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吧 关注:291贴子:1,577
  • 0回复贴,共1

信息化驱动新课改,新课改构筑新课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宝生部长所言的“课堂革命”正是实现这一课改新思路的一把利器。当代“课堂革命”的实质是要实现“四重革命”:目标革命、动力革命、方式革命与文化革命。
在目标革命上,课堂要实现从“知识核心”目标向“学生素养核心”目标的转变,将教学关注点真正转移到“立德树人、全人发展”的科学目标定位上来。
先锋5G智能高效课堂一致提倡的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与应用的学习,是解决挑战性问题的学习,是主动知识建构的学习。
在动力革命上,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弱化问题,甚至要将之置于高于“教法优化”的位置上来,要切实突破单纯知识学业负担对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抑制,善于用活知识教学来催发学生源自心灵与精神的学习自能量。
5G智能高效课堂背后的各学科大单元知识体系,是多名一线优秀名师在反复实践、总结、优化后生成的优质课程资源体系,全体教师利用假期实践集体教研、深度备课。
在方式革命上,要突破知识传授式教学的枷锁,真正落实“3P”教学,即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参与型教学(Participation)与基于项目的主题教学(Project),凸显知识获得“过程”的魅力与价值,构建过程为本的新教学。
5G智能高效课堂从单篇教学、单例题教学走向整体教学或者教材单元教学。进入大单元教学,肯定是先整体认知,随后分步学习,最后再整体建构。整体呈总-分-总的结构。
大单元首先来自于大任务、大情境,基于情境和任务产生冲突,就会产生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老师抛的问题,而是学生的真问题。基于问题开展活动,最大的好处是真正能在活动中让学习恢复本质。
在文化革命上,要强调课堂的“生活”属性,将课改视为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学生课堂生活的质量、状态,将课改种子嵌入到课堂生活的细胞与基因中去,让课改的洪荒之力在课堂生活世界中引爆,力促全面、深刻、立体的“课堂革命”发生。
课堂中,老师正能量的思想、精神追求和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将教学联系生活,孩子更能理解社会的运作,对生活充满热情,敢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拥有健康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为应对新的挑战,未来教育趋势将更深地转向能力培养。在高效课堂的不断推进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都将得到持续发展。秉持着培育孩子们成长的内在动力、内在生产力和内在能量的理念,为孩子更好地面对未来世界赋能!


1楼2022-08-05 15: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