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吧 关注:76贴子:499
  • 2回复贴,共1

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背景: 
公元前14世纪末叶的西方世界,在经历持续不断的兼并战争后,形成了埃及、赫梯和亚述三足鼎立的局面。当埃及走出了十八王朝时代“帝国时期”的浮华后,强国的迷梦也跟着图特摩斯三世的灵柩被安葬进了帝王谷中。虽然在他以后,十八王朝和十九王朝的历代法老都尽力试图巩固这个日益衰落的军事帝国,但都没有多大的成就,从十九王朝开始,埃及国内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对外也逐渐转攻为守,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拉美西斯二世即位以后,埃及才又恢复了以前的强大势力。 
从公元前15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向图特摩斯三世的大帝国俯首称臣的赫梯人渐渐崛起,手持铁质武器的他们趁着埃及国内因为埃赫纳顿的宗教改革而陷入混乱的天赐良机,击溃了强盛的米丹尼王国,并形成了统一的强大帝国。与此同时,一直臣服于米丹尼王国的亚述人也趁机取得了独立,并严重威胁着赫梯的南部国境。但在叙利亚地区,赫梯人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埃及,而对埃及人来说,赫梯的势力也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利益。于是,两大强权的军队剑拔弩张的对峙着,为了争夺叙利亚地区以及整个西亚的霸权,大战不可避免。 

焦点战争:卡叠什战争 
公元前1312年,奥伦特河畔的卡叠什要塞,埃及与赫梯的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战车协同步兵作战并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在古代军事史上还是第一次。赫梯人在国王穆瓦塔尔的率领下,以大量战车从侧翼猛攻埃及军队,埃及大军溃败,拉美西斯二世法老险些被俘,幸亏有援军及时赶来搭救了法老,也挡住了赫梯人的追击。最后,埃及军队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只好撤退返回埃及。在今天阿蒙神庙废墟的墙壁上,还保留有卡叠什战争的记载,那里描述着拉美西斯二世法老是如何英勇杀敌并取得战争的胜利的,但在赫梯的编年史中,却记载着他们才是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双雄结局: 
卡叠什大战之后,赫梯和埃及的仇恨越来越深,战争不断。最后,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损失惨重,再要打下去两个国家都要灭亡了,于是在公元前1280年,两国在孟斐斯签订了“银板和约”。此后,两国在数百年间基本上相安无事。 
就在赫梯与埃及斗争激烈的同时,亚述人灭掉了米丹尼王国,进而向南对巴比伦进行扩张,势力越来越强大。从公元前13世纪后期开始,赫梯帝国就不断受到亚述的进犯,国力开始逐渐削弱,继而在海上民族和蛮族的打击下,帝国终于瓦解了,最后被亚述帝国彻底征服。 
而对于埃及来说,盛极一时的拉美西斯二世时代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在这位伟大的帝王死后,埃及的国势更加衰弱了,国内奴隶不断起义,利比亚人也开始进攻他们的本土了,到了第二十五王朝,曾经征服了赫梯人的亚述帝国终于也将尼罗河流域纳入了其版图。 
鹬蚌相争尽管热闹,最后却总是渔翁得利,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背景: 
公元13世纪的欧洲,十字军东征的狂热在一点一滴的褪去,在他们的眼里,耶路撒冷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戏剧性结果则让人深切地了解到欧洲人的强盗本质。其后,已经被十字军灭亡了的拜占廷帝国于公元1261年奇迹般的复活了,但是可以想像,如果不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领蒙古军队突然出现毁灭了塞尔柱突厥人所建立的罗姆苏丹国,那么这个复活后的拜占廷帝国能否比十字军建立的拉丁帝国拖过同样长的时间似乎都是疑问。但就在几乎与此同时,一个当时看来并不起眼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悄悄建立起来了,就在拜占廷帝国因为一系列内忧外患而分崩离析时,公元132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了布鲁萨作为他们对欧洲作战的中心。随着塞尔维亚帝国等强国陆续被土耳其人征服,无助的拜占廷皇帝只有承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他们的宗主国。 
公元1389年,巴耶塞特一世即位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他并不精于内政的治理,但其雷霆万钧般的武力征服却引起了全欧洲的恐慌,但是,由罗马教皇发动组织的十字军在尼科堡像垃圾一样被土耳其军队尽数歼灭。此战的获胜,使巴耶塞特一世唯一的愿望就是做君士坦丁堡的主人。公元1402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军队团团包围,处于彻底的孤立之中,但就在这时,跛子帖木儿率领精锐的蒙古军队出现在了小亚细亚。 



1楼2006-01-21 14:41回复

    双雄结局: 
    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一次欧洲基督教国家对穆斯林世界的一次难得的军事胜利,很快,胜利的捷报传遍了西欧的每一个角落,接下来就是全欧洲范围内的狂欢庆祝。但是,欧洲人第一万次证明了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团结,这次从中作梗的又是惧怕西班牙王国过分强大的法兰西人。在法兰西国王查理九世的策划下,西属尼德兰又一次陷入了叛乱的旋涡,同时来自巴黎的密使也走进了伊斯坦布尔的宫殿,最终促成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西班牙王国的最重要盟友威尼斯共和国顺利签订了和解密约。 
    对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说,雷班托海战的兵败只是一场普通海战的失败,在宏观战略方面,苏丹依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地中海的控制权还牢牢地握在他的手里。但是,正如370年后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城下中止了德国纳粹不可被战胜的神话一样,欧洲基督徒凭借雷班托海战的完胜中止了土耳其人不可被战胜的神话,此后的几百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没有恢复过苏莱曼大帝时代的最高国威。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角西班牙王国。雷班托海战的胜利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好运气,而且恰恰相反,这仅仅是落日余晖而已,因为这个浮华的帝国也开始逐渐走向衰败了。在地理大发现以后,随着美洲航线和东印度航线的被发现,大西洋已经成为了西欧列强海上争霸的新舞台,当时西班牙王国的装满金银和货物的船只经常被法英等国的“海盗”有计划地抢劫,来自大西洋的挑战如此明显,西班牙人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地中海,并与强大的土耳其人展开争霸战争,这也正是在以实际行动为“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做注解。最糟糕的是,因为雷班托海战的大获全胜,步兵接舷战的海战模式、大口径巨炮的海军装备以及高尾楼船的巨型战舰船型也被西班牙人彻底固定化并被加以误读,殊不知,这里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后面的历史,就是所有对世界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的了:雷班托海战之后第17年,也就是公元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远征英格兰王国,结果全军覆没,从此海洋霸权落入了英格兰人的手里。 
    中国有一句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很多历史事实却告诉了我们,如果说成功是失败之母,似乎更恰当些。公元1571年10月7日,雷班托海战以西班牙人的完胜而告终,430年后的公元2001年,同样是在10月7日,在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中国足球队击败了阿曼队并历史性的第一次打进世界杯。这同样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但也同样为中国足球埋下了巨大隐患,使中国足球与西班牙王国一样,失去了一次纠正战略战术错误机会。世界杯同样没有给中国足球带来任何的好运,直到06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被实力平平的科威特人挡在了八强赛之外,才有如梦初醒之感。最后我们不妨联想一下,曾经参加过雷班托海战的西班牙老兵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唐吉诃德》中,描写的那个落后于时代但却追求着梦幻的没落骑士,这不正是暮色中的西班牙王国的水中倒影吗?


    5楼2006-01-21 14:41
    回复
      亚述帝国后来又被打败了,到了公元前八世纪才征服赫梯


      IP属地:上海6楼2014-01-08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