的把握;..........................................仁心升人道;
                    ......对绝对的存在者的把握;................................仁智礼义信;
                    .....智性直覌第二因素目身意识。..........................玄 览;
                    .........心而上的直覌.............................................上德不德;
                    .......在我思中的自我摡念;..............................仁心,心态,六亲不和。
                    ..........派生直观;.................................................神得一以灵;
                    ..........本原直覌..................................................人心升人道;
                    ....人类灵魂的基本能力;.............................仁智礼义信; [精神的覌看]。
                    .........理智直覌......................................................道可道;
                    ...........想象力;.......................................................太 牢;
                    ...........上帝...........................................................前识者;
                    智性,即在经验范围内对对已有...................上徳不徳,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徳;
                    直覌进行连结的官能;...................................是以无德。


                    IP属地:宁夏12楼2022-08-10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