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多,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出掉这支百乐845,这支曾几何时我眼中的退坑笔。但经过了一年多的日用之后,我给845的个人评价却是
———适合日用,但不适合退坑。
首先说说845对我而言的整体印象,借用村上春树在《寻羊》中的一句话:平庸,真的是太平庸了。通体黑色加上金环点缀的常见外观,百乐统配的小屎球笔夹。或许与743唯一的不同就是“生漆杆帽”和“双色18k15号尖”但很可惜,我认为它们并没有让845突破平庸的局限。
撇开笔尖写感这一主观体验,我们先来看看845的一大卖点,也是当年让我魂牵梦绕的一大原因,它的生漆杆帽,手工制作、温润手感、耐磨耐用。手工推光多次造就的漆器以生漆给予其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和在生漆的基础上形成的莳绘与不同漆艺,给了生漆钢笔能与一众贵金属钢笔分庭抗礼的实力。但845并没有做到这点,它甚至不像是一件漆器。
纵观845的笔杆,多个金属环打破了黑色生漆带来的统一性,或是受限于定位,845必须坚持百乐custom的一贯设计语言;或是受限于成本,只有用笔环割裂开的笔帽和笔杆上覆有生漆,且层数相当有限。当然了,对于日用,5层左右的漆层已经能够带来相对温润的手感,但对于更上一层的漆器特有的“统一性”,845仍相差甚远。总而言之,845仍是一件十分“商品化”的书写工具。
由此想到我入笔坑的初心,从小学时使用的金豪仿制的lamy狩猎者、写乐0501,pelikan m200中学时使用的lamy2000、写乐21k、白金3776(这个型号我体验颇多,以后有时间详细写写)到高中时使用的万宝龙五代146、pelikan m800、中屋搭配白金3776高配18k尖(现在的退坑笔)。我似乎越来越在追求能够一只能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书写工具,而并非是一件能随手而得的“商品”,“商品“如lamy狩猎者,商场柜台中常见,简直如同卡夫卡作品中“商品”这一现象的具象化存在。但我一直在追求并非如此商品的事物(开始狐言乱语力),比如更好的写感,更统一美好的外观,更丰富的历史内涵,乃至更多的对我而言的意义。
显然,这一切在我眼中是比较“逆商品化”的,并不在意最大的利益,而是在意最大的对我而言的意义。如同另一个巨坑Hifi,在流媒体和蓝牙耳机,消费快餐化盛行的今天,以高的多的价格换取所谓的音质,所谓的写感,是否真的有意义?我的评价是,很多好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的浪潮下消失本就十分可惜,去体验它们,本身就是玩笔的乐趣所在。
额……扯远了,我们来说回百乐845,很显然,它非常适合日用,但很可惜,我认为它并不适合退坑,它的身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意义”(?)
最后扯一句845的写感罢,可以说就是硬、弹,阻尼感十分适中,该写时写,该停时停,或许这就是高级金笔有的那种非常“高级”的写感,总之它非常容易控笔。一句话,很适合日用。
网课期间牺牲了一个午觉的时间,就写到这罢,等笔出掉之后再随缘更点?

毕竟学生党的时间罢多。
———适合日用,但不适合退坑。
首先说说845对我而言的整体印象,借用村上春树在《寻羊》中的一句话:平庸,真的是太平庸了。通体黑色加上金环点缀的常见外观,百乐统配的小屎球笔夹。或许与743唯一的不同就是“生漆杆帽”和“双色18k15号尖”但很可惜,我认为它们并没有让845突破平庸的局限。
撇开笔尖写感这一主观体验,我们先来看看845的一大卖点,也是当年让我魂牵梦绕的一大原因,它的生漆杆帽,手工制作、温润手感、耐磨耐用。手工推光多次造就的漆器以生漆给予其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和在生漆的基础上形成的莳绘与不同漆艺,给了生漆钢笔能与一众贵金属钢笔分庭抗礼的实力。但845并没有做到这点,它甚至不像是一件漆器。
纵观845的笔杆,多个金属环打破了黑色生漆带来的统一性,或是受限于定位,845必须坚持百乐custom的一贯设计语言;或是受限于成本,只有用笔环割裂开的笔帽和笔杆上覆有生漆,且层数相当有限。当然了,对于日用,5层左右的漆层已经能够带来相对温润的手感,但对于更上一层的漆器特有的“统一性”,845仍相差甚远。总而言之,845仍是一件十分“商品化”的书写工具。
由此想到我入笔坑的初心,从小学时使用的金豪仿制的lamy狩猎者、写乐0501,pelikan m200中学时使用的lamy2000、写乐21k、白金3776(这个型号我体验颇多,以后有时间详细写写)到高中时使用的万宝龙五代146、pelikan m800、中屋搭配白金3776高配18k尖(现在的退坑笔)。我似乎越来越在追求能够一只能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书写工具,而并非是一件能随手而得的“商品”,“商品“如lamy狩猎者,商场柜台中常见,简直如同卡夫卡作品中“商品”这一现象的具象化存在。但我一直在追求并非如此商品的事物(开始狐言乱语力),比如更好的写感,更统一美好的外观,更丰富的历史内涵,乃至更多的对我而言的意义。
显然,这一切在我眼中是比较“逆商品化”的,并不在意最大的利益,而是在意最大的对我而言的意义。如同另一个巨坑Hifi,在流媒体和蓝牙耳机,消费快餐化盛行的今天,以高的多的价格换取所谓的音质,所谓的写感,是否真的有意义?我的评价是,很多好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的浪潮下消失本就十分可惜,去体验它们,本身就是玩笔的乐趣所在。
额……扯远了,我们来说回百乐845,很显然,它非常适合日用,但很可惜,我认为它并不适合退坑,它的身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意义”(?)
最后扯一句845的写感罢,可以说就是硬、弹,阻尼感十分适中,该写时写,该停时停,或许这就是高级金笔有的那种非常“高级”的写感,总之它非常容易控笔。一句话,很适合日用。
网课期间牺牲了一个午觉的时间,就写到这罢,等笔出掉之后再随缘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