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制冷吧 关注:41贴子:353
  • 4回复贴,共1

制冷系统部件之-----回油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油弯,作为常用的制冷管路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冷库系统和多联机空调系统,下面有请大家讨论一下,回油弯的作用有多大
这个话题曾经引起了很大争议,辩论与狡辩的十分精彩

以下观点来源于网络,代表本人观点:
关于氟利昂制冷系统设置回油弯,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压缩机的回油,以下3种情况必须要设置回油弯。
1、当主机高于末端(蒸发器)时
蒸发器到主吸汽管之间有一段上升立管,因为冷冻油在蒸发器中不会蒸发汽化故积存在底部,当蒸发器底部积存冷冻油较多时就会堵塞吸汽管。如果蒸发器底部设置了回油弯后,油积存在这个弯头里面的存量不会太多,只要该弯头即将被堵塞,两端的压差足以将弯头内有限的冷冻油“泵”出来,直至顶端的水平吸汽管,然后顺坡被压缩机吸回。
如果担心上升立管太长,不足以将油泵到顶端,就应考虑上升段吸汽管每隔一定高差距离(比如8米)就设置一个回油弯,使冷冻油分段逐步地返回主机。
2、当主机低于末端(蒸发器)且高差较大时
虽然不用回油弯也可使冷冻油自动顺坡回到主机,但这时担心回油量太大引起主机“液击”,所以主吸汽管每隔一定高差距离(比如8米)就设置一个回油弯,使冷冻油分段逐步地返回主机。
(3)低负荷运转时
回油弯内积聚冷冻油,由于受流速限制,仅靠“只要该弯头即将被堵塞,两端的压差”来驱动回油效果很微小的,关键点在一定周期内要提升压机输出能力提高吸气速度。
如果吸气速度可以提升到较大的数值,那么就没有必要增加回油弯了,而实际情况是,鉴于小负荷时内换热效果的影响压机的输出增加过量,容易造成系统控制一些问题,低压过低,吸气无过热度等,这样就意味着吸气速度提升是有限的,在大高差时,就必须利用回油弯来逐级回油!
(注意)
对于家用一拖一小系统来说,设置回油弯的距离应根据压机本身的能力大小区分高度设置,不能简单借用!
3回油弯设计原则
空调回油弯的设计原则是:
1、保证空调回油弯管路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值
2、保证润滑油能随氟蒸汽回到压机中
3、在蒸发器负荷减少或压机停机时防止液态氟和润滑油流入压机再开机时产生液击。
排气管设计原则:
与回气管相同,即设计时必须考虑控制压降,保证带油,防止液击及防止产生噪音和震动。
4回油弯安装技术要求
在氟系统中,当室内外机之间存在落差超过一定高度(比如6米或者8米)时,为了确保压缩机顺利回油,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的立管部分从下往上每隔6~8m处安装一个回油弯。回油弯制作采用两个“U” 形弯或者一个“回”形弯;高度为管径的3-5倍。
下面请看关于本话题引发的精彩辩论,十分精彩,值得学习,也深入的揭露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专家大师的实质
下面是砖家的大作原文:
首先,制冷系统的润滑油与所用的制冷剂是配套的,在制冷循环中是能够相互溶解混合的,即与制冷剂相融在系统中流动,一般不用忧虑其回油的问题。但在低温部分,润滑油的溶解性差,粘度大,流动性变差,必然在狭窄或底部(低处)容易积存。或者是工艺设计不规范,或者因安装位置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压缩机比系统的两器高,连接管路长(或落差大),造成一定的回油困难问题。
有人说在压缩机的吸气管(回气管)段上同样也设置回油弯,顾名思义,既然是“弯”,那就一定存在阻力。吸气管上加设弯管(路),即使有存油,那也增加了吸气的阻力,怎么才能回到压缩机里来?既然要回油,那就应该通畅地给它一条回路,不应设置阻力。这种所谓的“回油弯”,实质就等于是阻力弯!好端端的通畅管路折腾成阻力弯,真是多此一举!
如果压缩机在下方(或室外机处于室内机下方),没有这些糟糕和无意义的弯,油不是更容易回到压缩机里去么?吸排气阻力更小,系统的压降和回气过热度也小,更有利系统的制冷循环。不任从系统的流程循环原理和流体的运动原理上,都是与理论不相符的,是缺乏逻辑性的,是一种荒唐的谬论!
如果是压缩机在上方,吸气和排气(低压和高压或蒸发器和冷凝器)都比压缩机低。首先,说明该系统违反了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即使是因某个特殊情况和条件的限制下压缩机设在高处时,冷凝器和油分等组件都要和压缩机组成机组安装在一起,在同一高度的基础上,使机组在运行压缩时尽可能地阻止或减少润滑油被带入系统。
压缩机在上方,设置了所谓的U形“回油弯”,把U形回油弯当成“接力弯”,让这段直立竖管里的润滑油慢慢积存在“接力弯”里,再由后面(来自下面)的压力再次把“接力弯”的油压送至上一个存油弯里去,下方的压力在存弯里的液体中鼓泡,压力要冲开存弯里的液封,这必然产生较大的阻力,像“接力棒”似的“接力赛”。但压力最终还是来自于这台压缩机,不存在“增压泵”了,如此折腾,循环压力是否存在较大的损失?事物的概念都要经得起分析,推理和认证,要用现实逻辑的观念来验证是否可能和可行。
系统规范的压缩机,出口一般都有油分离器的,低压蒸发器上都有气液分离器。冷库系统的位(落)差一般不会很大,低压吸气储液罐(吸气过滤器)和高压油分都有回油管直接接压缩机回油的。没有哪个冷库及其它制冷装置的管道存在这种“节节高”或“凹凸起伏”离谱的毫无意义的所谓“回油弯”的。
排气管路的回油弯,同样顾名思义,排气,那就是往外排出。如果途中设置了弯管,同样增加了排出气体的阻力,提高了排气压力(高压压力)。
对于没有油分的小微型制冷系统,在压缩机的排气出口管段上设置“Q”形(即排气管弯一圈360°)或“Ω”形阻油弯(不宜弯“U”形,因为这种弯易存液体形成液封),压缩气体中夹带的油雾在经过此段弯管时由于弯路的摩擦作用,致使润滑油顺管壁得到一定的分离,可理解为“阻油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如果“Q”形或“Ω”形转弯后管路继续往上走一段,然后再平行一段后弯向冷凝器,那就更好了,尽可能地阻止或减少了润滑油继续被带入冷凝器中的可能,所以这种弯管的原理作用应称为“阻油弯”,这样做是很切合实际和符合流体运动原理的。
家用空调压缩机旁的吸排气管都有几个弯,一是防震消音;二是缓冲和积液(就等于所谓的“回油弯”),没必要再另行特意设置了。
下面请看就此话题,网友与砖家大师展开的精彩讨论(驳斥与歇斯底里的诡辩):
xiaoniba9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07: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油弯用在空调的少,用于冷库的比较多。我们是必须要用的。
----------------------------------------------------------------------------------------------------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16-11-15 07:4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16-11-15 08:22 编辑
那就更错了!冷库系统压缩机的出口一般都有油分离器的,低压蒸发器上都有气液分离器,这是其一;其二,冷库系统的位差一般不会很大,特别是工艺规定有明确的提示,不能违反工艺要求;其三,低压吸气储液罐和高压油分都有回油管直接接压缩机回油的。所以这种现象更少见和更少存在。看见有哪个冷库系统的管道存在这种“节节高”的所谓“回油弯”的?简直成了笑话和乱弹琴了!我当时连续搞了二十多年的制冷系统的设计也从来没有这种离谱的出现!冷库如果这样搞“必须要用的”那就丢人了!
-----------------------------------------------------------------------------------------------------------
xiaoniba9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8:15:03 | 只看该作者
1、油分离器不能百分百的把油分离出来,即使是采用进口的高校油分 Temprite(至于Temprite是啥玩意,具体可以百度搜索一下),我们验证过都会有一个2-4%的奔油滤,更何况是艾默生或者丹佛斯的油分离器。所以油分离器并不能把油完完全全的把油回到压缩机,必然会有油进入系统里面。
2、并不是每一个冷库系统需要回油弯,设计每一个系统必然是朝着最合理的方向去设计,排除不了一些特殊情况。
至于前面有人提到的,做实验之类的,我们早已验证过的,做压缩机试验台会测试一个油循环率以及回油率的,采用油流量计方法测试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收起理由
荣昌制冷-4这种误导性的东西就不要到处宣扬了!
-------------------------------------------------------------------------------------------------------
砖家开始一贯的撒泼打滚: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16-11-17 09:0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16-11-17 09:17 编辑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谁都说经过试验检验,其实自己都是“苦言不堪”。竟说油分离器都不如这种荒唐的“回油弯”好,简直是胡 说 八 道!
什么都不用说,只要看见这种弄得乱七八糟自以为是的管路就是胡搞!多此一举!简直是糟蹋!乱弹琴!
如果压缩机在下,那就更没有必要设置这种垃圾弯!没有弯回油更顺畅!阻力小,能效损失小;如果压缩机在上,依靠系统内原有的压力在这种直立的管道里推送可能存在的润滑油,阻力大,压力损失大;弯管里的液体会形成液封,“接力推送”阻力和压力损失更大,来自压缩机的这点压力被消耗在这种毫无意义上了。
-----------------------------------------------------------------------------------------------------------
xiaoniba9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9:44:22 | 只看该作者
1、没有说回油弯比油分好,请看清;
2、你凭什么说一个弯头阻力大,我能算出来弯头的阻力!!你能吗?你能算出一个弯头的阻力我就服你。别以为搞了20年就凭一点经验来压人,我没搞几年,但是我理论结合实践,不你比差。
3、跟你争一点意思都没有,不会尊重人别人观点的人,请自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收起理由
荣昌制与 -4强词夺理散布误导!
查看全部评分
-----------------------------------------------------------------------------------------------------------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16-11-18 06:3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16-11-18 07:09 编辑
我怎么“没看清”?“油分离器不能百分百的把油分离出来......所以油分离器并不能把油完完全全的把油回到压缩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油分离器”没回油弯好的意思吗?凭你的标题说话就可看出你是个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是的人!还“据说90%人都不知道哦”,地球人都早已说烂了!
你懂什么“理论”?就是瞎子手摸也知道好好的管子上多了两个弯还没有阻力?恐怕**的人也知道它们相比谁的阻力大了。你既然说弯头没有阻力还要算什么?我在计算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穿开裆裤呢!我连个弯管的流体阻力都不会算?你要服我的方面还多呢!你懂“阻力”这两个字的含义吗?否则怎么会在直通的管路上去设置几个弯呢?业内人士在专业上不但要讲究科学和逻辑,而且还要注重现实和实践。有哪个冷库和制冷系统是这样搞的?
我要尊重的是科学!是专业技术!并不是这种自以为是误导人的垃圾!你想把你自以为是耍的小聪明混入专业里来,听之任之,留你“一席地”,随你误导,那就是“尊重别人的观点”了?你做梦吧!看看是谁应该收敛自律!留足了你的面子都还不知道!
至此,参与讨论的一个网友被伪专家二大爷封号禁言
lkk
发表于 2018-1-1 16:04:08 |
只要管路裡是純气态冷媒,配管就存在回油问题,所以说高压排气管与低压回气管都有回油问题。
-----------------------------------------------------------------------------------------------------------
荣昌制冷
| 发表于 2018-1-1 16:18:44 |
我认为现实中并非如此,压缩机的进排气都是属于气态,也不任压缩机是高于内机还是内机高于压缩机,都没有这个必要。特别是压缩机高于内机的系统,设置了这种弯道弯管,吸气的运动阻力更大,低温下油的流动性更差,更不容易被吸回压缩机里去。这种设置都是一些所谓设计者坐在“设计室”里“闭门造车”式的,脱离现实的一种想象。理论根据和说服力都站不住脚,经不起分析和推敲。
在现实中,我也没看到,没听到没设这种所谓“回油弯”的出现了什么问题,也没看到和听到设置了这种“回油弯”的就出现了显著的利处。所以我一直坚持这种设置是不恰当的。
-----------------------------------------------------------------------------------------------------------
lkk
发表于 2018-1-1 16:28:25 | 只看该作者
荣版!问题出在冷媒与油的互溶性,液态冷媒与油的互溶性佳,油的回流必须靠冷媒带,所以OK,但气态就有问题了,互溶性较差,要把油带回压缩机,只能提高气态冷媒流速,回油弯(U型弯)就是靠积在U型弯的油,缩小管路截面积来提高流速,就是这个立论基础下操作的。
我这裡很多上升管过长的系统,不是做U型弯,就是做双升管(回气管专用)。不做会被打枪的。
所以没见过或者听说过高压液管做U型弯的。
所以油分会安装在排气管就是这原因吧。
---------------------------------------------------------------------------------------------------------
荣昌制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 16:3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荣昌制冷 于 2018-1-1 16:46 编辑
我还是不这么认为这个问题。
打个现实的例子,无任多大功率的全封闭式压缩机,运转后,排气里都会有夹带的雾状润滑油。系统使用的润滑油,都会与所用的制冷剂有良好的互溶性。
尤其是压缩机在高处,有的内机与压缩机的位差很大,还需设置多个“回油弯”,这种做法更解释不了“阻力”,以及润滑油低温下粘度大,流动性差等问题。
对了,只要在压缩机的排气端多想想怎么去更好地做好润滑油的分离,使润滑油尽量少带入系统。如家用空调压缩机旁的接管都是弯了几个弯,理解上就能起到一定的分离效果。
下面是在土木论坛里面大家对二大爷的评论:
荣昌制冷 2008年04月30日 09:32:132楼
想想看,蒸发器后的管路叫吸气管,在吸气管上设置任何东西都会增加吸气阻力,一旦有油都难以被吸回。特别是油的粘度大,比重比制冷剂大,吸气管的温度低,如果蒸发器比压缩机低,要吸入就更难了!还增加什么“回油弯”? 如果在压缩机的排气端(进入冷凝器前)设置阻油弯还可以理解,值得考虑。特别是冷凝器比压缩机低的情况下,使运转中尽量防止或减少润滑油带入冷凝器。
----------------------------------------------------------------------------------------------------------
荣昌制冷 2008年05月09日 07:03:377楼
在吸气管(回气管)上设什么任何弯的做法都是多此一举!只有弊而毫无利!
-----------------------------------------------------------------------------------------------------------
czgsx2008 2008年05月09日 11:25:318楼
针对氟系统回油弯的设置绝不是多此一举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般空调工况,回气压力较高气流速度能满足带油需求,可不必装设,但如果蒸发器在下与主机位差超过3米以上,气流速度又满足不了回油要求就要考虑设置。对低温工况由于回气压力低以及管道阻力因素必须考虑设置回油弯,有时还需要设置双上升立管用来满足回油要求。
----------------------------------------------------------------------------------------------------------
tecumse 2008年08月13日 12:41:0511楼
就瞎解释吧,也不好好看书 高低两种情况,要区别对待 作用不一样 压机高, 是有利于回油,什么防止油进冷凝器,胡说啊,不然油怎么循环回到压机 为什么有利于回油? 因为油存于油弯,减小了管道面积,促使回气速度加快,裹带油滴 压机低的时候,主要是防止压机停机,油没有阻碍的回到压机,下次启动的时候冲缸,虽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绝对比没有强。当然压机低的时候,蒸发器回气管路要先向上走到和蒸发器最高点平的时候再下反,这个办法配合油弯 是最好的配管解决办法 强烈建议 不懂不要乱说,以免误人子弟
网友的最后一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不懂别乱说,误人子弟,罪过!!!
-----------------------------------------------------------------------------------------------------------
载土木的评论:
荣昌制冷 2008年08月13日 14:56:5712楼
说都说不清,更听不懂!不要总说别人胡说乱说,不好好看书,还不知你能知多少? [ 本帖最后由 rczl 于 2008-8-13 16:33 编辑 ]
----------------------------------------------------------------------------------------------------
czgsx2008 2008年08月14日 17:17:3517楼
停机状态下,由于库温低制冷剂蒸汽有可能在蒸发器内凝结成液态,或者电磁阀关闭不严,造成调停机时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由于有回油弯和向上超出蒸发器顶部的立管限制了液态制冷剂的虹吸回流,从而避免了再开机时回液液击。至于朝向压机吸入口方向的小坡度水平回气管,是为了从回油弯提升上来的油在管路较长时能被回气顺利带回压机。本本上的又如何?没有基本的原理做基础,一切空谈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zcb9435684069 2008年08月15日 11:22:5519楼
支持楼上意见,荣昌说发欠妥,回油弯设置是为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只要配管,弯度合适是对的,在排气管设立更是无稽之谈,它不是油分离器。如果蒸发器低于主机最好设立回油弯,当然位置很重要。
------------------------------------------------------------------------------------------------------
zygy 2008年10月14日 10:21:4722楼
学习了,排气上设置回油弯,个人觉得没必要,现在的做法都是吸气管设置回油弯!
荣昌制冷 2008年11月20日 15:51:5825楼
我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用“回油弯”,我是说回油弯应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什么情况下不必使用。为什么我说在低压吸气管上不能设计所谓回油管,如果吸气管上有所谓回油管,它能叫回油管吗?设置了这种弯能回得了油吗?怎么回?特别是在压缩机高于蒸发器的情况下,假如此时的回气管上设置了回油弯,是否反而增加了吸气的阻力?一旦有油增设了弯是否反而回不了?更增加了回油的阻力?恰好正因为有了这种弯,回气中夹带的油正好通过转弯的阻力和磨擦反而得到了分离,再由于油的粘度大,比重比制冷剂大,吸气管的温度低,压缩机要吸入就更难了!很简单的问题,从制冷工程的流程和吸气原理上一想就清楚了。 [ 本帖最后由 rczl 于 2008-11-20 16:04 编辑 ]
-------------------------------------------------------------------------------------------------------
lu6963 2009年05月16日 09:57:5932楼
应该用回油弯!油是一定会到蒸发器的,就必须想法让他回来!
--------------------------------------------------------------------------------------------------------
荣昌制冷 2009年05月16日 11:06:0033楼
问题是怎么个让它(油)回来?难道在吸气管上设个或几个“回油弯”就能回得来?如果没有弯,通畅无阻,那不更回流效果好吗?在吸气管上增加了弯道将是怎么样个现象?特别是压缩机高于蒸发器。我看那增设的弯应该叫“阻力弯”了!或者叫“费力弯”了!成了十足的“增荷弯”了!
-----------------------------------------------------------------------------------------------------------
fangyucq 2009年05月17日 08:00:0734楼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会有附壁效应,即中间流速快,靠壁流速慢,这样靠壁的混合物会分解,油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附壁下流,再由后面的气体带上,当高度足够时,后面的气体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带油回到压缩机。因此设立回油弯是减少油的降程,使每段流体都有足够的能力将油带到下一段,形成接力。至于回气管加弯增加阻力的问题,在解决回油问题时就是次要矛盾了,毕竟蒸发器安装得比压缩机低本身就存在不合理性。
-----------------------------------------------------------------------------------------------------------
dongfangzheng 2009年05月22日 02:33:2035楼
回复 26# 的帖子 以压缩机在上蒸发器在下是可以回油的。回油原理是这样的在蒸发器出口加U型弯,当蒸发器有油时油会聚集在U型弯处,当油将U型弯堵死后,会在U型弯前后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油被气流带出U型弯,回到压缩机。 我装过多台这样的系统。例如在湛江装过一台,冰轮的自带经济器的螺杆20氟机(R22)采用直接膨胀供液回气加气液分离器,拉750KG冰轮速冻产的单螺旋,库温-50度,2005年装的,至今运行正常。
转载论坛原文
老戚 2010年06月08日 20:08:4653楼
低温粘稠的油在往高处爬升的时候很难克服自身的重力,导致油无法跟随吸气回到压缩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回油弯是必要的,在高落差长配管的情况下,确保有效的回油,确保压机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
dgm-1988223 2010年07月24日 13:26:3458楼
回气管路上只要低于压缩机都要加回油弯,无论几米有助与回油,如果是大系统的话不加会出现回油不好,冷凝器吗只要高于压缩机也要加回油弯,高于四米的话还要加导油弯,冷凝器进口还要加返油弯。这是对于大系统来说,小的话也就无所谓了
-----------------------------------------------------------------------------------------------------
原文转载
sysdh2010 2010年11月15日 17:18:4270楼
期待荣昌制冷的回答。。。。。。。。。
--------------------------------------------------------------------------------------------------------
荣昌制冷 2010年11月17日 08:28:1572楼
原帖由 sysdh2010 于 2010-11-15 17:18 发表 期待荣昌制冷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从整个系统的安装情况和系统的大小来说。如果压缩机处系统的最低处,且系统较小,不必考虑设置油分及所谓的“回油弯”;如果系统较大,或者压缩机高于两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即使设置了多少个“回油弯”也解决不了回油的问题。特别是润滑油进入了低温的蒸发器里或管路较长的系统。 如果系统的管路较长,且压缩机的位置已经高于两器,在回气管(吸气管)中设置所谓的“回油弯”,不但回不了油,而且还增加了压缩机吸气的阻力,减小了压缩机的吸气量,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并不是增设几个“回油弯”就能解决回油的问题的,也并不是在低压管上弯几个圈,做几个管弯就能解决回油的简单问题,就连小小的家用空调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做好回油。必须应该考虑在压缩机的出口设置油分离器,而且在油分的底部设有回油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压缩机的回油问题。 [ 本帖最后由 rczl 于 2010-11-17 08:48 编辑 ]
----------------------------------------------------------------------------------------------------
jinyiwz 2011年09月13日 22:32:1578楼
荣昌教授的回答笑死人了,还版主呵呵
---------------------------------------------------------------------------------------------------------
ydkt_chen 2011年10月14日 09:49:3382楼
荣昌在这个帖子里有点跌份。 一是不显庄重和沉稳,与版主身份不符; 二是对回油弯的解释也欠缺理论支持,与版主的学识不符; 不可否认荣昌是制冷行业的老革命,在很多方面有经验,但毕竟是半路出家,理论差点 鉴定完毕
-------------------------------------------------------------------------------------------------------
cof1551851587607 2019年07月19日 10:02:03114楼
那个叫荣昌的,说的一塌糊涂,什么看书本知识,书本只是理论,实际情况更为重要,实践表明,回油弯比没有回油弯要好,至少现在没发现问题。
---------------------------------------------------------------------------------------------------------
土木的帖子最后回复在19年,没有被删帖,原因是土木论坛改版后,二大爷版主没有扣分封号的权限了,所以众多网友的意见得以保留,大赞!!!
关于本话题,在土木的帖子最后回复在19年,很多网友的评论没有被删帖,原因是土木论坛改版后,二大爷版主没有扣分封号的权限了,所以众多网友的意见得以保留,大赞!!!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2-05-23 11:58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22 12:26
    回复


      IP属地:吉林4楼2023-12-14 08:54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5 19:40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5 1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