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131贴子:328,861
  • 5回复贴,共1

论取法乎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颜之推说:「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楼主虽然读了一些书,但天下之书,实未遍读;习见之书,未皆熟稔。但就个人所见,谈谈文章学习的感受,不免信口雌黄。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讨论,才是重要的。


IP属地:四川1楼2022-04-09 17:20回复
    前几年我尚在高中时,在文吧曾见到一些骈文的作者和贴子。当时吧友颇为推重,认为境界已极。境界甚至有学习骈文写作的人,准备以这样的文章为楷式。当然这样的吧友也在文吧里留下了很多自己对骈文乃至文章的观点。
    平心而论,这些作者的作品,其中一些确实可称佳制;即使以古典文学的审美理想而言,未必就不如古人。但是如果说要以这样的文章为楷范,将这样的文章吹成无上之境界,这就不是学文的好路子了。古人反复强调,要「取法于上」,这样自己的创作实践才不至于落入下品。毕竟今人中的这些作手,也是取法于古人的。要想达到这些作手的水平、甚至超过之,不应该学习这些作手的作品,而应该学他们之所学。对于这一点,清代诗学家沈德潜在《古诗源序》中说得很明白:
    ****************************
    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今夫观水者,至观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为九河,其上为洚水,为孟津,又其上由积石以至昆仑之源。《记》曰:「祭川者先河后海。」重其源也。唐以前之诗,昆仑以降之水也。汉京魏氏,去风雅未远,无异辞矣。即齐、梁之绮缛,陈、隋之轻艳,风标品格,未必不逊于唐,然缘此遂谓非唐诗所由出,将四海之水,非孟津以下所由注,有是理哉?有明之初,承宋、元遗习,自李献吉以唐诗振天下,靡然从风,前后七子互相羽翼,彬彬称盛。然其敝也,株守太过,冠裳土偶,学者咎之。由守乎唐而不能上穷其源,故分门立户者,得从而为之辞。则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
    ****************************
    沈德潜认为以李梦阳为代表的的前后七子,其流弊在于「不能上穷其源」,这一论述是深刻的。骈文的审美法度距散文较远,而更与诗歌相近。骈文的学习,也应该「不能上穷其源」,而不能「株守今人」。


    IP属地:四川2楼2022-04-09 17:29
    回复
      即使是这些今人的「佳制」、今人的这些理论,就完全无可议之处吗?完全不是。例如前些年@孤陋书生 曾经在文吧开过一个贴,通过将「文言」解释为雕饰之言,来论述骈文的合理性,又强调「文质并重」。事实上,这只不过拾古人唾余而已。诸君不信,请看清代学问家【阮元】的《文言说》,载在《揅经室集》三集卷二:
      ****************************
      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著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削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许氏《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此何也?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自注:《说文》:「言,从口,从辛;辛,愆也。」)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此孔子于《易》所以著《文言》之篇也。古人歌诗、箴铭、谚语凡有韵之文,皆此道也。《尔雅·释训》主于蒙训,「子子孙孙」以下用韵者三十二条,亦此道也。
      孔子于《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为文章者,不务协音以成韵,修词以达远,使人易诵易记,而惟以单行之语,纵横恣肆,动辄千言万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谓直言之言,论难之语,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所谓文也。
      ****************************
      阮元这一篇文章,完全涵盖了孤陋书生的一切观点。后者不过是重复古人而已。再例如此君为骈文发声的一切,陈子龙、陈维崧等人都有相同或类似的论述,例如陈维崧在《词选序》中指出庾信的《哀江南赋》等文章不亚于先秦两汉古文。因为那个时代(清初)对骈文的轻视,不亚于现在。


      IP属地:四川3楼2022-04-09 17:29
      回复
        那么,古人是否有更加深刻的论述呢?当然有。例如,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陈子龙】,在《熊伯甘初盛唐律诗选序》中论述了骈偶俪词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虽是针对律诗,实则涵盖了一切骈偶文学:
        ****************************
        律诗之作何昉乎?自爻画之兴,一必生二,奇必配耦,文字相错,然后成章。假使一句之中,两字并行,已非单只;扩充引申,即有对句。故《风》《雅》之篇,或二字骈连,或四言遥匹,不可胜数。如《柏舟》之「觏闵孔多,受侮不少」,《旱麓》之「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抑》之「吁谟定命,远犹辰告」,《雝》之「有来雝雝,至止肃肃」,两语正对者,可得而指也。下至汉代,最为近古。而苏武《录别》曰:「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辛延年乐府曰:「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不独骈比,更谐声韵。曹、刘而降,益多俪辞。颜、谢以还,竟流排体。至于有唐,更加整截,遂号律诗。盖前人尚质,意趣适至,偶成合璧;后人尚文,追琢所就,必求中伦。气机渐开,裁制日巧。断为八言,分为五七,其势然也。
        ****************************
        骈体的形成实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俞樾在《王子安集注序》中更是断然说道:「物相杂谓之文。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盖必相交相错而后成文。故骈俪之文,文之正轨也。」直接将骈文视作文章正统。甚至,明代文学家【屠隆】,直接对韩愈以后的古文道统大加挞伐:
        ****************************
        昌黎氏盖所谓文起八代之衰者,今读其文,仅能摧骈俪为散文耳。妍华虽去,而淡乎无采也;醲腴虽除,而索乎无味也;繁音虽削,而喑乎无声也。其气弱,其格卑,其情缓,其法疏。求之六经、诸子,是遵何以哉?世人厌六朝之骈俪,而乐昌黎之疏散,翕然相与宗师之……昌黎氏之所以为当时宗师而名后世者,徒散文耳。
        ****************************
        这些观点,都比孤陋书生的观点要深刻得多。再如孤陋书生还有《骈文浅论》,只是报菜名般罗列了历代作者,而古人则看得更为深入。此处不再列举。


        IP属地:四川4楼2022-04-09 17:29
        回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骈文创作者,对于骈文本身的弊病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对症下药,十分有参考价值。例如孙星衍强调:「夫排比对偶,易伤于词;惟叙次明净,锻炼精纯,俾名业志行,不掩于填缀,读者激发性情,与雅颂同。至于揽物寄兴,似赠如答,风云月露,华而不缛,然后其体尊,其艺传。后生末学,入古不深,求工章句,乃日流于浅薄佻巧。于是体制遂卑,不足俪于古文词。矫之者务为险字僻义,又怪而不则矣。」以孤陋书生的文章,至多也如此而已。
          即使是具体的骈文创作,也应当以古人为法。不过,取法于谁,应该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喜好骈散结合者,可以通过清朝乾嘉骈文上追汉晋;喜好纯骈体者, 可以通过迦陵(陈维崧)四六上追六朝。


          IP属地:四川5楼2022-04-09 17:31
          回复
            楼主本人有一些骈体创作,但并不多。并不是因为楼主轻视骈文——恰恰相反,楼主十分推崇骈文。但是,骈文易作难工。其炼字、炼句的工夫不在格律诗词之下。何况骈文创作历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严守骈文自身的特征,不免牺牲流动之感;如果要使文气灵活,骈散结合,骈文本身的特性又容易被湮没。清代乾嘉以来的骈文作者多强调融通骈散,汪中文章的经典化、陈维崧骈文经典地位的消解,即是这一思潮下的产物。邵齐焘强调,骈文应「于绮藻丰缛之中,存简质清刚之制」,是骈文佳境,楼主目前还很难完全达到。


            IP属地:四川6楼2022-04-09 1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