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吧 关注:509,695贴子:363,305
  • 8回复贴,共1

7月15日新题,共同学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感觉心里难受,该流泪时不流泪对身体有害。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憋着不哭是会憋出病来的。每个人都有体会,哭一哭,情绪宣泄出来,释放压力,会感觉轻松许多。长期压抑郁结,身体会出各种毛病。除了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宣泄压力,像深呼吸,吼叫几声,或者是找实物宣泄一下,可以摔枕头,但建议不要摔啤酒瓶、杯子和自己的手机等。
2.一般而言,人出生时都是远视眼。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远视眼看近处不清楚,看远处也不一定清楚。新生儿天生就是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东西。和其他马牛羊等动物相比,人类其实都是早产儿,很多身体器官发育都不完善,就出来了。没办法,不早产就生不下来了,因为人类的脑袋太大。新生儿还没发育完全,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是先天的生理性远视,随着身体发育,到十几岁才能达到正常。但现在的孩子在达到正常之前就又近视了,眼轴过长了。
3.从理论上讲,人眼能看清楚无限远处的物体。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人眼的原理就是小孔成像,理论上能看清楚无限远,但受光线等外在条件和人的眼球本身的健康程度等影响,实际上根本做不到。
4.人的眼泪有杀菌作用吗?____
A. 有
B. 没有
正确答案:有
解析:眼泪有杀菌作用。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能够使细菌溶解死亡。另外,眼泪中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都具有抑制细菌和抵抗细菌的作用。
5.眼角膜中有没有血管?____
A.有
B.没有
正确答案:没有
解析:眼角膜位于眼球前部,正常的眼角膜是透明的,有敏感的神经,但没有血管。有血管就不能透明了。如果眼角膜上长出血管了,那就是发生病变了。
6.老花眼就是远视眼吗?____
A.是
B.不是
正确答案:不是
解析:老花眼和近视眼虽然症状类似,都是看近处不清楚,看远处清楚(有的远视眼看远处也不清楚),但导致的原因不同。老花眼是人到老年后,眼睛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而不是眼轴变短。远视眼则是眼轴偏短造成的,就像前面说的婴儿天生都是远视眼。所以老花眼和远视眼不是一回事。
7.近视和远视会同时出现吗?____
A.会
B.不会
正确答案:会
解析:近视是眼轴变长,花眼是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两回事,所以近视和花眼会同时出现。这个问题,45岁以上的老近视眼们会有很深刻的体会,戴着近视眼看得清远处了,但看近处就花眼了。摘了眼睛,看得清近处了,但远处又看不清了。特别是那些高度近视的,远近都看不清。
8.对于长时间紧盯着电脑或电视屏幕的人而言,____可减少眼干和视疲劳。
A.多眨眼
B.少眨眼
正确答案:多眨眼
解析:眼角膜上没有血管,主要从泪液中吸收营养。每次眨眼,就有眼泪在眼角膜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泪膜。多眨眼睛,就可以多给眼睛输送泪液,增厚泪膜,改善眼睛的屈光能力的同时,还给眼球送去营养。
9.日常食品中的米、面等主食和块根类食物,它们虽没有明显的甜味,但却是食物中葡萄糖的主要来源。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口感和含糖多少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面和米中含糖量都很高,大米含糖量大约是72%,面粉的含糖量一般在73%左右。但他们所含的并不是甜的葡萄糖,而是以淀粉为主,淀粉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葡萄糖。
10.进食非甜味淀粉类食品后,血糖浓度也会明显增高。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淀粉是由葡糖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物质,进入人体后,经过分解的过程,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进食非甜味淀粉类食品后,血糖浓度也会明显增高。
11.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尿中没有葡萄糖。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一般而言,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之后,尿中葡萄糖会增加,但在一些情况下有的也没有尿糖的症状,比如伴发肾病等其他一些疾病的,会导致没有尿糖出现。所以尿糖不是判断糖尿病的绝对标准,血糖才是。
12.化学成分上,蔗糖是一种____。
A.二糖
B.单糖
正确答案:二糖
解析:二糖,也叫双糖,是由二分子单糖组成的。葡萄糖是单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二糖,摄入人体后,必须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13.日常生活中,在食物内所加入的无论是红糖、绵白糖、砂糖或冰糖都是____。
A.蔗糖
B.乳糖
C.麦芽糖
D.葡萄糖
正确答案:蔗糖
解析:红糖、绵白糖、砂糖或冰糖,都是蔗糖,只不过是制作方法不一样,而且蔗糖是双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里的,是双糖;麦芽糖是小麦、糯米中的,也是双糖,都得经过转化才能成为能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
14.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浓度过____为特征,由不同病因促成的疾病。
A.高
B.低
正确答案:高
解析: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糖尿病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血糖浓度高,也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长期存在血糖高,就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15.人体内有多种在不同情况下可升高血糖的激素,但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____。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胰岛素
解析: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糖尿病就是身体里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来的。胰岛素是胰脏分泌的,可以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糖尿病。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人工合胰岛素。肾上腺素是刺激人体兴奋的。
16.成年人体内所含水分约占体重的____。
A.10%
B.60%
C.90%
正确答案:60%
解析:人的身体中60%左右都是水,所以不光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这道题还是很好区分的,因为三个答案相差较大,10%太少了,90%又太多了,肯定要选60%。
17.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龄越小,体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____。
A.大
B.小
正确答案:大
解析:一岁以内的婴儿,身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75%。实际经验也是这样,年龄越小,人显得越水嫩;年龄越大,人显得越干枯。珠圆玉润还是形容枯槁,就是含水多少不同。
18.若人体失水达到或超过____,将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A.3%
B.5%
C.20%
正确答案:20%
解析:和人体含水60%那道题类似,即便不知道准确数据也不会选错的。因为按照常识来说,失水3%或者5%都是太少了,肯定没事。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媒介,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都离不开水,人体失水20%,就会引起人体系统性紊乱,危及生命。
19.人是____动物。
A.恒温
B.变温
正确答案:恒温
解析:这个好像不用解释了。温度高了那叫发烧,温度低了那叫失温。
20.人体的汗液是____的。
A.酸
B.甜
C.苦
D.咸
正确答案:咸
解析:这个也是常识了,每个人都有过脸上的汗流到嘴里的感觉。汗液是咸的,因为含有一定盐分。
21.人体主要散热途径是____。
A.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与对流和蒸发(出汗)
B.排尿
C.排粪
D.呼吸
正确答案: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与对流和蒸发(出汗)
解析:这个也不用解释了。排尿、排粪虽然也能散热,但不可持续。呼吸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的。
22.在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____,血流量减少,体表辐射散热减少或停止,汗腺完全停止分泌,达到保热的目的。
A.收缩
B.扩张
正确答案:收缩
解析:热胀冷缩在这里也适用。温度高了,皮肤血管扩张,散热;温度低了,皮肤血管收缩,保热。
23.一般而言,青蛙长期闷在水里会被淹死。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青蛙是用肺呼吸的,在水中待一段时间后就必须出来呼吸,所以长期闷在水里会被淹死的。而青蛙的前身小蝌蚪是用鳃呼吸的,可以一直待的水里不会被淹死。青蛙是两栖动物,蝌蚪用鳃呼吸,长成青蛙后,用肺呼吸。
24.蚯蚓靠____呼吸。
A.肺
B.勰
C.鳔
D.皮肤
正确答案:皮肤
解析: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而是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蚯蚓的体表分布有大量的微血管网,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从进化的角度讲,最初肯定都是用皮肤呼吸的,只不过后来有的向外进化出了腮,有的向内进化出了肺,有的则比较原始,没怎么进化,还是用皮肤来呼吸。
25.下列动物中,没有汗腺的是____。
A.鸡
B.猫
C.狗
正确答案:鸡
解析:这道题比较容易选错。我们经常会说,狗没有汗腺。其实哺乳动物基本都是有汗腺的,狗也是有汗腺的,只不过是汗腺很不发达。狗四个爪子的肉垫上是有汗腺的,但太有限了,所以狗非常怕热。狗主要是伸出舌头,大口喘气,靠分泌大量唾液来代替出汗降温。猫和狗类似,汗腺也主要集中在爪子的肉垫上。
而像鸡这样的鸟类是真正没有汗腺的,只能靠前面说到其他方式来散热,包括通过呼吸来蒸发散热。
26.在干净环境中的孩子,一旦接触污染严重的环境,哮喘发病率会猛增。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其实不光哮喘,其他很多疾病都是,孩子生活的空间太纯净了,对外界就越不适应,遇到什么都过敏。所以养孩子不能太精细了,得让他和这个世界尽量“兼容”。当然也不是说非要适应严重污染的环境,但道理大体如此。
27.哮喘易发于____季节。
A.春秋
B.夏冬
正确答案:春秋
解析:春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对呼吸道形成刺激,诱发哮喘。夏季较热、冬季较冷,但温度相对稳定,反倒不容易诱发。另外春季花粉飞絮多,吸入这些东西也容易引发哮喘。
28.哮喘的病变位置在____。
A.支气管
B.鼻腔或口腔
正确答案:支气管
解析:哮喘又叫“支气管哮喘”,病变的位置在支气管。哮喘就是支气管因为受到某种刺激,突然痉挛,黏膜水肿,引起气道狭窄、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因缺氧而昏迷。
29.哮喘发作时,应用支气管____药物。
A.收缩
B.扩张
正确答案:扩张
解析:哮喘发作时,呼吸道痉挛,呼吸困难,所以要用扩张药物,让支气管肌肉松弛,空间扩大,让空气可以通畅地出入。
30.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呼吸频率要比成人____。
A.快
B.慢
正确答案:快
解析:成人的呼吸每分钟大概20次,儿童可达三四十次,这是因为儿童的肺活量小,而代谢又比成人旺盛,所以呼吸频率要比成人快。
31.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分析,相比于吃奶粉的孩子,母乳喂养的孩子更____发生呼吸道感染。
A.容易
B.不容易
正确答案:不容易
解析:在防御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中,有一种抗体特别重要。这种抗体在婴幼儿中水平很低,但母乳中有这种抗体,吃母乳的孩子就可以获得这种抗体。而吃奶粉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产生抗体。所以母乳是不可替代的,能喂母乳还是喂母乳吧。
32.青少年不会患上高血压。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在一般观念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患高血压的越来越多,值得警惕啊。
33.贫血时,常会感到心跳气促。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贫血的时候,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运输的氧气也减少,造成心脏供氧不足,人就会感觉气短。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心脏就会加快跳动来输出新鲜血液。
34.输注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共用注射器等不安全的注射行为,以及不安全的性接触等,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感染。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比如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个水杯喝几口水,都不会传播。乙肝的传播必须是亲密接触,像母婴之间、性接触、血液传播,像题目里提到的注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就会造成乙肝传播了。
35.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多数属于____肝炎。
A.急性
B.慢性
正确答案:慢性
解析:可以记住“甲快乙慢”,就是说,甲肝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是急性肝炎,来得急去得快,而且可以自愈。乙肝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则是偷偷摸摸来,无声无息地破坏肝细胞,而且长久不愈,属于慢性肝炎。
36.共用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针具或其他尖锐器具,____导致感染。
A.会
B.不会
正确答案:会
解析:和乙肝类似,这样会造成传播的,因为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有了血液的直接接触和交换,感染率很高。
37.在大部分病例中,白血病主要是____的。
A.先天遗传
B.后天获得
正确答案:后天获得
解析:白血病是因为造血细胞出了问题,血液中的白细胞明显增多,病人的血液不像普通人那样红,而是偏白,所以叫“白血病”。白血病只有5%与遗传有关,大部分是后天机体免疫问题,所以主要是后天获得的。
38.通过验血、生化检验等,搜索和鉴定癌标记物,可早期诊断和发现癌症。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癌标记物主要指某些蛋白和抗体,这些标记物和体内癌细胞的生长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来发现和诊断癌症。
39.化疗引起的脱发一般是不可逆的,多数为永久性脱发。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化疗引起的脱发一般是可逆的,因为毛囊还保持着活性,停止化疗一两个月后,头发就开始长出。
40.癌细胞属于____。
A.细菌
B.病毒
C.正常细胞的变异
正确答案:正常细胞的变异
解析:癌细胞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正常细胞变异来的,是细胞中的“叛国者”。
41.淋巴细胞属于____。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正确答案:白细胞
解析:红细胞主要运输氧气,血小板主要负责凝血,白细胞主要是用来免疫的。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42.肥胖增加冠心病发病率。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肥胖者患上冠心病的概率远远要高于标准体重者,因为肥胖的人摄入过多热量,转变为脂肪存储起来,会增加心肌的耗氧。肥胖的人一般会伴有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43.相较于成人肥胖,儿童期肥胖对健康更为不利。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儿童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脂肪肝等等,还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肥胖还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肥胖脑,影响智力发育。而且儿童的肥胖会引起他人的歧视,造成心理创伤。
44.人的脂肪细胞总量决定期为____,这是脂肪细胞最活跃的增殖期。
A.青春期
B.胎儿的第30周至出生后5岁
正确答案:胎儿的第30周至出生后5岁
解析:胎儿的第30周至出生后5岁,是脂肪细胞最活跃的增殖期。这个阶段,如果孕妇营养过剩,或者对孩子过度喂养,就会使体会的脂肪细胞大量增长。增长的细胞一旦定型,就不会因为减肥而消失。所以说“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长大后胖不胖,很小的时候就定了。所以有时候胖不胖,责任不在自己,在父母。
45.一个人的脂肪含量取决于两个方面,即脂肪细胞总量和单个脂肪细胞的体积。单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肥胖称为____。
A.增殖型肥胖
B.肥大型肥胖
C.复合型肥胖
正确答案:增殖型肥胖
解析:这个比较好理解,脂肪细胞数量增加了,叫“增殖性肥胖”。如果是脂肪细胞数量没有增加,而是单个细胞肥大了,就叫“肥大型肥胖”。如果是数量增加了,单个也肥大了,就叫“复合型肥胖”。
46.在某些情况下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热对人体有益。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发热有利有弊。有益的一方面是,与不发烧的病人相比,发热能破坏病菌、病毒的生长环境,阻止其生长,还能加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帮助消灭病原体。
47.人体中,一旦发现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入侵,喉咙就会出现咽痛、发热、局部组织红肿、化脓或有渗出物附着等症状、体征。那么,“咽痛的轻重就表明了病情的轻重”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咽痛本身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很多疾病会导致咽喉痛。症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状态,但不一定能够反应疾病的有无或轻重程度,症状的改善不一定就表明疾病的改善,而症状的剧烈也不完全代表疾病加重。
48.患者感冒发热去医院看病,血常规的报告显示其白细胞、白细胞里的中性粒细胞计数都偏高,据此可以推测患者发热的原因可能是____。
A.病毒感染
B.致病细菌感染
正确答案:致病细菌感染
解析:病人发生细菌感染时会引起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现象,这是人体启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细菌。病毒感染则是导致白细胞降低,因为免疫力下降,再加上病毒进展比较快,机体没有来得及出现免疫反应,也会导致白细胞变低。
49.由病毒引起的,通过埃及伊蚊叮咬而传播的,患者往往会急发高热的急性传染病是____。
A.疟疾
B.登革热
C.艾滋病
D.埃博拉病毒病
正确答案:登革热
解析:疟疾是一种叫按蚊的蚊子传播的,但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不是病毒,题库中有这样的题目。艾滋病是病毒引起的,但不是蚊子传播的,而是密切接触传播。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的传播类似,也是必须有密切接触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由登革热病毒引起,起病急,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等。这个虫媒就是伊蚊。
50.一般而言,冻疮处在温暖环境下会更痒更痛。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解析:遇热后,冻疮处的血液循环加快,小血管扩张刺激周围的皮肤感受器,导致更严重的瘙痒。
51.单纯从末梢循环角度而言,相较于妇女和儿童,男性和成人更容易生冻疮。____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单纯从末梢循环角度而言,妇女和儿童的末梢循环不如男性和成人,所以更容易生冻疮,题干正好说反了,所以错误。


IP属地:山东1楼2022-07-19 10:18回复
    谢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19 17:45
    回复


      IP属地:山东3楼2022-07-19 17:51
      回复
        这个题库清晰👍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2-07-19 20:55
        回复
          感谢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7-19 21:34
          回复
            谢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7-20 08:23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21 23:38
              回复
                已学,感谢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7-21 23:54
                回复


                  IP属地:河北10楼2022-07-22 08: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