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ノ话不多说,直接开始罢(迫真)
手上这只3776屋久杉也日用了快三个多月了,作为一支入手理由和时间都挺尴尬的笔,她还是非常好的撑起了日用工作,下面聊聊关于这只笔的感受。
从标题谈起,首先是3776屋久杉最大的卖点,既笔杆帽所用的源于屋久岛的杉木,或许有人觉得卖点事千年的木材,但是咱在到手日用之后没啥感觉,所以直接略过不谈。不如谈谈木质杆帽本身的特点。首先是木材特有的情怀魅力,木材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产生的各种痕迹带来的成就感,不同于各种塑料、赛璐珞等各种笔杆,用多了只会增加毛痕。木质杆帽在使用过程将毛痕和包浆一齐内化为了所谓“岁月的痕迹”,既淡化钢笔本身的商品概念。如果十几年来能一直用这一支笔想必事非常有味道,更何况屋久杉的纹理清晰好看,笔帽笔杆大概率能对齐花纹。从木材这一点,屋久杉除了太软(屋久杉没有像百乐槐木一样有浸树脂的工艺,所以她不但会有划痕还容易产生磕碰,但人家真的有香味。)以外,还是非常优秀的。
另一方面是木材本身的特点,作为一种相对于其他材质来说更为偏“暗”的材质,既没有什么光泽、在包浆之后更显深沉。一般都会以金属件点缀(此处欧美笔与日本笔特点并不一致,日系笔常用的金属金属件更为衬托木材的深沉纹理色泽,此处推荐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欧美笔使用的银色金属件更为凸显木材独特的质地,如辉柏嘉伯爵等)。而屋久杉上使用的金属件仅有笔夹和笔环。笔夹的制型尚可,但镀金质量非常拉垮,留下岁月痕迹的速度比木材都快。笔环则设计较为优秀,得益于笔环与笔帽间的落差,和简短饱满的形状。笔环的设计更像是木器的箍,更加具有类似手工的质感,且笔环用的是较厚的镀金层,质感比笔夹好多了。
蚌埠住睡了,剩下的找时间再更( ´▽`)。
手上这只3776屋久杉也日用了快三个多月了,作为一支入手理由和时间都挺尴尬的笔,她还是非常好的撑起了日用工作,下面聊聊关于这只笔的感受。
从标题谈起,首先是3776屋久杉最大的卖点,既笔杆帽所用的源于屋久岛的杉木,或许有人觉得卖点事千年的木材,但是咱在到手日用之后没啥感觉,所以直接略过不谈。不如谈谈木质杆帽本身的特点。首先是木材特有的情怀魅力,木材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产生的各种痕迹带来的成就感,不同于各种塑料、赛璐珞等各种笔杆,用多了只会增加毛痕。木质杆帽在使用过程将毛痕和包浆一齐内化为了所谓“岁月的痕迹”,既淡化钢笔本身的商品概念。如果十几年来能一直用这一支笔想必事非常有味道,更何况屋久杉的纹理清晰好看,笔帽笔杆大概率能对齐花纹。从木材这一点,屋久杉除了太软(屋久杉没有像百乐槐木一样有浸树脂的工艺,所以她不但会有划痕还容易产生磕碰,但人家真的有香味。)以外,还是非常优秀的。
另一方面是木材本身的特点,作为一种相对于其他材质来说更为偏“暗”的材质,既没有什么光泽、在包浆之后更显深沉。一般都会以金属件点缀(此处欧美笔与日本笔特点并不一致,日系笔常用的金属金属件更为衬托木材的深沉纹理色泽,此处推荐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欧美笔使用的银色金属件更为凸显木材独特的质地,如辉柏嘉伯爵等)。而屋久杉上使用的金属件仅有笔夹和笔环。笔夹的制型尚可,但镀金质量非常拉垮,留下岁月痕迹的速度比木材都快。笔环则设计较为优秀,得益于笔环与笔帽间的落差,和简短饱满的形状。笔环的设计更像是木器的箍,更加具有类似手工的质感,且笔环用的是较厚的镀金层,质感比笔夹好多了。
蚌埠住睡了,剩下的找时间再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