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非得纠结古代精确度怎么样,那么实话实说吧,古代精度就是不怎么样,古代甚至都不知道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而且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音调和现代的西洋七阶音律都不一样,审美观也不一样,比如古中国叫宫商角徵羽五音,但不同朝代还会有些变种。古代判断乐器主要就是靠耳朵,听乐器的音准和音色是否好听,那么这就有很多主观因素。一般如果王朝正常运转,会有权威的宫廷乐师或者宫廷乐器作为参照标准,礼乐也会有相应的教育和传承,大家都尽可能往标准上靠。但王朝不正常的时候,礼乐崩坏也不是没可能,比如帝王沉迷享乐,可能就会把个人的主观意愿强加或者其他巴结帝王的人会把他的个人喜好推广,再比如工之侨献琴,虽然这只是刘基的一个寓言,但并不表示现实中没这类事情发生。