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吧 关注:1,772贴子:5,547
  • 0回复贴,共1

四川晟景文旅:文化振兴的具体做法有哪些?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几年,我国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弘扬农耕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的具体做法有哪些?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晟景文旅:内江东兴老街人文景观雕塑
1、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以人力畜力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逐渐被现代农业所取代,农业人口逐渐从农田里解放出来,转入国民经济基本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各式各样重要的农耕文化遗产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逐渐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探索创造现代农耕文化。将传统农业中有关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包含的哲理思想嵌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践中,将更好地助力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例如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甘肃岷县当归种植,与现代农业技术相融合,与小麦、大麻、亚麻等粮食作物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轮作,既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又通过物种共生关系,减少病虫害,调节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形成了独特的当归农耕文化,促进了岷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晟景文旅:营山白塔公园人文景观雕塑
2、赓续农耕文化根脉,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传统农耕文化深谙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之道,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哲学思想,恪守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用养平衡,天人合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完美耦合了农耕文化中遵天时、守地利、至人和的传统,传统农耕文化中深刻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法则,尊重自然规律是至为珍贵的思想财富,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立场契合,是建设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文化根脉。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创造了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产值,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农耕文化也为当下和未来消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方向,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探寻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晟景文旅:凉水湾家风人文景观雕塑
3、唤醒农耕文化记忆,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通过农民的腰包鼓不鼓、是否实现了生活富裕来进行检验,这种“富裕”的价值诉求应基于对农耕文化的深度挖掘。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在现代城市文明的猛烈冲击下,农耕文化记忆不断被冲刷,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断层,文化认同感逐渐式微。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与消费主体不断流失,农耕文化的记忆载体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耕文化的延续传播。所以要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及时唤醒农耕文化记忆,丰富记忆载体。要发现和提炼农耕文化,并对其发展和创新,以现代方式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和体验,让农耕文化“活”起来。比如整合优秀的农耕文化素材,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通过纪录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农耕文化博物馆等不同载体记录、传播农耕文化,激起人们对农耕文化的共鸣。不断促进农耕文化市场消费内容的更新,比如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形式推广农副产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逐步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富足。

晟景文旅:营山白塔公园人文景观雕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以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发展动能。以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环境保障。
四川晟景文旅(https://www.sngct.com)一直专注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景区提升、生态建设、城市更新等三大消费场景下的文旅资源,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构建起涵盖规划策划、品牌创建、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新媒体运营等服务内容的文旅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IP属地:四川1楼2022-05-16 11: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