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马陆吧 关注:326贴子:1,007
  • 6回复贴,共1

关于球形马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陆,俗名千足虫,分类学上即倍足纲(Diplopoda)的总称,通常以长长长长长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大部分人对以直形马陆为首的各种常见马陆的印象应该是“恶心”或“臭”吧……其实大多数马陆对人都无毒无害,也不会咬人,但由于感官原因,人类对这些长虫仍少有好感。
但某位大师曾说,万物都各有其长短,马陆也如此。马陆有长的,那肯定也有短的(奇妙论证)。你还别说,在马陆家族之中还真就存在着一群短短胖胖的“异类”——球形马陆。

顾名思义,它们是球形的马陆:一旦遇到危险它们就会蜷缩起身体,变成一个完美的球。由于看起来很好盘,这种防御行为使它们不时成为网红,即使大多数人并不会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希望鄙人拙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让诸位大致了解球形马陆特征习性的同时拉人入坑(bushi)让更多人喜欢上它们。


IP属地:北京1楼2022-01-27 10:35回复
    关于球形马陆和它的朋友:
    在看到球形马陆照片的第一刻,你也许会想起某些生活于落叶堆下、砖头缝等等犄角旮旯里、同样会卷起来的小动物,我们称之为“西瓜虫”。

    “球马陆?我见过,不就西瓜虫么!我小时候经常玩!”
    是个腿腿
    其实这俩顶多有半毛钱关系。
    马陆是倍足纲的,而“西瓜虫”通常指卷甲虫(又叫球鼠妇),是甲壳纲(Crustacea)等足目的,通俗点讲是虾兵蟹将们的远房亲戚,半路出家离开了水……二者仅仅是采用了相同的防御策略,外形类似而已。
    细看之下,二者区别十分明显。示意图如下,左为球马陆右为卷甲虫:

    1.球形马陆的屁股是一整块的,仅有一个较大的、完整的尾节,实现了一体化;卷甲虫的身体末端分了很多节,不如球马陆那么圆润。
    2. 卷甲虫每一节有两条腿。而马陆是倍足纲的,“倍足”就是成倍的腿:马陆的每一节都是由两节合并而成,因而每一节都有四条(两对)腿,为鼠妇2倍。
    3.球形马陆动作缓慢,一旦进入防御状态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次开始活动。它们在蜷缩状态下会把头部掖入尾节下方,因而此时看不到头部。


    IP属地:北京2楼2022-01-27 10:36
    回复
      卷甲虫则活泼得多。玩过西瓜虫的都知道,也许你刚松开手指,它们就舒展身体、挥动小腿表示抗议了。
      卷甲虫缩起时头部仍然暴露在外,跟你深情对视……

      4.分布方面,你能看见的基本都是卷甲虫,不是球形马陆。
      卷甲虫适应力强,得以在人类身边见缝插针繁衍下去,在这种地方还都挺多的:

      而球形马陆坚持拥抱绿色,它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温度、湿度啥的都得合适,因而人居环境附近几乎没有分布,多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中:

      当然,“几乎没有”就说明确实是有:广东、广西、江苏南部、上海、云南的同志们可以多多留意,没准能在城市里碰见球形马陆。广东的球马陆最生猛,甚至可以在小区花坛里找到;国内其它地方基本别想了,都是卷甲虫。


      IP属地:北京3楼2022-01-27 10:40
      回复
        抛开了卷甲虫,球形马陆里头也有大坑。球形马陆种类不多,已发现的共计只有600来种,其中较知名的应该是各种球马陆了。
        翻开动物书籍、打开科普网页,球马陆的资料并不难找到:

        想要购买、饲养球马陆,会查到这个:

        ………………
        看似十分完美,然而其实这些都不是球马陆
        啊?难道不是能卷成球的马陆就是球马陆么?
        这么说,老虎难道都很老吗?!(bushi)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啥还非要说“球形马陆”???直接说球马陆不就完事了?!


        IP属地:北京4楼2022-01-27 10:42
        回复
          部分书籍/网络科普文中的“球马陆”实际上包含着两类马陆——球马陆(Glomerida球马陆目,或称球形目)与蟠马陆(Sphaerptheriida 蟠形目,或称圆马陆目),上面那些图都是蟠马陆。球马陆和蟠马陆是远亲,二者共同构成了五带马陆下纲的“后雄总目”(Oniscomorpha),外形、习性、生活环境都类似,因而较容易被混淆。鉴于它们都能卷成球,我个人将二者统称为“球形马陆”。
          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是,蟠马陆已经被“系统化、规模化”的错认:由于早年知识普及度有限,再加上体型更大更显眼,多数爱好者误以为球形马陆就是球马陆,直接导致网络上大多数“球马陆”的本尊其实都是蟠马陆……本来是二虫转,转着转着就成了单口相声,这好吗?特别不好。
          从外表上看,球马陆和蟠马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型。
          ⭐⭐⭐蟠马陆全长几乎都在20mm以上,最大达95.5mm;球马陆的体型则比较娇小,体长大都在20mm以下,绝大多数不足10mm⭐⭐⭐
          (PS:尽管日常分辨完全够用,但体型向来很难成为严格的划分标准:这个世界上存在平均体长不到10mm的微蟠马陆属Microsphaerotherium,也存在着全长30mm以上的巨型球马陆。)
          其次是体节数,这是最靠谱的办法。
          蟠马陆共计13节,而球马陆仅有12节(头部是算一节的。它们在蜷缩状态下头部会掖入尾节下方,因而此时可见体节数会少一节)。如图,上球下蟠:



          IP属地:北京5楼2022-01-27 10:43
          回复
            再次是触角形态。
            蟠马陆的触角每节长度几乎相同,似串珠状。球马陆触角第三、第六节延长,使得触角看起来更加细长,且中部第三节有明显弯曲。如图,左球右蟠(图源iNaturalist):

            此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你需要有比较好的动态视力。球形马陆的触角总是在动,而且它一缩起来你就看不见触角了。
            宏观上,二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分布地域上。蟠马陆分布偏南,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印度、东南亚和澳洲:

            球马陆分布偏北,分布在亚欧大陆和美洲。

            根据推测,二者这样的分布主要是大陆运动决定的。尤其是蟠马陆,它们奇特的分布范围强有力的支持了大陆运动理论。


            IP属地:北京6楼2022-01-27 10:45
            回复
              终于会区分了!非常感谢!


              IP属地:北京7楼2022-08-23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