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1,635贴子:470,807
  • 30回复贴,共1

可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抹黑——论杨坚不开仓放粮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事情的源起: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此段文字第一次出现于《贞观政要》卷八《辩兴亡》,此后因各种原因广为流传,遂成为评价杨坚个人品德和执政手段之重要凭据之一。其中牵涉到两点:1是行为:大灾来临,仓库盈溢,杨坚竟然不开仓放粮赈灾;2是道德品性:由此可看出杨坚此人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后世也因此有不少人(也包括如今的某些网友)据此认为杨坚个性吝啬,压榨百姓,甚至上升到认为隋朝仓库之富,全来自这样的吝啬和压榨。
那么,这个事件有没有可商榷之处呢?
二、另一个角度:
贞观二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多为社仓,终于文皇,得无饥馑......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此段文字出自《旧唐书.食货志》。几乎相同的文字也出现在《旧唐书.戴胄传》和《唐会要》。
与《贞观政要》中的记录和评价不同,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杨坚所立之义仓制度和由此取得的赈灾效果。其中虽不免夸大(天下“得无饥馑”实无可能做到),但至少表明了贞观初期群臣对杨坚之义仓制度和赈灾手段之肯定。
三、两段评价针对的人、事件高度重合,评价却完全相反,如何分析?且看看其它史书之记载,可以帮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此事之真相:
(开皇十四年)八月辛未,关中大旱,人饥。上率户口就食于洛阳。(《隋书.帝纪第二》)
(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因令百姓就食。从官并准见口赈给,不以官位为限。(《隋书.食货志》)
(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八月,辛未,上帅民就食于洛阳,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卫之间,遇扶老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至艰险之处,见负担者,令左右扶助之。(《资治通鉴.隋纪二》)
以上几段记载,虽出处不同,但意思大同小异:开皇十四年关中地区的确发生了旱灾,杨坚采取的措施是让百姓去洛阳一带就食,且自己也要率百官一同去洛阳就食。《资治通鉴》还根据《隋书》的其它记载,把民与百官在路上就食的场景细节进行了描写,其中不乏爱民温情之举。
四、杨坚对于粮仓和赈灾的一贯态度:
(开皇)五年五月,工部尚书、襄阳县公长孙平奏曰:"......去年亢阳,关内不熟,陛下哀愍黎元,甚于赤子。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少食之人,莫不丰足......"
其后关中连年大旱,而青、兖、汴、许、曹、亳、陈、仁、谯、豫、郑、洛、伊、颍、邳等州大水,百姓饥馑。高祖乃命苏威等,分道开仓赈给。
又命司农丞王禀,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关中,又发故城中周代旧粟,贱粜与人。
买牛驴六千余头,分给尤贫者,令往关东就食。其遭水旱之州,皆免其年租赋。
其后山东频年霖雨,杞、宋、陈、亳、曹、戴、谯、颍等诸州,达于沧海,皆困水灾,所在沉溺。十八年,天子遣使,将水工,巡行川源,相视高下,发随近丁以疏导之。困乏者,开仓赈给,前后用谷五百余万石。遭水之处,租调皆免。(以上皆出自《隋书.食货志》)
以上可见,杨坚对赈灾是不遗余力的,在其执政期间,自始至终有多次开仓放粮救灾之行为(包括官仓与义仓),甚至在其生命的最后三年,仍有遣使赈灾之记录:
(仁寿二年)壬辰,河南北诸州大水,遣工部尚书杨达赈恤之。
(仁寿三年)十二月癸酉,河南诸州水,遣纳言杨达赈恤之。(《隋书.帝纪第二》)
五、关于隋文帝时期粮仓制度的一些知识:
(开皇五年)于是奏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养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观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捐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谨者,即以此谷赈给。
是时义仓贮在人间,多有费捐。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云、夏、长、灵、盐、兰、丰、鄯、凉、甘、瓜等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
十六年正月,又诏秦、叠、成、康、武、文、芳、宕、旭、洮、岷、渭、纪、河、廓、豳、陇、泾、宁、原、敷、丹、延、绥、银、扶等州社仓,并于当县安置。(以上均出自《隋书.食货志》)
以上几段记载,对我们了解隋朝粮仓制度(尤其是义仓制度)非常重要,可知:
官仓且不论,单看义仓制度,是在隋文帝开皇五年时所立,收入为民间自给,管理者是民间社司,主要用途为赈灾;开皇十五、十六年时有改革,管理者变更为州县。
六、疑问:
1 开皇十四年不开仓之事,为何离隋更近的《隋书》不见记载,反而记载了杨坚不遗余力多次开仓放粮赈灾之举动?贞观二年戴胄的上书更是表达了自己对隋开皇时期义仓制度的赞赏。为何在离隋亡之后近百年的玄宗时期成书的《贞观政要》一书才突然出现了这一条(也几乎是史上唯一的一条,之后的《资治通鉴》很明显是抄录此条)记录?
2 《贞观政要》中,李二据此一件事形容杨坚为不怜百姓而惜仓库,似乎不止是对此一件事之评价,更是对杨坚全部作风和个性的总结。我们根据更广泛史料的记载,了解到杨坚对粮仓和赈灾的真实态度,可以思量:李二的这个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3 义仓制度:开皇十五年前,义仓的管理权是在民间社司,即使十五年后,义仓的管理权也只升级为地方州县,而不属中央朝廷。那么,开皇十四年的旱灾,杨坚如何能对义仓放粮不放粮进行管理?
(开皇十四年前后)是时义仓贮在人间,多有费捐。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隋书.食货志》)
此条史料可知:开皇十四年旱灾前,杨坚显然还没有对义仓的管理进行插手,而且义仓所储存的粮食,在这次旱灾中,显然已经耗损甚多,甚至已经耗尽。也正因为此,才直接引发了之后对义仓制度管理权的改革。所以,杨坚不开仓放粮之说,根据何在?真实性几何?
4 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亦无所爱吝。乘舆四出,路逢上表者,则驻马亲自临问。或潜遣行人采听风俗,吏治得失,人间疾苦,无不留意。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撤膳,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及东拜太山,关中户口就食洛阳者,道路相属。上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卫之间,逢扶老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至艰险之处,见负担者,遽令左右扶助之。其有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令使者就家劳问。(《隋书.帝纪第二》)
由此史料可知(除了这句总结性评论之外,还有其它许多具体材料可以佐证),杨坚平时的作风,虽然为人节俭,但对于功臣、将士和百姓,不仅从不吝啬,反而非常大方(无所爱吝,必加优赏),何以开皇十四年突然有吝啬之举?据此而认为杨坚其作风一贯吝啬,评价是否客观?
七、个人的结论:
1 开皇十四年的这次所谓的杨坚不开仓放粮之事,疑点颇多,莫须有之可能性极大(抹黑),无法保证其真实性。
2 退一步,假设这次事件真实,但结合杨坚执政时期对粮仓和赈灾的一贯态度,我们无法认为杨坚是怜仓库不惜百姓的吝啬之君,而应该是一个一贯重视百姓民生,对赈灾不遗余力的正面君主。


IP属地:广东1楼2021-12-25 16:36回复
    唐太宗应该不至于此!隋文帝明君。其中另有隐情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26 20:23
    回复
      大野世民一贯喜欢玩的避重就轻手法而已。他为了夸大自己的功劳。能把自己带到战场上的3500人说成是击溃窦建德十万军队的主力。然而实际情况是窦建德是在粮道和战场上受到唐军包围威胁才不得与之决战。然后几万拉跨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农奴反冲窦建德军队踩踏自家阵型,从而一举被大野世民率领的3500名骑兵直接冲垮。这就是大野世民极力掩盖的军事上的真相之一。
      弑兄逼父的顺序也玩了个转换。按照史书上说是先杀了李建成。然后李渊在后花园玩游船被控制。但根据尉迟敬德披甲犯上的举动来看。正确顺序应该是大野世民先是囚禁了李渊。控制了皇帝和宫廷之后再哄骗李建成进宫。根据李元吉见到他之后大惧的表现来看。至少有几十名甚至上百的甲士包围了李元吉和李建成。否则无法解释一贯自负武勇喜欢轻视大野世民的李元吉的异举。就这还差点被李元吉用弓弦反杀。
      玄武门之变是大野世民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他原先和其他俩个兄弟一起住在后宫。后来李渊不待见他失宠后给他赶出宫廷去住了一个狭隘偏僻的房子。这个房子就是李渊后来被囚禁居住的地方。还因为暖气不足被后来的官员说大野世民不孝。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反正大野世民这种人是天生的政治生物。表演痕迹极其严重。但只要你能根据整体来看。不去可以看他那种。我一个人打下了整个天下的魔幻记载。你应该能看出来古代史书里面皇帝喜欢玩的这种双重手法有多少。


      IP属地:辽宁5楼2021-12-30 18:37
      收起回复
        李世民的意思是明明长安附近有粮仓,可以马上就开仓放粮。普六茹坚偏要带着官员百姓,拖家带口跑到洛阳去就食,这个过程浪费时间,路上吃说明?关中经常大旱,你长安粮仓的粮食是拿来放发霉的啊?唐朝皇帝也就食,但没有隋朝这么多粮食,说明人家不骗老百姓粮食堆国库。普六茹坚宁可让百姓跑到洛阳去讨饭吃,也不愿意打开长安粮仓的粮食赈灾,所以才有资本给他儿子可劲造,直接把隋朝造得二世而亡。


        IP属地:四川6楼2022-02-03 08:26
        收起回复
          @书践
          我上个比较全的《隋书》原文:
           五年五月,工部尚书、襄阳县公长孙平奏曰:“古者三年耕而余一年之积,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储,虽水旱为灾,而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故也。去年亢阳,关内不熟,陛下哀愍黎元,甚于赤子。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少食之人,莫不丰足。鸿恩大德,前古未比。其强宗富室,家道有余者,皆竞出私财,递相赒赡。此乃风行草偃,从化而然。但经国之理,须存定式。
          于是奏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养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观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捐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谨者,即以此谷赈给。
          【自是诸州储峙委积。】
          其后关中连年大旱,而青、兗、汴、许、曹、亳、陈、仁、谯、豫、郑、洛、伊、颍、邳等州大水,百姓饥馑。
          高祖乃命苏威等,分道开仓赈给。又命司农丞王禀,发广通之粟三百余万石,以拯关中,又发故城中周代旧粟,贱粜与人。买牛驴六千余头,分给尤贫者,【令往关东就食。】其遭水旱之州,皆免其年租赋。
          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因令百姓就食。从官并准见口赈给,不以官位为限。
          明年,东巡狩,因祠泰山。
          是时义仓贮在人间,多有费捐。
          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于余处,云、夏、长、灵、盐、兰、丰、鄯、凉、甘、瓜等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
          《贞观政要》中的李世民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於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其实,关注点就在于:”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
          隋文在开皇十五年二月的诏书中,称”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认为是老百姓不考虑长久之计,把义仓里的粮食耗没了。当然这儿也很有歧义,这里”轻尔费损“指的是开皇十四年义仓因旱灾而发放粮食,还是指开皇十四年旱灾前耗没了。不太清楚。
          而李世民则说”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当时仓库很多粮食,不放粮而已。
          在开皇十四年前,能够查到的是开皇六年的水旱之灾,即”司农丞王禀发广通之粟“的时间,由开皇六年到开皇十四年,没有查到大灾。但《隋书》中称”连年“却不知连续几年,估计至少五六年,是没有任何水旱灾的。
          开皇六年,由广通一仓,发粟三百余万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大灾之时,可够一百万人吃半年左右。那是相当牛X的大仓。
          隋时,这种仓还有很多,像卫州黎阳仓、洛州何阳仓、陕州常平仓、华州广通仓.....
          先不论义仓到底是有粮,还是被老百姓浪费光了。
          开皇十四年大旱,这种国家级大仓,为何不见开仓放粮?
          《隋书》中又称”自是诸州储峙委积。“这里面的”自是“至少指的应是一个连续数年的概念,可见是诸州也有储粮的。
          却不知道所指,是否是指义仓。若是指义仓,那么”轻尔费捐,于后乏绝“又作何解?
          个人还是偏向于,有粮食但是不发放。


          IP属地:山东11楼2022-02-14 19: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