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吧 关注:4,442,244贴子:136,457,227

一些有关锏的使用技法的个人体会及科普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各位要是还记得我的话,我就是之前写了个一篇锏的科普的那位。因为上一个贴基本没再有人回复了,就把新的一次更新单开了一贴发出来。上一个贴的链接:http://tieba.baidu.com/p/7674168523?pid=142636499758&cid=0#142636499758
楼主***也没有相应爱好,所以因为财力和兴趣的双重原因相关器械都是现代仿品,主要以实用性而不是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优先。
本人不是相关从业者也严重缺乏对其他类型兵器的相关认识,无法确保相关发言的专业性,请诸位以讨论的态度看待并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对我的纰漏和错误大力批评。
以下开始缓慢不定期分批次更新。
(骂轻点)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2-01-12 18:36回复
    好,支持科普


    雪中悍刀行
    关注雪中悍刀行吧,并且捧场5000T豆(含历史行为),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12 18:39
    收起回复
      服了,连我自己骂自己没钱都不让
      镇楼图和以下更新无关,侵删


      IP属地:内蒙古4楼2022-01-12 18:39
      收起回复
        👍🏻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1-12 18:48
        收起回复
          支持科普君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12 18:49
          收起回复
            因为这次不像上一个贴那样有存稿,所以更新速度和质量恐怕都会下降很多,也很可能会有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出现,那种时候请不要吝惜用我自己的魔法来对付我。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行接下来的讲述之前,首先要说明一下作为以下内容的器材的具体类型、数据、相关细则和须知。
            根据上一个贴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
            锏是一种方正、有棱、厚重且锏身走势渐向锋收(前细后粗),最终成为锥形的打击类兵器,其核心特征在于它是一种重心偏后的钝器,不同于锤斧等重心极端靠前的钝器,若简而言之可视其为“钝器化的剑”。若要称其为大铁条子也谨随尊便,毕竟以此观之刀不过是开刃铁板,锤不过是成团铁块,长枪也只是加了杆的锥子而已。
            锏作为一种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破甲的钝器,它的形制随着火器的发展和甲胄的演变有着较大幅度的改变,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两个时期:
            较早的以破甲为核心目的的辽宋夏金时期,这一时期的锏长而宽大厚重,凭其质量在挥砍中砸击破敌,前后粗细变化也尚不明显。由于这类锏重量及长度都过高,且多设计为单手使用,故多在马战中双锏合用,用于步战则过于笨重,亦无半点施展技巧的余地。
            不过像某些双手鞭锏,因手柄和锏身加长而能化用双手长刀技法,则可另当别论,如明代程子颐所撰之《武备要略》中便有记载。这种鞭锏则可视为钝器化的长剑,可以化用古籍记载或者双手刀剑技术使用,特别之处也仅在于对力量的要求要大很多、拖割等技巧没有实用性、需要充分加速才能达到足够的杀伤力等钝器的通用特征。
            而且这种长鞭锏楼主买不起,也没有相应的练习场地,所以目前不做进一步讨论。
            另外一个时期的锏是明清时期步战化、轻量化的锏,也是接下来讲述的重头戏。由于火器的发展导致传统金属铠甲重要性的下降、布面甲等轻甲的盛行,锏变得短轻,锏身进一步锐化,达到减轻重量、提高灵活性并可击刺的作用,以适应去破甲化和步战化的趋势。
            接下来要说明的楼主练习的无甲双锏技术,就是使用这种形制的锏。
            在正式开始前的一些quick question:
            为什么是无甲?
            全甲太贵了我买不起。而且没人对练买全甲也没啥用。
            用的锏是什么锏?
            网购+自行处理的几副锏,一体化圆盘护手带配重球,单只72cm、1.5kg。
            理论上也可以双持1.85kg、88cm的重锏,我正在向能做得到这么干的猛男努力。
            学的什么?
            还处于粗通略懂阶段的双持中剑和双锏,也看了些军刀等单手武器的资料。
            为什么是双锏?
            剑先不提,锏是钝器,重又短,攻击节奏和距离都有很大劣势,只有双持才能对此作出弥补。
            这一点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之后也会提到。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1-12 20:27
            收起回复
              第一眼:一些有关铜的使用手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1-12 20:33
              回复
                专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1-12 21:19
                收起回复
                  我还以为是元素周期表上的某个元素。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1-12 21:1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1-12 21:22
                    收起回复
                      这只是突发奇想随便乱写的草稿,牛头不对马尾再正常不过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01-12 21:23
                      收起回复
                        专业


                        IP属地:浙江19楼2022-01-12 21:25
                        收起回复
                          好!


                          IP属地:广东20楼2022-01-12 21:41
                          收起回复
                            当斧子用不就行了吗


                            IP属地:北京21楼2022-01-12 22: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